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烧38.2℃、往来寒热、咽喉灼痛如针刺,二加柴苓汤一剂覆杯而愈,开心过大年!

 医林独啸斋 2024-05-27 发布于湖北

作者导读

朋友的家人在过年之前发烧、吃退烧药无效。浑身忽冷忽热,咽喉灼热疼痛如同针扎。

辨证后采用吴雄志先生的二加减柴苓汤,一剂覆杯而愈,开开心心过大年!

不熟悉此方的朋友请先看:

二加柴苓汤:新冠、甲乙流、支原体肺炎疫情中速愈高烧、刀片嗓
二阳刀片嗓剧痛难忍,二加柴苓汤一剂痛止转阴

小孩支原体、甲流双重感染、发热38.5℃,经方一剂热退人安!

发烧38.2℃、往来寒热、咽喉灼痛如针刺,二加柴苓汤一剂覆杯而愈,开心过大年!

作者:tsp南极

2024.2.8(年二十九)

缘起

患者是一位广东朋友的妻子。

这位朋友笃信中医,家人朋友生病都会推荐过来采用中医治疗。

之前医案的中耳炎患者就是他引荐治疗的:

多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膜穿孔流脓:纯中药效果极佳,顺带体质也明显改善

西医报告单















刻下症状

头部两侧痛,肩部沉重酸痛。
全身忽冷忽热。
鼻孔发热。
昨天下午开始不舒服,晚上吃何济公退热散后出汗,体温降了点但仍然38℃。今天无汗出,现时体温38.2℃。
昨晚有咳痰,量多,颜色绿色,粘稠。现时无咳无痰。
咽喉灼热如针刺。
食欲好,吃了三碗粥。
不欲饮食。全身沉重。
深呼吸时可察觉到胸闷。
疲劳乏力、精神倦怠、疲惫嗜睡。
这两天没有大便。
小便黄色,次数正常。

辨证

  1. 全身忽冷忽热——典型的往来寒热
    头部两侧疼痛——少阳经受病的常见头痛位置

  2. 鼻孔发热——肺中已有热邪在慢慢积累。鼻孔为肺脏之外窍之故

  3. 咳痰量多,绿色且粘稠——肺脏被热邪灼伤,已有热痰了
    深呼吸时可察觉到胸闷,这也是肺脏被痰邪阻塞、妨碍气机升降之故

  4. 咽喉灼热如针刺——说明咽喉被郁热灼伤甚重

  5. 舌淡红少苔、有裂纹,看似阴液不足的舌象。
    但是不爱喝水、全身沉重、肩部沉重酸痛,湿邪症状还是很明显的,还是要祛湿
    如果阴液不足,多多少少得有点口渴、唇干口燥。

  6. 虽然疲乏倦怠,但是没有下肢冷等问题,所以不能轻易考虑肾阳不足的少阴病但欲寐。
    少阳病小柴胡汤证也可以经常见到倦怠嗜卧

  7. 这么一分析下来,吴雄志先生的二加减柴苓汤呼之欲出。

处方

吴雄志二加减柴苓汤合陶节庵柴胡枳桔汤加减

北柴胡24,黄芩9,半夏9,党参12,炙甘草9,生姜3片,大枣3枚切开,桂枝9,茯苓15,苍术15,泽泻24,猪苓15,羌活9,防风9,藿香9,射干12,蝉蜕30(打碎),连翘30,青蒿24,枳壳6,桔梗6,全瓜蒌15

一剂

解析

  1. 发烧时头部侧面疼痛剧烈的患者,可以柴胡、青蒿并用,少阳经的郁热一散,头部侧面的疼痛很快就会消解

  2. 患者胸闷、昨日咳痰、今日无痰,痰邪明显陷进去了、无法外排,必须开胸顺气,促进痰毒外出。因此合并使用了陶节庵柴胡枳桔汤之法:

    【柴胡枳桔汤方证】古经方家陶节庵治胸膈疾病之妙方

    不熟悉的朋友请看以上文章。

  3. 如果患者身体不痛,则可以不用羌活、防风。

    患者肩部沉重酸痛,还是得开其痹阻,故在大剂量辛凉透热的蝉蜕、连翘、青蒿之间加入小剂量辛温的羌活、防风

    由于辛凉药物远多于辛温药物,因此辛温药物开通肌表的同时,并不会加重肺热

趣事

那天是年二十九,我正在外头跟朋友吃饭,觥筹交错之间,几斤牛肉已然下肚,好不快哉!

当时正寻思着晚上回去“加加班”,整理一篇针对二加减柴苓汤的解析文章,作为送给大家的新年礼物。

毕竟吴雄志先生的二加减柴苓汤实在是太常用了,不管是新冠、甲流、乙流还是支原体肺炎,只要辨证准确,往往可以覆杯而效,如之前的医案:

二加柴苓汤:新冠、甲乙流、支原体肺炎疫情中速愈高烧、刀片嗓
二阳刀片嗓剧痛难忍,二加柴苓汤一剂痛止转阴

小孩支原体、甲流双重感染、发热38.5℃,经方一剂热退人安!

结果吃完饭结账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朋友的求助信息。

我心想:哎呀,这要是在我吃饭之前找我就好了!我现在昏头昏脑的。如果病情简单,那可以直接处方治疗如果病情复杂,还真不能处方,只能让他找别的医生治,以免导致延误病情

仔细看了下症状,非常简单明了,就是非常典型的二加减柴苓汤正证,因此直接处方了。这也太巧了,不得不感叹缘分的神奇!

2024.2.9(大年三十)

反馈

次日,在二加减柴苓汤的文章评论区,朋友留言:

感谢老师,用此药一剂治好了我老婆的重感冒!”

我也觉得很乐呵,这太有缘分了:

“昨日开,今日效,二加减柴苓汤诚乃愈病之良方也!
感觉也是很有缘分,昨天决定最后整理一下二加减柴苓汤的文章,然后就过年了,放放假。没想到刚好也碰上了此症候。”




警告:

文中涉及所有的思路与方剂都是为中医同仁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私自试药,否则后果自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