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总第2222期】【河南丨平顶山】翟红果丨读书人·研究者·评论家——在《文学里的社会与人生》研讨会上的发言

 智泉流韵原创 2024-05-27 发布于河南



读书人·研究者·评论家
——在《文学里的社会与人生》研讨会上的发言

作者/翟红果
(2024年5月19日)


今天,我有幸参加《文学里的社会与人生》一书捐赠座谈会。这不仅仅是一次新书发布会、一次座谈会,还是一次重要的“文学庆典”。首先,向赵焕亭女士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祝贺!并预祝座谈会圆满成功!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在这里,来自社会各界的文学精英欢聚一堂,可谓是群贤毕至,虽无丝竹管弦之乐,更无金樽玉液之吟,但有孟夏之美,其乐融融,足以畅叙友情、抒怀心胸!
我作为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者,能够参加这个文学盛会,见到社会各界的优秀作家和精英,给我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倍感荣幸!


赵焕亭教授是成功的坚守者。我和赵教授结识在大学期间,那时候没有过多的交往。毕业以后,她在三尺讲堂辛勤耕耘,哺育桃李天下。后来,她进入高校,以一个女性的柔弱和刚强,一步一步成长成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教育界学术带头人。她铁肩担道义,做学问、著文章,带团队、搞研究,成功地走过三十几年风风雨雨的道路。
真正的文学者、研究者是靠热爱、靠天赋、靠痴情、靠坚守、靠奉献在社会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赵教授就是这样的人,她把创作当作自己一生的追求,不图名、不图利,三十几年忠贞不渝,孜孜以求,在自己开垦的领域有了很深的造诣,取得了不凡的成就。这三十几年,她锲而不舍地追求。有创作的艰辛、有研究的苦恼,但更多的是成功的喜悦、是虔诚者的坚守。三十几年来,她的涉猎越来越广泛、领域越来越广阔、成果越来越丰富,她的品位越来越高、影响越来越大、声誉越来越好。我相信,她靠智慧闯出的这条路会越走越辽阔,一定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赵焕亭女士是博览群书的研究者。研究的基础在积累、解读的精髓在探讨。对文学的研究需要广览作品、需要胸有知识、需要慧眼良知。这三者缺一不可。
文学研究若要更上一层楼,文学研究者若要有作为,必须深化知识结构,开阔知识视野。赵老师的成功,首先在于她是个虔诚的“读书人”,然后才是研究者、评论家。尽管她的著作不少,但在我看来她的真正兴趣乃是“读书”。她博览群书,决定她的研究得心应手、决定她的评论别具一格。这是她读书生活的自然延伸。换句话说,她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格物致知、通经致用的典范。
作为文友,或者说文学的爱好者,我也偶尔会涉猎到一些评论,或散文或诗歌或小说或报告文学,但那只是一篇文章、一则故事、一个人物。虽然理解的是社会、感悟的人生、领会的是思想,虽然对假丑恶嗤之以鼻、对真善美歌之咏之,也只是片面的、简单的、零碎的。赵焕亭女士《文学里的社会与人生》一书,让我耳目一新,爱不释手。她阅读宏阔,十分丰富,既有散文、小说、诗歌、剧本,又有诸如《林语堂传》《老舍评传》《曹禺传》等纪实文学作品。这本书中,有她孜孜不倦的追求、有她青灯黄卷的风采。她知行合一、机敏睿智、一以贯之,凭借深厚扎实的文化功底,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她深入浅出,用文学、用文化、用学说、用平实的语言,把经典里的人物故事、人物声音,中国故事、中国声音传播给我们。赵焕亭女士的睿智、学识、见识令人折服!


赵焕亭博士是优秀的文学评论家。她不仅是一个文学家,也始终是一个文化行动者、文化自信的践行者。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她有着强烈的文化自信,不断学习、传承、创新,靠自己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深厚的文化修养,撰写了《文学里的社会与人生》重要经典作品,对文学评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因为我是一个外行,对《文学里的社会与人生》这部著述不能妄加评说。但作为党史和地方史志的研究者,我认为史志和文学的评论异曲同工。评论不等同于创作,但评论的价值却丝毫不亚于创作,如果说创作是创造精神食粮的话,评论就是帮助读者更好地消化精神食粮。就文学评论而言,它的价值在于知识、它的意义在于思想。从知识到思想这是一个飞跃。
在《文学里的社会与人生》一书中,赵老师对人物、事件、主题,以及它们横与纵的联系进行深刻阐述,赋予新的灵魂和思想。她的评论独具慧眼、精美绝伦。我看过冯小刚的电影《一九四二》,但从来没有和徐玉诺的叙事诗《最后咱两个换了换裤子》联系在一起,我认为这是牛马不相及的事情。但赵老师敏锐地发掘了换裤子这一生活细节,将诗歌和影视实现跨文体的解读,对作品的分析既深入透彻,又客观中肯,塑造出新的评论意象,体现出文学评论的新高度,给我们点亮了文学评论的一盏灯,引导我们去思索作品的人文关怀,带领我们体味人间温情。


《文学里的社会与人生》这部著述中的作品,虽然我读过一些,也只是浅尝辄止,没有那么多的感悟。通过对这部专著的阅读和审视,我对作品中的主人公或者作家又进行了一次全新的对话,对作品又有了新的理解,对现实的生活变化、思想变迁、喜怒哀乐、人生百态有了新的诠释。这不仅提高了我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而且引导我去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深层次的内涵和艺术价值,让我达到一个新的认知高度。不得不说《文学里的社会与人生》是我的良师益友。
有思想、有温度的评论最重要的是眼光,不仅要有丰富的阅读经验和对文学作品的深湛理解,更要有对文学的热爱和忠诚,还要非常敏锐、准确地把握作家真正的才华。在文学评论上,赵焕亭老师将这些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的评论价值观。她的评论特色鲜明、主题深刻,见解独到、别具一格,承载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凸显着独特的评论风格。正如扬州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孙德善先生所说的那样:“赵焕亭以她的学术研究立足于社会学批评,并且与文本细读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她自己的文学评论特色。她将文本与阅读史、与历史、与社会关系相结合,并且揭示文本结构与作家人生的关系,因而在社会学批评上做了有益的探索,这在文学批评史上有一定的意义。”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赵焕亭老师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优秀文学评论家。愿赵老师在文学评论的路上越走越远,不断收获新的成果、取得新的成就。期待赵老师更多、更好的新作品问世!


作者介绍

翟红果,才疏智薄,虚度半百。平顶山市首届“建言献策十大热心市民”、市融媒体首批“市民记者”、《平顶山日报》“金牌读者”;市地名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鲁山县炎黄文化研究会第二、三届理事会顾问。凡身谬奖,愧之难当。结缘方志,时有著文刊发。省诗词学会、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拙作浅陋,不登大雅之堂。亦有散文、诗词发表于报刊、网络平台。著有散文集《时光雨》。涉猎摄影,不精不通,作品多在河南摄影网刊发。心有青莲,诗文修德;野鹤闲情,颐养天年。凡此种种,一生足矣。



总编丨郭进拴  

顾问丨叶建华  王海水

主编丨李建设  郭方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