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灭南宋的张弘范,是不是汉奸?争议很大

 天地一沙鸥1975 2024-05-27 发布于广东

读《元史.张弘范传》,感触颇多 。

对于张弘范这个人,最广为人知的就是他先抓住了文天祥,后来指挥了崖山之战,逼的南宋左丞相陆秀夫抱着年仅七岁的宋帝赵昺跳海。

还有一个故事流传甚广,说是崖山之战后,张弘范得意洋洋地在崖山的岩壁上刻下“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以此记功。到了明朝,有个秀才看了很气愤,就在前面加了一个“宋”字,如此一来,石头上的字就变成了“宋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张弘范勒石记功,在《元史》上,关于这件事情只有如下记载:“张弘范令石工磨压山阳面之山峰石,勒石纪功而还”。至于原文的具体内容,是不是真的是那几个字,不得而知,这坐实了张弘范汉奸的罪名。

张弘范真的汉奸吗?我认为有很大的争议。

从民族角度上来讲,张弘范确实是个汉人,灭掉了宋这个汉族政权,感情上怎么都过不去。

但是,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这句话说不通。为什么?

因为张弘范跟宋朝完全没有关系

张弘范为易州定兴人。易州定兴这个地方,最先因为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而成为辽宋拉锯战的战场,被辽国长期占有。1127年,宋金联合会灭辽,易州又属于金国了,这时候张弘范的爷爷都还没出生,宋金绍兴和议中也明确规定易州属于金国。因此,张弘范世代都不是宋朝人,准确的说,他祖上是辽国人,曾祖、祖父那几代又是金国人。

1234年,蒙古攻灭了金国。1238年,张弘范才出生,按照现代国籍的划分方法,张弘范应该一出生就是蒙元国籍。

张弘范不但自己不是宋人,连祖上都不是宋人,从这一点上来看,张弘范和洪承畴、范文程、吴三桂这些人有明显的区别。他既不是降将,更不是主动投靠敌国,似乎跟“汉奸”一词沾不上多大关系。

张弘范的父亲张柔是原来是定兴一带豪强,在蒙古南侵金国的时候,他率领村民结寨自保,并被金国授予官职,后来还升任中都留守兼大兴知府。元太祖十三年(1218年),张柔在狼牙山与蒙古军进行了一场大战,但最终兵败被俘,归降元朝。作为张柔的儿子,张弘范也早早进入军队任职。

我们来看看《元史.张弘范传》。《元史》是明代大儒宋濂等人编撰的,明朝官方出版的。在《元史.张弘范传》里,对张弘范的评价基本上是正面的,充满着赞美之词,尤其有一点,在《元史》中关乎张柔和张弘范的记载里,都特别提到父子俩都不滥杀无辜,还特别反对蒙古兵屠城。可见,明朝官方也不认为张弘范是汉奸。

例如,《元史.张弘范传》记录了这样一件事情。

张弘范在做顺天府总管的时候,蒙古军在所过之地肆意烧杀掳掠,张弘范抓住这些乱军就处以杖刑,使入顺天的蒙古军士不敢再违法乱纪。作为一个汉人官员,敢于责打蒙古士兵,张弘范是一个有勇气的正直的人。

还有一件事情,张弘范在大名太守的时候,有一年发生大水灾,人民房屋被漂没,官府租税无处征收,弘范决定免征。朝廷要治他以专断独行之罪,弘范辩解说“:臣以为朝廷将赋税储于小仓,不如储于大仓。”世祖问他“:这话怎讲?”他说“:今年水灾无收成,若强迫百姓交纳租税,国家仓库是充实了,而老百姓死的差不多了,明年租税从哪里出?不如赈济百姓,使他们不至于逃离家乡,则每年都有收获,这岂不旧是陛下的大仓库吗?”世祖说“:你识大体,不问罪。”

这件事情则,说明了张弘范很爱惜老百姓。总之,明朝官方的史书里,对张弘范还是很认可的。

我们再来看看张弘范与文天祥的关系。

张弘范抓住了文天祥以后,并没有过多为难。文天祥不下跪,张弘范也没逼迫他。张弘范想劝降文天祥,劝了几次没有结果后,他也不再为难文天祥了。而且,在读了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之后,张弘范还连连称赞文天祥“好诗好人。”

综合来看,张弘范这个人的人品,能力都是没问题的。让人纠结的是,他作为一个汉人,却灭掉了汉人的朝廷。宋朝灭亡的又太悲壮,所以,人们憎恨张弘范也可以理解。

张弘范的结局还很悲催,在灭宋之战几个月后,竟然病死了。而且,他有五个孙子卷入了元代朝堂之争,结果都被对方砍了,差不多绝后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