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也有准考证 看看那时高考有多难

 透明雨y 2024-05-27 发布于陕西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六月可以说是 “考试月”,对现在的学生而言,从小到大,要经历小升初,中考,高考这三次大考,反观古代学子,若通过科举考试成为一名进士,需历经试、乡试、会试、殿试四个阶段。

 

童试为最初等级之考核,相当于现在的中考,经过童试选拔后,才能参加乡试,乡试就相当于现在的高考了。

古代缺乏照相技术和指纹识别技术,导致考生身份的查验相当困难,因此作弊现象屡见不鲜。

古代的作弊一种是两人同时入场, 但考卷姓名互换,进而实现替换,明清两代,这种现象几乎形成一条龙服务,从初级的童生,直到院试都可买全程服务。

当然,参加会试和殿试时,便没有人这样了,具备这样水平的人家就自己考试了。




明清两代对科举作弊的惩罚也是非常严厉的,一旦发现一起问罪,带枷号三个月,严重者还要发配到荒蛮之地充军服役。


多数读书人根本经不起这样的惩罚,因此,古人也发明了很多验明正身、防止冒名的办法。

 


一是采用“浮票”制,所谓 的“浮票”就相当于今天的准考证, 在一张纸上,写明关于考生的大量信息,包括姓名、籍贯、年龄、身高等等,最重要的信息,则是考生的外貌描写,就是通过语言描述的方式为考生“画像”,


比如这个人的个子是高是矮、身材是胖是瘦、 脸型是圆是方、眼睛是大是小、肤色是黑是白,长相有什么特别显著的特点,身上有没有疤痕、胎记等等,科场还专设“识认官”,专门来识认考生。



每位考生进场前, “识认官”要一边看文字一边要在大脑中“合成”相貌,认真比对,反复核验,真可谓“责任重大”。 


这种凭借“文字”画像的制度,确实是能够有效地防止冒名,但也极易冤枉考生,据记载,古代就有考生长胖了点,或者消瘦了点, 或者近日面部浮肿,都有可能被完全拒考。





其次是推行“审音政策”,在清代,随着科举制度的兴盛,户籍管理相对宽松,科举录取率和士子们竞争的激烈程度,在不同地区存在明显的不均衡,因此,开始严格执行按地区配额和本籍报考的规定,于是,类似于当今“高考移民”的“科举移民”现象开始出现。


清代为了维护科举秩序,通过稽查户籍、 强化惩戒,特别是严格审音等手段,逐步建立起一套较为系统完善 的防范机制。


古人居住的区域相对封闭,各种方言间的“干扰”很小, 听说话辨籍贯基本可行,为防止考生冒籍,设立“审音”制度,通过审查考生的口音来确认其身份,以有效防止作弊行为。


三是采取“联保制”,科举考试需要考秀才的人都叫“童生”,“童生”要参加考试先要到县城报名, 相当于作“资格审查”,报名时要写上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生年生月、外貌特征以及祖上三代的名字。

 


“初审”通过之后,又需要找人联合担保和认保,就是叫你一个人跟另外四个需要考试的童生互相间做保证,形成五人联保“组合”, 完善了互相保证的手续才可以参加考试。


如果在今后的考试中任何一个人出现任何作弊的行为,“联保”的五个人都要接受处罚,“认保” 的人更要接受重罚 。


古代曾有许多普通人家的子弟拥有真才实学,他们通过应试考核后被选拔为官,为国效力,因此,确保每位考生在选拔考试中展示才华、实现理想,考试的公正公平至关重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