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栀子豉汤应用的两例医案(一) ——一岁小儿燥扰不宁

 周淇堃 2024-05-26 发布于山东

病案一:

患儿的母亲多年前因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在我处调理,第一胎来个儿子,去年二胎潮,在我这调理,又生下二宝,因为孕前母亲身体调理的好,孕期很平稳少生病,二宝胎里不带病,生下以后,来我这又拿了大黄甘草汤给宝宝投食,二宝生下后就非常的好带,能吃能喝能睡,长得雪白干净,还不闹人,非常的聪明可爱,咿咿呀呀说话说得早,迈步迈得也早,一点都不带累人,他母亲经常带来医馆玩。

前些日子降温,孩子妈妈感冒了,连带孩子也感冒了,孩子妈妈就给孩子喝了小柴胡颗粒,孩子好些了,又过了几天,孩子开始变得特别闹人,不听话,夜里睡觉也不安稳好闹人了。

母亲抱过来诊所,宝宝眼睛红红的,刚刚哭闹过,平常一来诊所就撒欢,现在也不下地乱跑了,就在妈妈怀里不下来,手抱着妈妈脖子,你去哄他,他不耐烦,拿手打你,再去逗他,他头一抹,直接把头埋到妈妈脖子里,给他拿玩具,他拿到手里就扔,再不然就开始哭。孩子妈妈抱着还不管经,还得哄着,抱在怀里颠,孩子不愿意在屋里呆着,只想抱着去外面兜兜转转。

孩子妈妈说,孩子这几天也不怎么愿意吃奶,也不愿意吃辅食了,睡觉也不安宁,大小便都没有问题,也不发烧,也不流鼻涕,也不打喷嚏,也不咳嗽。

小儿最难诊断,只治十男子,不治一妇人,只治十妇人,不治一小儿。儿科就是个哑科,儿科最难辨证,四诊不全啊。我看宝宝头发不像之前顺帖,有点炸毛,刺刺的样子,两个手喜欢在头上八抓五挠的,动不动哼唧几声,不耐烦的很。

我判断这是感冒没有好全,经上余邪,留下郁热,郁热在上扰神明,患儿神明不安,性情变化,哭闹不已,非常典型的症状就是,患者时不时地抓耳挠腮,小脸带红不红,还透不出来红色。

仲景的《伤寒论》六经辨证,就是以风寒为准绳,抓住这个大纲,感冒耽误了几天,孩子化了郁热,小儿烦躁。表证已经不明显,非常突出的症状就是烦。仲景说柴胡证不罢,过烦者,加栀子。那这孩子就有栀子证,栀子证主烦,孩子当然闹人。只有清热除烦,孩子才能平静。仲景又说虚烦加豆豉,孩子这几天还没有好好吃饭,所以加上豆豉,合起来就是栀子豉汤。热烦也清了,虚烦也治了。看看六经辨证临床多么好用,不论大人小孩,都不能离开六经辨证。好孩子不闲,赖孩子不玩。

当即就给患儿开出栀子豉汤:栀子3克,豆豉10克,清宣郁热,热去烦自止。孩子妈妈回家煮了一点汤汁,孩子喝了几口,不多时放几个屁,积出一点黄茵茵的屎出来,孩子就平静了,也不烦了,也不闹人了,中午睡了一觉,下午就来医馆玩了。

我们再看《伤寒论》的条文:

76、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我们再看《伤寒论》中心中懊憹的条文: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太阳表证未解,误下后成为结胸而见心中懊憹,用大陷胸汤。若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攻之。《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记述酒疸见心中懊憹,或见热痛,治以栀子大黄汤

从太阳病,误到阳明病,误到黄疸病,都提到有心中懊憹的症状,从栀子豉汤主之,到用大陷胸汤,到大承气汤攻之,到治以栀子大黄汤,病跟经走,方跟病行,可见懊憹症状有轻有重。

仲景条文简炼,不可能对每个症状一一交代。幼儿小,还不会表达,我们只能看到他烦躁,一会儿抓耳,一会儿挠腮,摔东西掼东西打人,看到这,我想起仲景祖师爷,在条文讲的心中懊憹,这不就是心中懊憹的法外法,证外证吗?只是还没达到那么严重。生活中,这样的小儿太多了,好发脾气好闹人,不讲理,哄,哄不好,打,打不好,软硬不吃,让家长不知如何是好。

这都是父母在生活中,衣食保暖没做好。要么好给孩子洗澡,要么好给孩子穿些不实在的单衣,好看不保暖,要么好给孩子吃些水果沙拉,要么好带孩子去水上游乐园玩、、、孩子疯玩以后,出汗当风受凉,入里就变化,吃多了生冷瓜果,湿聚体内再生变化,在经上带了多少天家长都不知道。这样的家长不懂医理,不知道怎么带孩子,孩子容易生病,生病了还不知道,可是身心不二,孩子身体不舒服,时间久了必然会引起脾气性格上的改变,很多叛逆不听话的孩子就是误下来的。可是这样的孩子,天下也不知道有多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