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腰椎间盘突出症

 钱首相小泉 2024-05-27 发布于江苏

分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方式较多,各有其根据及侧重面。
  1. 病理学分型常用的有MacNab分型,分为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间盘疝出两种不同的病理学类型。[5]
  2. 根据其突出程度和影像学特征,结合治疗方法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1]
  • 膨出型:纤维环有部分破裂,但表层完整 ,此时髓核因压力向椎管内局限性隆起,但表面光滑。这一类型经过保守治疗大多可缓解或治愈。[1]
  • 突出型: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突向椎管,但后纵韧带仍然完整。这一类型常需手术治疗。[1]
  • 脱出型:髓核穿破后纵韧带,形同菜花状,但其根部仍然在椎间隙内。这一类型需手术治疗。[1]
  • 游离型:大块髓核组织穿破纤维环和后纵韧带,完全突入椎管,与原间盘脱离。需手术治疗 。[1]
  • Schmorl结节及经骨突出型:前者指髓核经上下软骨板的发育性或后天性裂隙突入椎体松质骨内;后者是髓核沿椎体软骨终板和椎体之间的血管通道向前纵韧带方向突出,形成椎体前缘的游离骨块。这两种类型在临床上无神经症状,不需要手术治疗。[1]
  1. 其他还有Spengler分型、美国矫形外科医师学会和国际腰椎研究会分型、Fardon分型和MSU分型等,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变的进程。[6]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 

  1. 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基本因素、根本原因,包括纤维环和髓核含水量减少,髓核失去弹性,纤维环向心性裂隙。[1][7]
  2. 损伤:体力劳动、久坐久蹲、驾驶、体育运动等造成的积累性损伤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重要因素。[1][7]
  3. 妊娠:妊娠期间整个韧带系统处于松弛状态,而腰骶部又承受比平时更大的应力,增加了椎间盘突出的风险。[1][7]
  4. 遗传因素:有色人种发病率较低。[1]
  5. 发育异常: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半椎体畸形、小关节畸形、关节突不对称等先天异常,可使腰椎承受异常应力,均会增加椎间盘的损害。[1][7]

高危/诱发因素

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感染等是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危险因素。[7]

发病机制

椎间盘由髓核、纤维环和软骨终板构成,由于椎间盘承受躯干及上肢的重量,在日常生活中,易发生劳损。椎间盘仅有少量血液供应,营养主要靠软骨终板渗透,较为有限,从而极易发生退变。[1]
椎间盘的生化成分为胶原、蛋白多糖、弹性蛋白和水。在椎间盘退变时,I型胶原增加而Ⅱ型胶原减少,髓核中出现Ⅰ型胶原。同时椎间盘中蛋白多糖含量下降,弹性蛋白含量明显减少,弹性纤维密度降低,出现裂隙和不规则空洞等。髓核中的水分由出生时的90%下降到30岁的70%,至老年保持较稳定的状态。[1]

病理生理学

  1. 椎间盘退变:随着年龄增大等因素引起椎间盘退变时,Ⅰ型胶原增多而Ⅱ型胶原减少,导致椎间盘弹性下降,对外力的缓冲下降,因此更容易受到损伤。[2]
2. 机械应力损伤:长期弯腰、重体力劳动、久坐等行为使得脊柱处于过度负荷状态,增加了椎间盘内的压力,通过细胞凋亡或免疫反应,加速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2]
  1. 免疫炎症:髓核可作为一种自身抗原,诱导自身免疫反应,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和发展。[2]
4. 细胞外基质代谢失衡:在正常腰椎间盘中,基质金属蛋白酶或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的表达处于一个动态平衡,若这种平衡被打破,会影响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导致椎间盘弹性下降,从而加速椎间盘退变。[2]

临床表现

症状

  1.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绝大部分有腰痛,大多为酸胀痛,可放射到臀部。腰痛可出现在腿痛之前,亦可在腿痛同时或之后出现。发生腰痛的原因是椎间盘突出刺激了外层纤维环及后纵韧带中的窦椎神经纤维。疼痛常反复发作,久坐、久站或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1][7]
  2. 坐骨神经痛:大部分的椎间盘突出发生在腰4~腰5及腰5~骶1间隙,因此多伴有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多为逐渐发生,疼痛为放射性,由臀部、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至足跟部或足背。站立、行走、 打喷嚏或咳嗽时症状加重,卧床休息可缓解。当出现高位椎间盘突出时即腰2~腰3,腰3~腰4,可压迫相应的上腰段神经根而出现大腿前内侧或腹股沟区疼痛。放射痛的肢体多为一侧,极少数病人可表现为双下肢症状。[1][7]
坐骨神经痛
3.马尾神经症状:中央型椎间盘巨大突出、脱垂或游离椎间盘组织可压迫马尾神经,出现双下肢及会阴部疼痛、感觉减退或麻木,甚至大小便功能障碍。[7]
马尾神经症状

