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元璋第五子朱橚,朱棣同母弟,在明朝丢人,但在世界上贡献巨大

 茂林之家 2024-05-27 发布于湖南

引言:

朱元璋,明朝的奠基者,历史上的一代英雄,然而,在他众多的子嗣中,有一位并不为世人所熟知,他就是朱元璋的第五子——朱橚。

被认为是“丢人”的朱橚,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并不是默默无闻的存在,尽管他的一生曲折多舛,但在医学事业上,朱橚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成为了明朝医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本文将带领读者走进朱橚的一生,探寻他在医学道路上的探索与成就,以及他在明朝历史中的特殊意义。

朱橚的童年与教育

朱橚出生于1368年,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五子,尽管在朱元璋众多儿子中,朱橚并不是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位,但他的童年却并非平凡。

朱橚的母亲是马皇后,这在当时的政治地位上有一定的影响,然而,朱元璋并没有因为这个原因而偏袒朱橚,而是按照自己的教育理念对所有子嗣一视同仁。

朱橚从小就接受了严格的教育,他与哥哥们一起接受老师的教导,学习诗书礼乐,尽管相比于朱标、朱棣等出色的兄长,朱橚显得略显平凡,但他却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耐心和钻研精神。

在朱元璋的督促下,朱橚努力学习,虽然整体条件不及其他皇子,但他的努力与毅力却备受赞许。

在朱元璋的众多子嗣中,朱橚与他的四哥朱棣关系颇为密切,朱棣比朱橚大一岁,二人从小便结下深厚的兄弟情谊。

尽管朱橚身为皇子,但他并不是那种文弱书生的类型。

小时候,他就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体魄和军事天赋。朱元璋曾组织过一次军事演习,朱橚作为其中一员参与其中,表现出色,赢得了朱元璋的特别赏识与嘉奖。

然而,朱橚的生活轨迹在明朝洪武三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转折,就在众兄长相继被封藩王之际,朱橚也得到了自己的封赐,朱元璋将他封为吴王,而他的藩地位于繁华的杭州。

朱橚本以为自己将在杭州过上安稳的生活,但命运的轨迹却往往难以捉摸,就在他以为可以在杭州安家落户时,一场变故却突然降临。

朱元璋,作为明朝开国皇帝,着眼于国家的长远稳定,封藩安抚诸侯,是他治国策略的一部分。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会对诸侯的行为放任不管,尤其是对于自己的儿子朱橚,他更是严加督促,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位贤明的藩王。

朱橚封吴王后,曾在杭州居住多年,然而朱元璋为了更好地巩固朝廷的权威,最终决定将他的藩地由杭州迁至开封。这一决定不仅有利于朝廷的控制,也彰显了朱元璋对开封这座历史名城的特殊情感。

更为重要的是,朱元璋为朱橚筹划了一门良缘,将他与开国功臣之一冯胜的次女联姻,这样的婚姻不仅增加了朱橚在朝廷中的政治地位,也为他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朱橚并非没有犯错的时候,在被派往凤阳期间,他私自离开封地,甚至前往敏感地区凤阳。

这一行为触怒了朱元璋,他下令将朱橚流放至云南,以示惩戒,这一事件也彻底改变了朱橚的命运轨迹。

在朱元璋的治下,朝廷严明法纪,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即使是皇子,也不能逾越红线。朱橚的故事告诉我们,权力并非意味着无所顾忌,而是需要更多的责任和担当。

朱橚的医学启蒙与医学探索

朱橚并不因此而气馁,而是在此时开始了他医学探索的旅程,在云南的岁月里,他观察周围的人们,特别是那些生活在边远地区的民众。

他发现他们经常利用各种植物治疗疾病,启发了他对植物医学的兴趣,朱橚开始在自己的府邸内种植各种草药,不断尝试着提取有效成分。

他的努力和研究逐渐取得了成果,让他在医学领域崭露头角。

一年过去了,朱元璋觉得时机已到,决定让朱橚回到南京,继续接受他的教导,于是,在洪武二十四年,朱橚再次踏上了回到京城的征程。

在南京接受了一年的“教育”后,朱橚重返开封,开始了他在藩地的新一轮治理。面对新的职责,朱橚并没有懈怠,而是立即展开了一项利国利民的举措。

他利用自己身为藩王的地位,广泛邀请了诸如刘醇、滕硕、李恒、瞿佑等名医,并委以重任,让他们搜集各类药方资料。

这些珍贵的资料被朱橚标记为“开封周邸图书甲他藩”,并最终编纂成了一部名为《袖珍方》的医学巨著。

这部医学典籍,不仅在当时对医学界有着深远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它为普通百姓提供了更便捷、更实用的医疗知识。

