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骨伤科重点:筋伤

 清风细雨hans 2024-05-27 发布于河南

在中医骨伤科中,筋伤是一个重要的治疗领域。筋伤是指人体筋络、肌肉、肌腱、韧带等组织结构的损伤,常常由于外伤、劳损、不良姿势等因素引起。了解筋伤的基本知识和治疗原则,对于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医骨伤科中的筋伤,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治疗这种常见的疾病。

1.筋伤的分类

(1)扭伤:扭伤多因外伤导致,如运动时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常见的扭伤部位包括腰部、踝关节和膝关节等。扭伤通常伴随有急性剧烈的疼痛,肿胀和局部功能障碍,可能需要及时冷敷、止痛药物和适当休息。

(2)挫伤:挫伤是由外力撞击或挤压引起的软组织损伤,如摔跤导致的局部瘀血、肿胀等。挫伤表现为局部皮肤瘀伤、淤血,有时伴随皮肤擦伤或破裂。处理上常采用冷敷、局部消炎药膏等方式,以减轻疼痛和促进愈合。

(3)劳损:劳损是指长期重复同一动作或过度使用某些组织,导致局部肌肉疲劳、酸痛等症状。如长期站立工作、长时间使用电脑等易导致手腕、肩颈等部位的劳损。劳损的处理主要包括休息、物理治疗、改善工作姿势等,以缓解症状和预防再发。

2.筋伤的症状

(1)疼痛:受伤部位疼痛是筋伤的常见症状。疼痛的程度通常与伤情轻重相关,轻微的筋伤可能只有轻微疼痛,而较重的情况可能伴随剧烈持续的疼痛感。疼痛通常会影响患者的正常活动,特别是在受伤部位的运动时会感到明显的不适。

(2)肿胀:受伤部位可能出现肿胀、水肿等症状。这是由于受伤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液体渗出,形成肿胀。肿胀不仅增加了局部的压力感,还可能引起关节周围的功能障碍。

(3)功能障碍:受伤部位可能影响关节的正常功能,表现为活动受限、屈伸不利等。筋伤引起的肌肉或关节功能障碍可能使患者在正常活动时感到不适,甚至可能导致功能完全丧失,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4)肌肉痉挛:部分筋伤患者可能出现肌肉痉挛或抽筋等症状。肌肉痉挛是机体对受伤区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旨在通过痉挛减轻受伤部位的运动,减少继续损伤的可能性。然而,肌肉痉挛本身也会引起疼痛和不适感。

3.筋伤的治疗原则

(1)手法治疗:手法治疗是中医骨伤科治疗筋伤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按摩、推拿、揉捏等方法,可有效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和修复受损组织。

(2)针灸疗法: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经络穴位,调节人体内部气血循环,达到缓解疼痛、消除肿胀的目的。

(3)外用药物:外用药物如膏药、搽剂等,可有效缓解疼痛、消炎消肿。使用时需遵循医生建议。

(4)功能锻炼:在恢复期间,适当进行功能锻炼有助于恢复关节功能,防止肌肉萎缩。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锻炼计划。

(5)休息和保暖:保持良好的休息和保暖对于筋伤的恢复非常重要。避免过度使用受伤部位,注意保持受伤部位的保暖,促进血液循环。

(6)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如热敷、冷敷等,可有效缓解疼痛、消除肿胀。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物理治疗方法。

(7)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筋伤,如韧带断裂等,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能够修复受损的组织结构,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

4.预防筋伤的措施

(1)加强锻炼:通过加强锻炼提高肌肉力量和灵活性,增强关节的稳定性。建议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如瑜伽、太极拳等。

(2)合理安排运动量:运动时要注意适量,避免过度疲劳和受伤。在运动前应做好热身活动,避免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

(3)注意姿势:保持正确的姿势对于预防筋伤非常重要。如长时间使用电脑时,应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手腕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4)合理使用护具:在进行容易受伤的运动或活动时,合理使用护具如护膝、护腕等,可有效保护关节和肌肉。

(5)注意营养补充:合理补充营养对于预防筋伤也有帮助。建议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鱼肉、鸡蛋、蔬菜、水果等。

结论:总之,了解筋伤的基本知识和治疗原则,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对于维护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如出现筋伤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冯启余/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