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为百行首,诗书不胜录。 译文:孝道是所有品行中最重要的,自古以来的诗书都写不尽它。 富贵与贫贱,俱可追芳躅。 若不尽孝道,何以分人畜。 译文:人如果不去完成孝道,那就和畜生没有两样。 我今述俚言,为汝效忠告。 译文:我今天在这里用俗语为大家讲述,只是为了你能记住古人忠诚的劝告。 百骸未成人,十月怀母腹。 译文:孩子全身未成形,在母亲的腹中怀胎十月。 渴饮母之血,饥食母之肉。 儿身将欲生,母身如在狱。 译文:孩子的身体将要降生时,母亲的身体疼痛不止如在监狱般痛苦。 惟恐生产时,身为鬼眷属。 一旦见儿面,母命喜再续。 译文:母亲一旦看见孩子平安降生后,内心就会非常高兴。 一种诚求心,日夜勤抚鞠。 译文:孩子降生后,母亲诚心诚意地待他,日夜辛勤操劳抚育他。 母卧湿簟席,儿眠干蓐茵。 译文:为抚育孩子,母亲宁愿在被孩子打湿的簟席上睡,让孩子睡在干爽的被褥上。 儿睡正安稳,母不敢伸缩。 译文:孩子睡觉正安静平稳,母亲却不敢乱动,生怕把孩子吵醒。 儿秽不嫌臭,儿病甘心赎。 译文:孩子便溺后身上肮脏不堪,母亲都不会嫌弃脏和臭,孩子生病时,母亲恨不得替他生病。 横簪与倒冠,不暇思沐浴。 译文:母亲忙于照顾孩子导致头簪横着,帽子倒着,整日不修边幅,没有时间去洗头洗澡。 儿若能步履,举步虑颠覆。 译文:孩子如果能走路了,母亲又担心他摔倒。 儿若能饮食,省口恣所欲。 译文:孩子如果学会吃饭了,母亲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吃好喝好。 乳哺经三年,汗血耗千斛。 译文:母亲哺乳孩子三年,耗尽了她很多的汗水和心血。 劬劳辛苦尽,儿至十五六。 译文:母亲辛勤养育孩子,受尽艰辛,只到孩子长大至十五六岁。 性气渐刚强,行止难拘束。 译文:孩子的性情和脾气逐渐变得刚强,行为举止也难以约束了。 衣食父经营,礼义父教育。 译文:父亲负责孩子的衣食住行,还要传授孩子做人的道德礼仪。 专望子成人,延师课诵读。 慧敏恐疲劳,愚怠忧碌碌。 译文:孩子聪明好学,父母担心他学习累着。孩子愚钝不开,父母担心他庸庸碌碌将来不能有好的生活。 有善先表暴,有过常掩护。 子出未归来,倚门继似烛。 译文:孩子外出未归,父母则会点着灯倚门而望,等待孩子回家。 儿行十里程,亲心千里逐。 译文:孩子外出奔波,父母会一直担心他们的境况。 儿长欲成婚,为访闺中淑。 译文:孩子将要结婚时,父母遍访尚未婚配的贤淑女子。 媒妁费金钱,钗钏捐布粟。 译文:为了孩子能结婚,父母花费了很多金钱和财物。 一日媳入门,孝思遂衰薄。 译文:一旦媳妇娶进门,孩子的孝道就会减少变得淡薄了。 父母面如土,妻子颜如玉。 译文:父母面容如土逐渐老去,而妻子的容颜温润有光泽。 亲责反睁眸,妻誉不为辱。 译文:父母指出孩子的过错,孩子反而睁大眼睛不以为过,生怕妻子的名誉受到损害。 母披旧衫裙,妻着新罗谷。 译文:母亲穿的是陈旧的衣衫裙子,妻子却穿着绫罗绸缎。 父母或鳏寡,为儿守孤独。 译文:父母丧偶后,为了孩子宁愿独守孤独。 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 译文:父亲担心继母虐待自己的孩子,宁愿自己单身也不再续娶后妻。 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 译文:母亲担心孩子受到继父的虐待,宁愿自己忍受着寂寞也不愿嫁人。 身长不知恩,糕饵先儿属。 译文:孩子长大成人不知感恩孝敬父母,父母有好吃的精美食品总会先递给自己的孩子。 健不祝哽噎,病不如伸缩。 译文:父母健在时不去奉养老人,生病时不去问候老人。 衣裳或单寒,衾绸失温燠。 译文:父母年老时衣裳单薄,床上的被子也不能保温,失去了御寒的作用。 风烛忽垂危,兄弟分财谷。 