体征

  1. 一般体征
  • 腰椎侧凸是一种为减轻疼痛的姿势性代偿畸形,具有辅助诊断价值。如髓核突出在神经根的肩部 ,上身向健侧弯曲,腰椎凸向病侧可松弛受压的神经根;当突出髓核在神经根腋部时,上身向病侧弯曲,腰椎凸向健侧可缓解疼痛。[1]
  • 腰部活动受限,前屈受限为主。病变椎间盘的患侧椎旁常有压痛,压迫时可诱发远端放射性不适。[7]
  1. 特殊体征
  • 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腰4~腰5及腰5~骶1椎间盘突出压迫坐骨神经直腿抬高试验常阳性。如直腿抬高加强试验阳性通常可进一步排除椎管外病因。若健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常为椎管内突出严重的表现。[7]
  • 股神经牵拉试验: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常提示腰2~腰4神经根受累。[7]
  1. 神经系统表现
  • 感觉异常:多数病人有感觉异常,腰5神经根受累者,小腿外侧和足背痛、触觉减退;骶1神经根受压时,外躁附近及足外侧痛、触觉减退。[1]
  • 肌力下降:若神经受压严重或时间较长,病人可有肌力下降。腰5神经根受累时,足𧿹[mǔ]趾背伸肌力下降;骶1神经根受累时,足[zhí]屈肌力减弱。[1]
  • 反射异常:患侧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可出现如膝反射、跟腱反射、提睾反射、肛门反射异常,其中膝腱反射异常多见于腰4神经根受压,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常见于骶1神经根受压。提睾反射和肛门反射减弱以及肛门括约肌张力下降常见于马尾神经受累。[7]

诊断

诊断原则

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根据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在X线平片上相应的节段有椎间盘退行性改变者即可做出初步诊断,结合CT、MRI 等方法,能准确做出病变间隙、突出方向、突出物大小、神经受压情况的诊断。需注意的是,如仅有CT、MRI 表现而无临床表现者,不应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1]

体格检查

  1. 一般检查
  • 压痛及骶棘肌痉挛:大部分病人在病变间隙的棘突间有压痛 ,按压椎旁1cm处有沿坐骨神经的放射痛。约1/3 病人有腰部骶棘肌痉挛,使腰部固定于强迫体位。[1]
  • 腰椎活动受限:腰椎在各个方向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前屈后伸运动受限明显;有脊柱侧弯的患者,向凸侧弯曲的活动受限明显。[8]
  • 肌萎缩和肌力减弱:受累的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如胫前肌、腓骨长短肌、伸趾长肌等,均可有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和肌力减弱。腰4 ~腰5椎间盘突出时,肌力明显减弱。[8]
  • 感觉减退:受累神经根支配区,皮肤针刺痛觉明显减退。[8]
  • 腱反射改变:腰3~腰4椎间盘突出时,出现膝反射减弱或消失。腰5~骶1椎间盘突出时,出现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8]
  1. 特殊检查
  • 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病人仰卧,伸膝,被动抬高患肢,正常人神经根有4毫米的滑动度,下肢抬高到60~70°始感腼窝不适,本症病人神经根受压或粘连使滑动度减少或消失,抬高在60°以内即可出现坐骨神经痛,称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时,缓慢降低患肢高度,待放射痛消失,再被动背屈踝关节以牵拉坐骨神经,如又出现放射痛,称为加强试验阳性。[1]
  • 股神经牵拉试验:对高位椎间盘突出症(如腰2~腰3和腰3~腰4)的患者,股神经牵拉试验为阳性。但对部分腰4~腰5突出的患者,该试验也为阳性。[8]
  • 屈颈试验: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双下肢伸直。当被动向前屈曲颈椎时,如出现患侧下肢的放射性疼痛者为阳性。[8]
  • 颈静脉压迫试验:压迫颈静脉,使硬脊膜膨胀。由硬脊膜发出的神经根与突出的椎间盘相挤压,从而诱发出疼痛。[8]

