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张胜兵:食管癌吞咽困难、呃逆,一打嗝就缓解,中药加减成功治愈

 西医也在学中医 2024-05-27 发布于日本

图片

食管癌,这种在40岁以上人群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最显著的症状便是吞咽困难。
随着病情进入中晚期,癌肿的迅速扩张不仅阻塞食道,使其变得极为狭窄,更会直接侵犯食道的结构,破坏其肌肉层,导致食道功能严重受损。
这种损害使得食道在吞咽时无法有效地推送食物,进而造成食物滞留和呕吐,且此类症状在中晚期患者中极为普遍,发生率高达90%以上。
更糟糕的是,癌肿还可能进一步侵犯神经,引发剧烈的疼痛。即使是咳嗽或进食这样的轻微动作,也可能使患者感到难以忍受的疼痛。
因此,对于晚期食管癌患者来说,如何缓解吞咽困难、改善进食质量,便成为了治疗的首要任务。
在我的临床实践中,我遇到了一位食管癌患者,他的吞咽困难症状非常严重,但奇怪的是,打嗝后他的症状会有所缓解。经过一段时间的中医治疗,这位患者的症状竟然完全消失了,食管癌也得到了成功治愈。
接下来,我们将一同探讨中医治疗食管癌的方法和原理,揭开其神秘的面纱,看看中医是如何帮助患者克服这一顽疾的。

图片

图片

案例

图片
图片

患者:女,77岁,四川省人。

主诉:吞咽困难,呃逆1个月。

病史:患食管癌一年余,现吞咽困难,吃东西就噎,头晕,一受凉就晕,脾气暴躁,呃逆,一打嗝则觉得食道就很舒服,时有心慌心悸,胸闷,无口干口苦,胃口尚可,大小便正常,寐可。

症见:舌胖大,舌中稍有裂纹,苔白而根稍腻,舌下脉络严重瘀阻。左脉寸沉弱滑涩,关浮有力,略结代;右脉寸尺沉滑涩,关中取有力滑涩,沉取芤。


图片
图片

病案分析

图片

从上面患者的症状表现看,患者的中医诊断为噎膈。

从患者一打嗝则觉得食道就很舒服的特点来看,这不就是气滞吗?那是哪个脏腑的气滞了?是肝,从哪里看出来的?——脾气暴躁

为什么?因为肝是人体的情绪调解员,不管哪种情志失常,最终均可导致气机紊乱。而肝有主疏泻、调畅气机,和调畅情绪的职责,所以情绪上出问题了,首先要追究肝的责任。

正是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致使心脉不畅,心神受扰,导致出现心慌心悸,胸闷。
食管癌病位在食道,属胃气所主,病变脏腑归属于胃,胃气上逆则会导致呃逆。再看舌脉。
舌胖大,苔白而根稍腻明显是脾虚生痰的舌象;
舌中稍有裂纹则是胃阴亏虚的表现;
舌下脉络严重瘀阻则明显是血瘀之象。
“左手寸脉候心,关脉候肝,尺脉候肾;右手寸脉侯肺,关脉候脾胃,尺脉候命门。”
左脉寸沉弱滑涩,关浮有力,略结代,则表明肝气郁结、心气亏虚;
右脉寸尺沉滑涩,关中取有力滑涩,沉取芤则代表脾虚生湿、痰瘀互结。
所以患者的证型就是痰瘀互结,气机阻滞。
由于患者脾气暴躁,肝气郁结,脾胃亏虚,气血津液运行受阻,气滞、痰阻、血瘀阻滞于食道,使食道狭窄,导致噎膈。
因此就应该疏肝解郁、祛瘀化痰、利咽降气。我选用的是启膈散加减。
图片

具体治疗过程

图片

具体方药如下:

沙参15克、丹参30克、川贝母10克、郁金10克、砂仁3克、茯苓10克(启膈散加减)、浙贝母30克、桔梗10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红花10克、柿蒂6克、射干10克、法夏10克、陈皮10克、厚朴10克、灵芝10克、西洋参10克、铁皮石斛10克、人参10克。7剂,水煎服,早中晚三次温服。

同时根据患者情况定制了一个疗程的丸剂。

【二诊】:患者症状未见明显变化,加炒白芥子6克,继服7剂。

【三诊】:患者吃东西有所改善,呃逆减轻,在上方基础上木蝴蝶3克、蝉蜕6克,继服7剂。

【四诊】:患者吃东西还是有点卡,总体良好。在上方基础上加僵蚕10克。7剂。

之后患者在这个方子的基础上适当的增减药物吃了近8个月的药,同时服用了两个疗程的定制丸剂,效果非常不错,最后患者的儿子和我们联系说老人的食道癌彻底治愈了。

图片

图片

方药分析

图片

针对痰浊凝滞,加入川贝、浙贝清热化痰;桔梗、射干利咽消痰;加入法夏、陈皮、厚朴燥湿化痰;脾为生痰之源,茯苓能健脾胜湿,能够从源头上阻断痰湿的生成;砂仁理气醒胃,温脾化湿。

针对淤血,方中加入红花、丹参活血化瘀;

针对胃阴亏虚,加入铁皮石斛、西洋参养胃生津;

《黄帝内经》认为:八八则齿发去,该患者已年过70,因此自然有肾气亏虚,且该患者脾气亏虚,因此加入灵芝、人参大补元气;

针对肝郁气结,加入郁金疏肝解郁;

针对心慌心悸,加入龙骨、牡蛎重镇安神;

针对呃逆,加入柿蒂降逆止呃;

启膈散以开郁消瘀与润燥生津之品同用,并于降逆散结之中伍以醒胃升阳之品,主要用于治疗痰气郁滞于胸膈之证,乃“通噎膈,开关之剂”。

启膈散主要用于治疗食管瘘、胃贲门癌、胃食管反流病、贲门失弛缓症、食管功能性疾病等病症;也用于治疗梅核气、胸痹等上焦,中焦相关部位病症。

在上例病案全程治疗中,方子并没有多少变化,就是在启膈散的基础上加加减减,这就是中医守方。

正如名中医岳美中前辈,在其《论医集》中说:“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说明治疗慢性病“守方”的重要性。

因此作为一名中医,要对中医的医理有一定的信心,要有定见,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治疗一段时间没见到想要的效果就觉得自己思路不对,要改方。

近80岁的人了,癌症都能治愈,真的是让人感到非常高兴。这就表明不管是患者还是患者家属对医生的信任和配合治疗是这例患者痊愈的关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