译文:待到父母风烛残年,病危之时,兄弟之间放着父母不管,却想着如何分割父母的钱财。 不思创业艰,惟道遗资薄。 译文:做儿女的不去考虑创家立业的艰难,只责怪父母给自己留的家产太少。 忘却本与源,不念风与木。 译文:儿女忘记做人的根本和源头,不去完成儿女应尽的孝道。 蒸尝亦虚文,宅兆何时卜。 译文:祭祀父母时,儿女们说一些冠冕堂皇的废话,不去考虑双亲的坟墓什么时候安葬。 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畜。 译文:人如果不孝顺双亲,与禽兽和牲畜一样。 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 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 译文:人如果不能孝顺双亲,连山间的草木都不如。 孝竹体寒暑,慈枝顾本末。 译文:竹子虽为植物,也能在孝行的感动体会到寒暑变换,树枝也有慈爱之心,给自己的身躯遮风挡雨,洒下阴凉。 劝尔为人子,孝经须勤读。 译文:奉劝大家身为儿女,《孝经》一书要常读。 王祥卧寒冰,孟宗哭枯竹。 蔡顺拾桑葚,贼为奉母粟。 译文:东汉的蔡顺由于年岁不好,家中缺粮,他就跑到山中采桑葚供养母亲。 杨香拯父危,虎不敢肆毒。 译文:晋朝的杨香从猛虎口中救下父亲,老虎也被杨香的气势镇住了。 伯俞常泣杖,平仲身自鬻。 译文:汉韩伯俞受母责打,感念母亲力衰而哭泣,春秋时期的晏平仲卖身做苦力都要奉养母亲。 江革甘行佣,丁兰悲刻木。 译文:东汉的江革甘愿做佣人供养母亲,西汉的丁兰双亲尽丧,刻木事亲。 如何今世人,不效古风俗。 译文:为何如今的人们,不去效仿古人尽孝的风俗。 何不思此身,形体谁养育。 译文:儿女们为什么不去想一想自己的身体,是谁在养育我们。 何不思此身,德行谁式毂。 译文:儿女们为什么不想想自己这一生,德行操守是谁给传授的。 何不思此身,家业谁给足。 译文:儿女们为什么不去想一想自己这一生,丰富的家业是谁给自己的。 父母即天地,罔极难报复。 亲恩说不尽,略举粗与俗。 译文:双亲的养育恩情说不完,我只是粗略地列举了世俗的例子而已。 闻歌憬然悟,省得悲莪蓼。 匆以不孝首,枉戴人间屋。 译文:人生在世,不孝敬父母,就不佩做人,住在屋子里。 勿以不孝身,枉着人间服。 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 译文:一个人不能去向父母嘘寒问暖,就不配食用人间的五谷杂粮。 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 及早悔前非,莫待天诛戮。 译文:那些不能尽孝的人应该及早痛改前非,不要等待老天去惩罚你的忤逆行径。 万善孝为先,信奉添福禄。 译文:所有的善行都以孝为开端,儿女奉养父母,定能增添福气和钱财。 译文:天地之间,人们非常重视孝道,认为孝道是做人的根本,人要是能恪守孝道,全家人都会顺遂平安。 译文:儿女的福分和禄位都会因为孝顺父母而得到,上天会对孝顺父母的儿女另眼相看,特殊照顾。 译文:儿女即使贫穷,一无所有,只要恪守孝道也是好的,如果儿女不孝,即使富贵发达了,也不会永久平安。 译文:人有五种伦理关系,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在这些伦理关系中首先以孝道为先,自古以来,孝道为万事的源头和根本。 译文:父母去世后,祭祀他们时,即使有猪牛羊等牲畜摆在坟前,父母也不会吃到。 译文:父母去世后用隆重的方式祭祀他们,不如让他们在世时多吃一口饭菜,即使是粗茶淡饭也是香甜可口的。 译文:父母养育孩子,不指望能有回报,他们只希望儿女们能够成才,也不枉他们的辛苦付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