影像学检查

  1. X线平片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腰椎平片的表现可以完全正常,但很多病人也会有一 些阳性发现。在正位片上可见腰椎侧弯,在侧位片上可见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椎间隙狭窄。[1]
  1. MRI检查
是腰椎间盘突出症首选的检查手段。MRI可以全面的观察各椎间盘退变情况,也可以了解髓核突出的程度和位置,并鉴别是否存在椎管内其他占位性病变。[1][2]MRI对软组织显影优于CT。[7]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MRI
  1. CT检查
CT能更好地显示脊柱骨性结构的细节[1],对局部钙化或骨性增生的诊断较MRI明确[7]。表现为椎间盘后缘变形突出、硬脊膜囊受压变形、硬膜外脂肪移位、硬膜外间隙中软组织密度影及神经根鞘受压移位等。同时可显示黄韧带肥厚、关节内聚、后纵韧带钙化、椎管狭窄等情况。[1]
  1. 造影检查
脊髓造影、硬膜外造影、椎间盘造影等方法可间接显示有无椎间盘突出及程度。脊髓造影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尤其是侧隐窝和神经根袖受压情况的了解,具有单纯CT检查无法替代的优势。但由于这些方法为有创操作,有的存在并发症,有的技术复杂,所以目前在临床应用较少,在一般的诊断方法不能明确时才慎重进行。[1]
  1. 其他
肌电图等电生理检查有助于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并可以推断神经受损的节段。[1]

诊断标准

诊断须区分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为形态学或影像学定义,指髓核、纤维环或终板组织超越了相邻椎体边缘造成的椎间盘局部外形异常,利用 CT 或 MRI 即可判断,但不足以诊断临床疾病[2]。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诊断名词, 指在腰椎间盘退变、损伤的病理学基础上发生椎间盘局限性突出,压迫和(或)刺激神经根、马尾神经而出现腰痛、神经根性疼痛、下肢麻木无力、下肢放射痛、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症状。患者具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应的病史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且影像学与神经定位相符,可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2]

鉴别诊断

  1. 腰肌劳损:中年人多发,与长期保持一种劳动姿势有关,无明显诱因的慢性疼痛为主要症状,腰痛为酸胀痛,休息后可缓解。在疼痛区有固定的压痛点,在压痛点进行叩击,疼痛反而减轻,直腿抬高试验阴性,下肢无神经受累表现,痛点局部封闭有良好的效果。[1]
  2.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腰痛,少数可沿骶棘肌向下放射。检查无神经受累体征。[1]
  3. 梨状肌综合征:病人主要表现为臀部和下肢疼痛,症状的出现和加重常与活动有关,休息可明显缓解。查体可见臀肌萎缩,臀部深压痛及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但神经定位体征不明确。[1]
除此以外,腰椎间盘突出症还需要与存在腰腿痛表现的腰椎管狭窄症、腰椎肿瘤、腰椎感染、马尾神经瘤腰椎滑脱症强直性脊柱炎带状疱疹等疾病相鉴别。[1]

治疗

多数 LDH 病人症状会随时间推移而缓解,因而治疗应根据病程、临床表现、椎间盘突出的位置及相应神经根受压严重程度,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保守治疗如卧床休息、药物治疗等以及手术治疗如开放性手术、微创手术等。[7]
  1. 保守治疗:对无显著神经损害的病例,一般推荐保守治疗的时间为12周。[2]
  • 一般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急性期时应卧床休息[6],一般严格卧床三周[1]
  • 药物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是治疗腰背痛的一线药物[2],如布洛芬、塞来昔布、依托考昔等[7]对乙酰氨基酚、离子通道调节剂(如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曲马多、阿片类药物(如羟考[tóng]、芬太尼、 丁丙诺啡等)、 脱水药物(甘露醇)、糖皮质激素、中枢性肌肉松弛剂(乙哌立松氯唑沙宗等)、神经营养剂、改善微循环及中药等药物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都有一定的疗效[7]
  • 物理治疗:
①运动疗法:包括核心肌群肌力训练、方向特异性训练、腰痛学校等。应在康复医学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个体化的运动治疗。[2]
②牵引疗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传统手段,骨盆牵引最常用,应在康复科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避免大重量、长时间的牵引。[1][2]
③手法推拿治疗:手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肌肉痉挛,促进炎症和水肿吸收,减轻局部疼痛[9]
④硬膜外注射:硬膜外类固醇激素注射可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对根性症状明显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硬膜外类固醇激素注射短期内可改善症状,但长期作用并不显著。[2]
⑤体外冲击波:体外冲击波治疗可有效地减轻腰背痛病人疼痛,改善其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7]
⑥高能量激光治疗:可用于治疗低功率激光刺激难以覆盖的部位,如关节突关节深部,具有抗炎、消肿和镇痛的作用。[7]
⑦热疗:多种热疗法可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改善腰痛。[4]
  1. 手术治疗:患者的病情程度和意愿是决定手术治疗的重要因素。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史超过 6 周,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出现神经根麻痹或马尾神经压迫,表现为神经支配区域的浅感觉减退、关键肌肌力下降、尿便功能障碍的患者,应进行手术治疗。[6]
  • 开放性手术:①后路腰椎突出椎间盘组织摘除术:后路腰椎突出椎间盘组织摘除术应遵循椎板有限切除的原则,尽量减少对脊柱稳定性的破坏。②腹膜后人路椎间盘切除术:腹膜后人路椎间盘切除术能够保留脊柱后方结构的完整性,但间接减压的理念使其不利于处理非包容型椎间盘突出,同时需联合融合技术。[2]
  • 微创手术:①显微外科腰椎间盘摘除术 :利用显微镜辅助手术,行椎间盘摘除。②微创椎间盘摘除手术:最初有经皮髓核切吸术,随着技术的发展,后来出现的微创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以及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等。近年来以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为代表的经皮脊柱内镜技术发展迅速,因其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
  • 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主要用于腰椎椎间盘源性腰痛,包括包容型椎间盘突出的患者[2]。但其手术适应证尚存在争论,选择此手术须谨慎[1]
  • 腰椎融合术:腰椎融合术不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首选的手术方案,但以下情况可选择腰椎融合术: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明显的慢性轴性腰背痛;巨大椎间盘突出、腰椎不稳;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尤其是合并畸形、腰椎不稳或慢性腰背痛的情况。[2]

