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骨性关节炎:是以膝关节骨及软骨的退行性变为主的疾病。约等于中医“痹症”、“骨痹”、“膝痹”范畴。 临床表现:行走不便、屈伸不利、关节疼痛、下蹲困难或刺痛腿软。伸屈膝关节时,常有捻发响声,严重者肌肉萎缩,关节积液。 一、诊断 1、关节常有持续钝痛。 2、关节多在运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3、关节常胶着,伴腿软欲倒。 4、关节功能轻度或中度受损。 5、X线正侧位片,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边缘硬化,关节边缘增生,或骨质增生。 6、积液者,浮髌试验阳性。 二、治疗 第1种:火针 主穴:双膝眼、鹤顶、梁丘、血海、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 加减穴:气滞血瘀加气海;寒湿痹阻腰阳关;肝肾亏虚加太溪、关元。操作:常规消毒后,中粗火针在酒精灯外焰中烧至白亮,速刺入穴内速出针,针刺0.5-1寸,隔日1次,6次为一疗程。 第2种:平衡针 主穴:膝痛穴、肘痛穴 操作:日一次,21次为一疗程。 第3种:刃针 治则机理:在关节腔减压的基础上,松解关节周围软组织,恢复关节的正常位置,改善关节液的生化平衡。 操作步骤: (1)主位:患者分别仰卧和俯卧。在以下部位切寻压痛和软组织异常改变。 a、髌骨上方:主要是股四头肌和深层的髌囊。包括阴市、梁丘、鹤顶和血海穴。 b、膝关节两侧:为内、外侧副韧带。有阴陵泉和阳陵泉。 c、髌骨尖两侧:为膝关节脂肪垫。有内膝眼和犊鼻穴。 d、腘窝:内上方是半腱、半膜肌腱,外上方是股二头肌腱,中间有腘肌和跖肌通过。包括委中、阴谷、委阳、浮郄穴。 (2)常规消毒。 (3)进针:局部体表垂直刺入。 (4)切刺:达病灶层,纵行切刺、横行切刺,或十字刺。 (5)出针:纱布压住进点,迅速拔出针,稍按压贴无菌敷料。 特别提示: A、髌骨上方,深层的髌上囊要多点十字刺,出针后立即拔罐。 B、膝关节两侧,胫骨上端内侧的“鹅足”部勿直刺,要斜行在层面间切刺。 C、髌骨尖两侧操作时,脂肪垫位于关节囊纤维层和滑膜层之间的皱襞中,穿过脂肪垫有落空感即进入关节腔,切勿再深入,以免损伤关节软骨甚至半月板。 D、腘窝操作时,委中穴处,深层有胫神经,腘动静脉等经过,直刺时穿过两膜即可或在穴位稍内和外侧切刺,较为安全。 禁忌症及注意事项:略。 第4种:膝三针 (1)取穴:阴陵泉、阳陵泉、梁丘。 (2)操作:患者仰卧,患肢半屈曲位,常规消毒,取30号2寸不锈钢毫针,阳陵泉1.2寸,阴陵泉1.5寸,梁丘1.2寸。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留针时3穴均于针尾插入艾条段温灸。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间休3-5天。 第5种:熏洗疗法 (1)处方:荆芥 防风 伸筋草、透骨草各15克,川乌、草乌各3克,红花、乳香、没药、牛膝、白芷各6克,桑枝、五加皮各15克,花椒20克 (2)方法:加水1000ml,食醋1000ml,泡20分钟,煮沸后用蒸浴熏洗患处,10 分钟后药物离火,继续熏蒸,药物适宜时洗浴,每次一小时,日2次,每剂药用2天,7天为一疗程。 第6种:离子透入 (1)处方:当归、赤芍各15 克 红花 川断 羌独活 透骨草 防风 狗脊 牛膝 附子各10克 (2)方法:水500ml泡3小时后,文火煮40分钟,过滤保存,用时加温至30-40℃。8cm*12cm的8层绒布垫两块,药液均匀浸湿在药垫上放置于病变部位,上放6cm*10cm导电硅胶电极。选用K8832T型电脑中频电疗仪,连续输出导线两极板上压绝缘部及沙袋,开机治疗。