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定要狠狠记住的人性铁律

 生活哲理与健康 2024-05-27 发布于广东

                         

         我祝你经历痛苦和折磨

生活充满悖论

你热爱你的工作,但你热爱的工作却会让你痛苦。

就像我热爱写作,但写作时不时让我觉得痛苦。

有时候不想写,门店杂事太多太忙太累。

可是,你想逃避写作,哪怕快到了夜里12点,你还是感觉痛苦,无法逃避。

缓解痛苦的办法很简单:你写出来,然后发表出去。

其实,这个世上并没有让你觉得热爱又轻松的工作。

能热爱而又轻松的应该是娱乐,而不是工作。

工作,能实现自身价值,能赚钱;

娱乐,并不能。

如果娱乐也能实现自身价值,能赚钱,那么,它一定变成了工作,你必定会变得痛苦。

图片
            (图片来自智东西)

正如黄仁勋教主说的,没有什么伟大的事情是容易做到的,你必须经历诸多的痛苦和折磨。

那么,我也是如此对你说:

你想变得厉害,你能拥有真正热爱的工作,那么,我祝你经历痛苦和折磨。

图片
            (图片来自智东西)

这也是我们一定要狠狠记住的人性铁律。

                       

初,吴喜攻击拥护寻阳政府的会稽郡时,报告南宋帝刘彧说:

“如果俘虏寻阳王刘子房,当场诛杀”。后来他生擒刘子房,押送建康。

刘彧因吴喜刚刚建立大功,不作追究,但心里深为痛恨,痛恨吴喜把烫山芋抛给自己。

等到攻克荆州 ,吴喜大肆抢劫,贪赃以万为单位计算。

寿寂之被诛杀时,吴喜得到消息,十分恐惧,上书南宋帝刘彧,请求调职当初级资政官。

刘彧大起疑心。

刘彧认为吴喜计谋太多,而又很有人缘,恐怕不能侍奉幼主。

遂召见吴喜到后宫寝殿,纵情闲谈,间或打趣开开玩笑,十分亲密。

吴喜告辞出来后,刘彧又赏赐给他名菜,接着命他自杀(年四十五岁),然而,他仍下诏颁发丧葬费用。

后,征召南充州州长萧道成回首都建康,萧道成左右亲信认为:中央正在诛杀高级官员,劝萧道成拒绝。

萧道成说:“你们对事情没有看透,皇上只因为太子刘昱年纪太小,所以把老弟一一翦除,跟别人无关。

现在必须立即出发,稍微延误观望,一定受到猜忌。

而且,骨肉互相残杀,这个政权不会长久,大祸可能随时发生,需要各位跟我同心协力。”

既回京师刘彧任命他当散骑侍从官、太子宫左翼卫队司令。

周周感悟

南宋帝刘彧是个十分聪明而又多疑善杀的人,担心太子年幼,他驾崩后皇权被兄弟们夺去,提前一一铲除。

随着一一诛杀兄弟,这又激起兄弟们的自保行动,寻阳王叛变中央政府。

大将吴喜攻破叛军,吴喜本提前说替刘彧干脏活。

干掉刘子房,不知何故,烫手山芋留给了刘彧。

刘彧这人又特别虚伪,每杀一个兄弟就找个借口给其它兄弟或大臣,下诏书说明不得不杀的理由。

吴喜没有干掉刘子房明显出了个难题,刘彧得编撰理由杀兄弟。

吴喜这样本来干脏活没事的人耍了小聪明,后来被刘彧搞死埋下了祸根。

在现代社会,现代企业也有这种干脏活的下属,人人讨厌,老板也当众斥责,但为啥能够屹然不动?

因为老板干不了的活儿得让吴喜这样的人干,吴喜这样的人干了后,人人痛骂,老板也要做样子。

一个厉害老板也是一个好演员。

下属们看到吴喜类被痛骂,情绪上得到了缓和,老板也演技高超安抚了人心。

吴喜类也心理强大,懂人性,一般也做戏,没啥坏后果。

可是吴喜居然给刘彧留了烫手山芋,把刘子房从寻阳那么远不怕麻烦送到建康,刘彧特别痛恨。

刘彧既然担心太子年幼,登基后可能被兄弟夺权,同样也担心被大臣夺权,干脆兄弟、大臣一起杀。

兄弟多杀快杀,大臣挑着杀。

寿寂之就这么被挑着干掉,吴喜听说后大为恐惧,要求降低官位,企图低调自保,但,这反而引起了刘彧的猜忌。

刘彧决定下死手,鸿门宴再来一回,召唤吴喜进入后宫,吴喜欢天喜地以为危机解除。

两人纵情闲谈,十分亲密。等到吴喜回去后,召令就到了,让吴喜自杀。

可以想见,吴喜当时绝对惊呆了,也非常后悔当初不应该在寻阳王刘子房事情上做事不彻底,干脏活不够利落。

也痛恨刘彧太坏,兄弟杀不够,大臣也杀起来不手软。

对比老媒深算的萧道成,吴喜还是太嫩了。

刘彧召回萧道成回京师,萧道成手下都劝不回。

如果不回那么就要么逃北魏,要么背叛中央政府。

但哪一个都是下策。

萧道成决定赌一把,因为他认为刘彧主要还是铲除兄弟,杀大臣是针对不够忠心,至少看起来不那么忠心的人。

“现在必须立即出发,稍微延误观望,一定受到猜忌。”萧道成对部下说。

他也断定刘彧这个政权不会长久了。

因为没有哪个政权能够杀光所有皇族有权势的王,留下幼子还能稳定政权的,先奉召回京,等待时机。

事实上,后来夺权刘家政权的就是萧家,至于谁夺去了,很快揭晓,等看到了再写文章聊聊。

本文说了这么多,主要想说明啥:

不要做吴喜,小聪明多,大智慧不够。

萧道成乱世生存,尤其在多疑的君王下生存,的确大智慧。

至于后来夺取刘家江山,这是另一回事了。

刘彧这样的君王,杀光所有皇族兄弟,还指望刘家江山永存,人确实非常聪明,历史上也有评价。

但在保存政权上还是出了昏招,加速了灭亡速度。

夜读《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有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