朱橚的举措不仅展现了他作为一位贤明藩王的胸怀,也彰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之心。

朱橚在医学领域的探索并未被他的政治地位所束缚,相反,他的成就逐渐引起了朝廷的注意。

在洪武中后期,朱元璋的身体状况开始变得不稳定,加上太子朱标过早去世,朝廷内部的政治危机逐渐浮出水面,朱橚并没有参与其中,而是继续专注于他的医学研究。

然而,正当他医学事业蒸蒸日上之时,朝廷内部的风云变幻却给他带来了新的挑战,皇太孙朱允炆登基称帝后,开始削藩,朱橚成为了首当其冲的对象。

他的藩王地位被削除,被贬至云南,在云南深山老林中度过了漫长的三年多时光后,朱橚的心境也悄然生出了一些变化。

在这片地处帝国边陲的土地上,他的生活与以往截然不同,闭塞的消息让他与外界的联系变得极为有限,但与此同时,也给了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专注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植物学”。

在茂密的森林中,朱橚发现了许多奇特的植物,他用心观察它们的生长习性,研究它们的用途和特点,这种近乎孤独的专注,让他的心境逐渐平和下来,仿佛与这片原始自然融为了一体。

然而,在他专心于植物学研究的同时,他的家族却经历了一连串的变故,四位弟弟被朱允炆贬为庶民,他最为亲近的弟弟朱柏更是因朝廷的迫害而选择了自焚而死。

而与此同时,他的哥哥朱棣则选择了勇敢地挺身而出,发动了声势浩大的靖难之役。

就在建文四年,朱允炆派人将朱橚接回京城,将他囚禁在南京,此时,朱橚方才得知靖难之役已进入了最后的阶段。而在六月的某一天,朱棣正式入主南京,接过了皇帝的宝座。

对于朱橚来说,这是一个令人松了口气的时刻,因为他不仅被恢复了王爵,还获得了朱棣赐予的额外俸禄——5000石。

编纂出《救荒本草》

当年,朱橚重返自己的封地开封,但此时的他早已不同于往日的轻狂豪放,而是多了一份沉稳和成熟,

朱橚重返开封后,几乎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对草本植物的研究上。他每天都沉浸在植物的世界里,与滕硕、刘醇等名医一起,努力编写了一部中医典籍——《普剂方》。这部书不仅系统地总结了各种药方,还记录了许多珍稀植物的用途和功效。

然而,命运的转折又一次来临,永乐二年,朱橚被召回南京,朱棣亲自设宴款待他,在宴席上,朱棣提出将朱橚改封到洛阳,但朱橚却毅然拒绝了。

他坚称开封的堤坝坚固,自己正在那里从事植物研究,请求朱棣让他留在开封,为了让弟弟相信自己的决心,朱橚还将自己编写的《普剂方》呈给了朱棣,朱棣看后大为欣喜,并在送他回去时,慷慨地赏赐了他。

随后的永乐四年,朱橚又编写了一部重要著作——《救荒本草》。这部书收录了大量可以食用的植物,包括草、木、果、菜等五大类,每种植物都配有精美的木刻插图。

《救荒本草》的问世填补了植物学领域的空白,成为了当时医药界的重要参考书籍。

然而,朱橚的晚年却饱受动荡,永乐二十二年,朱棣驾崩,朱橚得知消息后痛哭不已,随即亲自到北京吊唁。一年后,他也在开封去世,明宣宗为其辍朝以纪念他在医学上的成就。

朱橚一生饱经沧桑,但他对植物学的执着追求和医学上的杰出贡献,使他的名字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

结语:

朱橚的一生虽然曲折,却也是充满了辉煌与坎坷,他在医学事业上的突出成就,不仅为明朝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尽管他在政治上未能立下令人瞩目的功绩,但他的一生却是充满了奋斗和追求。

朱橚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面对怎样的挑战和困境,都要保持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只有如此,才能成就一番不凡的事业,留下属于自己的时代印记。

参考资料:明代农书《救荒本草》的作者身份与知识生成 - 中国知网 (cnki.ne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