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油然而生的乡愁——犹记蜀葵花儿艳

 大美洛宁 2024-05-31 发布于河南

初夏,院子里、公园里的蜀葵花灿烂绽放,高低错落,色彩斑斓,花团锦簇。花间漫步,乡愁油然而生,温馨妈妈的身影悄然入梦。梦中,妈妈站在一片灿烂的蜀葵花丛中,笑着对我说:我可耐烦毛毛坨,泼皮胆大,花开不断。梦醒时分,回味无穷,这句话正是妈妈生前常对我们说的话。
妈妈说的毛毛坨,是蜀葵花的俗称;“可耐烦”,意为“最喜爱”;“泼皮胆大”,形容生命力旺盛,勇敢坚强。“泼皮胆大”这四个字,是妈妈经常对我们姐弟的殷切期望,希望我们健康成长,勇敢向上。

妈妈喜欢养花,不管是艰苦岁月还是生活条件改善之后,我们家的小院里,总有一座用酸枣刺和竹皮围成的小花园。这个小花园有10平方米,年年种着指甲草(凤仙花)、菊花、粉豆(紫茉莉)、毛毛坨(蜀葵花)、步步高(百日菊)、鸡冠花、西番莲(大丽花)等花儿。除桃、杏、梨、李、香椿、臭椿外,家里还种着月季、牡丹、蜡梅、麦冬、芍药、百合、山药、藿香等花草,整个院子绿意盎然,四季花开不断,成为我们偏远小山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妈妈总是起早贪黑,种地、放牛、割草、拾柴、养鸡、喂猪、采药,还要照顾我们姐弟几个。尽管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但妈妈从未忽视过她的小花园,从未放弃过她心爱的花儿。她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为这个家带来了生机与美丽。

蜀葵花,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和易于养护的特性,成为了妈妈每年必种的花卉,也是她最钟爱的花儿。
蜀葵花,也叫毛毛坨、一丈红、麻秆花、剥剥饼、棋盘花、端午花、戎葵、吴葵、胡葵、卫足葵、大花、熟季花、斗篷花、秫秆花、波波花、烧饼花、光光艳、栽秧花、大麦熟、端午景、旗杆花、牛屎饼、杆杖花、端阳锦、光光镲、粉饼花、蜀棋花、饽饽团子、饽饽花、大手绢花等。
锦葵科蜀葵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茎直立,生长十分强健,头年秋季出的苗,越冬后第二年开花,高可达3米,叶大,近圆心形,掌状5-7裂,两面粗糙,花有红白粉紫黄各色,喇叭型,花径二、三寸许,夏季盛开时,繁花似锦,鲜艳夺目,美不胜收。
蜀葵花原产四川,至少2000多年栽培历史。从宫廷园林到民间庭院,从东部沿海到西部边陲,蜀葵花在我国各地广为栽培,深受人们的喜爱。其根、花、种子均可入药,嫩苗和花朵也可食用。蜀葵花之所以有如此多的乡土名字,正是因为它栽培范围之广,群众基础深厚。它不仅是一种美丽的观赏植物,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妈妈精心培育的蜀葵花,色彩斑斓,有热情奔放的红色、温柔婉约的粉色、神秘高贵的紫色,花朵形态各异,有的单瓣轻盈,有的重瓣华丽。在我们家的小院里,蜀葵花总是春天的使者,早早地破土而出,生机勃勃。当夏日来临,蜀葵花更是院子里最耀眼的明星,它们竞相绽放,一朵朵、一簇簇,将小院装点得绚丽多彩。
即使到了秋天,蜀葵花的生命力依然旺盛,新的幼苗在土壤中悄悄萌发,预示着来年的繁花似锦。而到了寒冷的冬天,蜀葵花老杆虽然死亡,但它们新发出的基生叶,依然顽强地在风雪之中时隐时现,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蜀葵花的四季更迭,就像妈妈的爱一样,无论春夏秋冬,始终温暖着我们的心房。

