分享

中医故事——《天花粉》阴随阳升——水液上升则不渴

 心其和顺其然 2024-05-26 发布于浙江

阴随阳升——水液上升则不渴

有个中年妇女,口干渴,尿频,腰膝冷,双脉沉迟,舌苔偏白,明显是一个寒湿偏重、阳不化气之象。这时你如果用天花粉、麦冬、生地黄这些大量滋阴的药,非但不能解渴,还会加重病人水液泛滥。

她身体不是阴消而是阳消。是阳气渐渐消退,不能够气化阴液,这样上焦失去滋润而干渴。就让她买两瓶桂附地黄丸,还没吃完,夜尿就少了,口中不渴了。真是药证对应,用中成药也效如椁鼓啊!

桂附地黄丸目的是把她下焦之火暖起来,阴随阳升,使水液气化上承则不渴矣,就像你往锅底丢些柴火再点火,锅中水一热气化,锅盖就是湿的。

所以局部的阴虚一定要从整体来看,是整体阳气不足、气机不能升降所致。就像为什么天地干旱,总是在某个地方,并不是整个世界都干旱,而是天地间气机没有均匀地对流。所以中医治病一定是治整体,你整体气机对流,局部病变被对流动的气机一冲过来,那所过者化。这叫小处要服从大处。

我们治病不能见到局部干渴就去浇水。你要看到是真的阴水不足,那么你得去降雨,浇水不解燃眉之急。如果看到真的是阳气不足,你得去点火助阳,那么水液气化自然为我所用,不再干渴。

至于为什么用桂附地黄丸可以治疗阳消,这里头哪些药物是燃料,哪些药物是在点火,哪些药物是在排浊。我们要留到讲汤方的时候,再跟大家详细分析。大家可以先思考思考,算是留给大家一道思考题。

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

中医故事——《白鲜皮》大风先倒无根树

中医故事——《白鲜皮》怕错了

中医故事——《旋覆花》靠地的桌角先烂

中医故事——《旋覆花》从天而降的一朵花

中医故事——《旋覆花》软化、打散、排下痰癖

中医故事——《旋覆花》拧螺丝钉的智慧

中医故事——《旋覆花》学问并不尽载于名家典籍里

中医故事——《旋覆花》伏饮结气如乌云

中医故事——《旋覆花》夜咳肺间寒

中医故事——《荆芥穗》太极阴阳鱼来回周流

中医故事——《荆芥穗》冲动的惩罚

中医故事——《荆芥穗》痒为泄风

中医故事——《荆芥穗》一汗解风邪

中医故事——《荆芥穗》凡外感者皆作郁看——风药解郁

中医故事——《荆芥穗》升阳除湿治大便不成形

中医故事——《荆芥穗》风千白带

中医故事——《荆芥穗》治病治的是气

中医故事——《天花粉》风扇与抽油烟机

中医故事——《天花粉》火郁发之

中医故事——《天花粉》感冒药也能治痤疮

中医故事——《天花粉》物燥则破绽百出

中医故事——《天花粉》消渴也分阴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