每次20 分钟,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第7种:湿热敷法 (1)处方:伸筋草 透骨草 威灵仙 当归 红花 川芎 赤芍、白芍各15克 独活 、防风、乳香、没药、川断各10克 粗盐20克 (2)方法:药物混合,白酒50ml拌潮,装入缝好的布袋。同药同法,再备另一袋药。使用时,药袋放入蒸笼内,蒸热后取出,以毛巾包紧放入患膝湿热敷10分钟后,与另一袋药交替敷用。每日2次,每次1小时。每袋药用3-4天,10天为一疗程,一般1-2个疗程。 第8种:干热敷法 (1)处方:麦麸子500g 苍术粉30g 木香粉30g 乳香粉30g 没药15g (2)操作:先将麦麸炒热,后入上4味药再炒4-5分钟用布包敷患处30 分钟,冷即换,每天1-2次,10次为一疗程。每剂药可连用3-5天。 第9种:炒盐方 (1)处方:食盐500g 小茴香150g (2)操作:上药炒热,布包熨患部30分钟,冷即换,每天1-2次。 第10种:五枝水 (1)处方:鲜桃树枝 鲜柳枝 鲜槐树枝 鲜桑枝各50g 透骨草30g (2)操作:上药加水适量,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2000毫升开水混入盆中,先熏蒸膝关节处,药温适宜时泡洗双脚,日一次,每次40分 钟,10天为一疗程。 第11种:点穴法 (1)取穴:膝眼穴位置:膝盖骨下方两侧的凹陷中内侧称内膝眼,外侧称外膝眼,又叫犊鼻。 (2)操作:膝下垫枕,医者用拇指、食指点双膝眼1分钟,以局部有酸 胀感为佳。功能活血热络,疏利关节。 第12种:正骨法 医生正坐位,患者侧身坐位,医生双腿平行,患者单只腿放于医生的腿上,患者的委中穴压在医生膝关节上缘,医生脚跟起落的同时,带动患者膝关节也起落,医生中指的中节顶紧患者髌骨上下缘,爽拇指尖顶紧髌骨内恻缘,双食指尖顶紧髌骨外侧缘,随着膝关节的起落四指同时用力,做髌骨的旋转活动,做三次以后,突然做一次强力的旋转。医生的中指弹拨委中穴的筋一次。四指并拢,另一手重叠,把膝关节腘窝部由上向下拉动一次,再把两侧各拉动一次,结束。 第13种:口服方 (1)处方:杜仲15g 仙灵脾15g 鹿衔草30g 骨碎补15g 熟地10g 当归10g 木瓜15g 桂枝5g 鸡血藤30g 细辛3g 鳖甲10g 龟板10g 甘草10g 怀牛膝15g (2)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 功能:滋补肝肾、活血通络软坚。 第14种:口服方 (1)处方:天麻15g 葛根20g 当归20g 川芎20g 白芍20g 熟地15g 杜仲20g 元胡20g 川断15g 牛膝15g 木瓜15g 全蝎3g 土元5g 党参15g 黄芪30g (2)用法:水煎2次,匀3次服。 第15种:口服方 (1)处方:熟地24g 黄芪30g 山药15g 桂枝15g 山庾15g 羌活12g 独活12g 细辛5g 防风10g 秦艽10g 畏寒加附子 肉桂 (2)用法:水煎早晚服。 第16种:口服方 (1)处方:熟地60g 鸡血藤45g、骨碎补45g、肉苁蓉30g、鹿衔草 30g、淫羊藿30g 莱菔子15g 天麻15g 葛根15g 川芎15g (2)用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9克,每次服1-2丸,每日2-3次,开水送服。 病例: 老同志,女,65岁,双膝肿痛20 余年,曾查核磁共振,退行病变,老年骨性关节炎。服麻葛四物汤加减,日一剂,100天,痛肿彻底消失。 【基本方】:天麻15g 葛根20g 当归15g 川芎15g 熟地15g 白芍15g 杜仲15g 牛膝20g 全蝎3g 泽兰20g用法:水煎至300ml,匀2次服,日一剂,连服4个月,膝肿痛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 小结:手法、针法、药法治疗膝痹,可以单选一种,也可以多种组合,疗效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