院子里的蜀葵花儿是我们姐弟少年的深刻记忆。那时,妈妈站在小花园旁,对我们说:我可耐烦毛毛坨,泼皮胆大,花开不断。因为蜀葵花瓣的基部掰开后有黏液,妈妈会摘一朵蜀葵花儿,把蜀葵花瓣的基部掰开,然后沾在我们脸上。
她还教我们把蜀葵花瓣劈开沾在脑门和鼻子上,模仿大公鸡。年少时,我们姐弟常摘些蜀葵花瓣,把基部分开,沾在脸上,这是我们童年时常玩的游戏。
虽然穷人家的孩子没有玩具,但我们依然能穷开心。那些简单而快乐的时光,如今回想起来,依然让人心头一暖。
蜀葵花是最贴近百姓生活的花,易伺弄。它易于种植和管理。种子撒在地上就能出苗,种子落地也会出苗,不择土壤,幼苗不惧冬雪,耐寒耐贫瘠,像农家的孩子一样顽强。蜀葵花生长旺盛,茎秆总是向着天空伸展,坚定而勇敢。
它的花朵一轮一轮由下向上开放,密密麻麻,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仿佛在力争上游。到了秋季,蜀葵花的茎秆会枯萎,但根部会发芽长叶,如同幼苗一般越冬后再次开花,周而复始。    
妈妈种的蜀葵花,不仅美化了我们的家园,更成为了我们家庭生活的一部分,承载着妈妈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的无私奉献。
每当看到院子里的蜀葵花,我们就会想起妈妈的勤劳与坚韧,感受到她对生活的热情和对家人的关爱。这些花儿,就像妈妈的爱一样,永远盛开在我们心中。

蜀葵花的花语是梦想、勇敢和坚持。唐代诗人岑参在《蜀葵花歌》中表达了光阴如梭的主题,他描写蜀葵花的花期长,新花开时旧花谢,以此劝勉世人珍惜时间,不负青春。诗中写道:“昨日一花开,今日一花开。今日花正好,昨日花已老。”这两句诗描绘了蜀葵花开花的更替和花期的短暂,暗示了时光的流逝。
接着,诗人感慨道:“始知人老不如花,可惜落花君莫扫。”他意识到人的衰老比花的凋谢还要快,因此劝诫人们不要轻易错过美好时光,要珍惜青春。在诗的后半部分,岑参以酒浇愁,借酒自勉。
他说:“人生不得长少年,莫惜床头沽酒钱。请君有钱向酒家,君不见,蜀葵花。”诗人认为人生短暂,应该及时行乐,不要吝惜钱财,要尽情享受生活。同时,他也希望自己能够像蜀葵花一样,在有限的生命中绽放出最绚烂的光芒,为国一展抱负。

妈妈像蜀葵花一样朴实朴实无华,虽然平凡,却拥有着无比的勇气和坚韧的毅力。她对美好生活充满了梦想和追求,就像蜀葵花总是努力向着天空生长一样。
然而,妈妈的命运却十分坎坷。她幼年时父母双亡,五岁便跟随我的三婆生活,六岁又去了大姨家。在那个日本侵华的动荡年代,民生凋敝,妈妈的童年充满了苦难。
年轻时,妈妈又不幸患上了红斑狼疮病,这让她的生活更加艰难。中年时,她又被胃病所折磨。而晚年,脑血栓病又找上了她。生活对妈妈来说,充满了艰辛和挑战。

妈妈的梦想很简单,就是希望日子能够越过越好,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她常说:“我起早贪黑地干活,拼命地干,就不信日子过不'前去’。”
妈妈总是教导我们要勤奋好学、吃苦耐劳、清白做人、踏实做事,不怕困难,不做亏心事,要努力让日子向前奔。
妈妈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她含辛茹苦地将我们抚养长大,教我们做人的道理,供我们上学,扶持我们成家立业,带领全家生产生活。从目不识丁到“知识改变命运”,从一穷二白到日子富裕,这其中无不凝结着妈妈的心血。
每次回到老家,我都会到老院子去看看。虽然妈妈已经离开我们十年了,但我总是想起老家院子里的小花园,想起妈妈种的各种花草,想起那鲜艳夺目的蜀葵花儿。它们仿佛是妈妈的化身,永远绽放在我的心中。
杨留生作品集锦
拾毛栗子
长 相 守
寻访槲寄生
父亲的腰杆
母亲的嘱托
四月我为牡丹狂
洛宁牡丹'大宋紫’
犹记冬日山药香
大雪纷飞话牡丹
龙年洛宁觅龙胆
冬花沟里找冬花
犹记儿时白杠子香
春节记忆——过大年
春节记忆——熬柏年
布鞋——时光里的念想
探访洛宁野生紫斑牡丹记
乡愁——五月再探冬花沟
春节记忆——我在韩国过春节
“二梦觐洛书”古碑之年代浅考
乡愁萦绕——妈妈的“降龙木拐棍”
老物件——母亲收藏的毛主席像章
牡丹科普——怎样欣赏牡丹花的美?
会说话的老物件——父亲的老军用水壶

作者简介:杨留生,河南省洛宁县兴华人,1969年12月生,中共党员,先后任职于洛阳市洛龙区统计局、洛龙区农业农村局,爱家乡,爱牡丹,爱园艺,参编《国花牡丹档案》等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