预后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后较好,绝大多数经过康复治疗可达到临床症状的缓解及功能的改善,非手术治疗的成功率约为 80~90%,但临床症状复发率达 25%[2]。致残性腰椎间盘突出少见,仅10%—20%的患者需手术治疗。[4]

预防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可以参照慢性疾病三级预防体系来进行,即初次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病症状复发的预防以及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症状性突出复发的预防。[7]
  • 初次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增强自我职业保护意识、 避免腰部不正确持重姿势,适当的腰背肌功能训练,可能对急性 LDH 有一定预防作用。[7]
  • 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病症状复发的预防:控制体重、 规律的腰背肌功能锻炼和纠正不良姿势。[7]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症状性复发的预防:术后可通过佩戴腰围、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等来预防复发。[7]

流行病学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好发于成年人。至少95%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于腰4~腰5、腰5~骶1[7]

诊疗历史

  • 1896年Kocher发现因外伤致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10]
  • 1932年6月美国年轻的实习医师Josephs Barr遇到1例症状典型的腰腿痛病人,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故将此病例介绍给神经外科医生Jasson Mixter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椎管内“软骨瘤”压迫了骶1神经。 “肿瘤”摘除后,患者症状消失。病理医生Kubik报告为脊柱软骨瘤。Barr复习此例的病理切片和哈佛医学院19例脊柱软骨瘤的病理切片,并与正常椎间盘组织切片进行对比,发现所谓“软骨瘤”实似正常的椎间盘组织。此后,他又复核了麻省总医院(Massachusettst General Hospital)的全部椎管内肿瘤病例, 发现其中大部分是椎间盘突出,而不是肿瘤。因而确信腰椎间盘突出是腰痛和坐骨神经痛的原因。[10]
  • 1934 年,Mixter 和 Barr积累了手术治疗腰腿痛病例20例,以 “累及椎管的椎间盘破裂”为题,发表于《新英格 兰医学杂志》,阐述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实质及其与坐骨神经痛的关系,首次揭示了腰痛的真正原因,是人类对腰椎间盘病变引起腰腿痛在认识上的突破。[10]
  • 1946 年,骨科先辈方先之教授率先在中国开展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10]
  • 1952 年方先之教授在外科学报发表了题为 “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附 47 例报告”,对该病的原因、检查、诊断、治疗、手术和随访都进行了详细论述。骨科前辈杨克勤、段国升、寇用礼、徐印坎等和山东大学医学院(青岛大学医学院前身)相继报道了该病诊断和手术治疗的经验。[10]

研究进展

2020年《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指出: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表明,与正常的日常活动相比,卧床休息并不能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及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并且对于疼痛严重需卧床休息的患者,应尽量缩短卧床时间,在症状缓解后鼓励其尽早恢复适度的正常活动,同时需注意日常活动姿势,避免扭转、屈曲及过量负重。[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