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石文坛]梅贤玉的散文《八月灿》

 黄石新东西 2024-05-27 发布于湖北

八月灿

梅贤玉

近日,我们几个兄弟文友,驱车百余里,来到我的第二故乡一一江西省武宁县的山村,采风拍摄抖音视频,重温我五十年前上山采“八月灿”解渴充饥之梦,仿佛又回到了那“艰难困苦”的岁月。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处在大山深处的故乡是贫穷落后的,别说鱼肉是希罕食品,就连米饭都很少吃得上,基本上靠吃玉米、荞麦、小麦、红薯等“五谷杂粮”裹腹。那时正值“农业学大寨”的高峰期,当男女劳力上山修“梯田”、建水库的时候,我和一大帮山村少年,要么在山溪中“捞鱼摸虾”,要么上山采摘野生杨梅、野生弥核桃、野生山茶油果、野生草莓、野生八月灿、拔春笋等。尽管时有被野黄蜂蛰(刺)伤、被毒蛇咬伤、摔伤的“事故”发生,但是我们在饥饿的驱使下,前赴后继、死不改悔。
如今,享受晚年衣食无忧生活的我,每当回到故乡,童年生活的画面,仍然历历在目,乡恋情结在脑海里汹涌澎湃,凭吊之情益于言表、油然而生。  

一九六八年秋天的一个上午,我和几个胆大玩劣的发小,在森山老林里寻觅“八月灿”的大树,其中一个发小不幸从十几米高果树上掉了下来,不仅被荆棘刺得遍体鳞伤,而且左腿严重骨折,落下终身残疾,沦为“半个废人”。另一个发小,被眼镜蛇咬伤,好在山上生长着治疗毒蛇咬伤的植物一一“七叶一枝花”,才有惊无险,救了他一条小命。
  “八月灿”,也叫“八月楂”。它主要生长在长江中下游的大别山脉和幕阜山脉的原始森之中,是一种木本野生植物,抗热耐寒,生命周期达千年之久。每年仲春开花,初夏挂果,八月成熟。果实呈长圆型,淡紫色,成熟的果实,自然灿开,宛若少女之口,味道酸甜,富含多种维生素,属于天然绿色果实,食之营养丰富、强身健体、益寿延年……    
当我寻问山上哪里有“八月灿”古树时,父老乡亲们告诉我,野生八月灿果树,现在很稀少了,即使是能找到几棵,一般都是生长在悬崖峭壁之上,谁都不敢去冒险采摘,万一掉下去了,肯定粉身碎骨、九死一生。于是村支书领着我们来到山腰之上,介绍说,这里是多年前修的梯田,面积有一千多亩,现在承包给浙江老板种植“八月灿”(人工嫁接果树),每年平均每棵果树产量上百斤,不但市场价格高于蓝莓,而且还出口日本、西欧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求大于供,前景广阔。
县政府在试种成功的前提下,准备运用招商引资、公司加农户的方式,扩大种植规模,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风景线,实现强县富民的终极目标!  

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纵深推进、农业高新科技的日新月异,我坚信故乡的未来可期,故乡的“八月灿”将漫山遍野……  

梅贤玉,湖北阳新人,1958年出生,本科文化程度,湖北省作协会员,曾在《人民日报》《湖北日报》《青年文学》等报刊发表作品60余万字,在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作品集两部。

点亮分享+留言+收藏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