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临床经典《伤寒论》中,张仲景用六经辨证,来分析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 六经分别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其中,他提到了外感病的一些自愈规律。 其不两感于寒,更不传经,不加异气者,至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也。 两感于寒:相表里的阴阳两经同时感受寒邪而致病。 传经:指在机体内在和外在的环境下,病理变换的过程。 如果病人不是阴阳两经同时感受寒邪而致病,不再有病理变化,也没有再感受新的邪气,到第七天,太阳病就会衰退,头痛就会明显好转。 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歇也。 第八天,阳明病衰退,发热就会稍退; 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也。 第九天,少阳病衰退,听力渐渐恢复,可以听得见声音; 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 第十天,太阴病衰退,腹部胀满减轻,恢复到正常,并想吃东西; 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舌干,已而嚏也。 十一天,少阴病衰退,口渴就会消退,舌干也随之消失,且打喷嚏; 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人精神爽慧也。 十二天,厥阴病衰退,缩入的阴囊就会松弛复原,少腹拘急缓解,邪气皆去,病人精神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