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7.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

 天道资本 2024-06-13 发布于河南

27.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

生者死之根

生的甲骨文字形8a42ec9754a903736a064d48da8f84f,字形像草木破土萌发的样子,是生长的意思;“生”字描绘了植物从地面长出的形象,特别强调了嫩芽、绿叶和向上生长的根茎,传达了生机盎然的意象。

“生”字还引申为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过程,这些过程都是生命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在生命过程中生与杀相互对立,在“生、杀”的对比中,“生”强调的是生命的存在和生长,而“杀”则指的是剥夺生命或结束生命的过程。

者的金文字形80a796aa2df8ddbf14b297b29eac9b9,者是会意字,上为草木燃烧之形,小点为火星,下为口,表示用口吹;这个字形生动地描绘了人们通过吹气来加大火势的场景。因此,者的本义是表示点燃草木后用口吹火使火势蔓延变大的动作。

随着语言的演变和发展,者的含义逐渐扩展和引申。在现代汉语中,者通常用作助词,附着在其他词语之后,构成名词性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等。例如,“读者”指的是阅读的人,“作者”指的是创作的人。

死的甲骨文字形6ad43b8078929fe214220a8aff41304,字形左边是一个类似歹的符号,它往往表示与死亡、尸体或不幸有关的概念;右边则是一个跪拜的人形,这可以被理解为对逝去生命的哀悼或祭拜。这个字形的整体含义直观地表达了生命的终结,以及人们对死亡这一自然现象的反应和态度。这种字形设计不仅反映了古人对生命和死亡的深刻认识,也体现了他们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

当死的含义从生命的物理终结扩展到思想、感情的消失时,这种转变是基于死字原始意义的隐喻或象征性扩展。在这种语境下,死字被用来形容思想、感情或某种状态的消亡或终结。

之的甲骨文字形是666ff2f31abaf0239e1bf7c9bff3596,之的甲骨文字形由两部分组成:上面部分通常被解释为脚或脚趾的形状,代表行走的动作;下面的一横则象征着地面或行走的路径。之的本义是往、到……地方去。

 

根的甲骨文字形3d0603fb99743c83475c86c38787acf,下面类似于草木的地下部分的形状,上面类似草木的嫩芽,它表示的是草木生长起始的根部。这部分是植物生命的重要支撑,负责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支持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因此,根在甲骨文中不仅指代草木的实际根部,还引申为事物的本源、根基或基础。

在中文中,根的这个意义被广泛运用,不仅用来描述植物的根部,还可以用来比喻事物的起源、来源或基础。

生者死之根,生长死亡,生是根;

死者生之根

死的甲骨文字形6ad43b8078929fe214220a8aff41304,字形左边是一个类似歹的符号,它往往表示与死亡、尸体或不幸有关的概念;右边则是一个跪拜的人形,这可以被理解为对逝去生命的哀悼或祭拜。这个字形的整体含义直观地表达了生命的终结,以及人们对死亡这一自然现象的反应和态度。这种字形设计不仅反映了古人对生命和死亡的深刻认识,也体现了他们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

当死的含义从生命的物理终结扩展到思想、感情的消失时,这种转变是基于死字原始意义的隐喻或象征性扩展。在这种语境下,死字被用来形容思想、感情或某种状态的消亡或终结。

者的金文字形80a796aa2df8ddbf14b297b29eac9b9,者是会意字,上为草木燃烧之形,小点为火星,下为口,表示用口吹;这个字形生动地描绘了人们通过吹气来加大火势的场景。因此,者的本义是表示点燃草木后用口吹火使火势蔓延变大的动作。

随着语言的演变和发展,者的含义逐渐扩展和引申。在现代汉语中,者通常用作助词,附着在其他词语之后,构成名词性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等。例如,“读者”指的是阅读的人,“作者”指的是创作的人。

生的甲骨文字形8a42ec9754a903736a064d48da8f84f,字形像草木破土萌发的样子,是生长的意思;“生”字描绘了植物从地面长出的形象,特别强调了嫩芽、绿叶和向上生长的根茎,传达了生机盎然的意象。

“生”字还引申为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过程,这些过程都是生命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在生命过程中生与杀相互对立,在“生、杀”的对比中,“生”强调的是生命的存在和生长,而“杀”则指的是剥夺生命或结束生命的过程。

 

之的甲骨文字形是666ff2f31abaf0239e1bf7c9bff3596,之的甲骨文字形由两部分组成:上面部分通常被解释为脚或脚趾的形状,代表行走的动作;下面的一横则象征着地面或行走的路径。之的本义是往、到……地方去。

 

根的甲骨文字形3d0603fb99743c83475c86c38787acf,下面类似于草木的地下部分的形状,上面类似草木的嫩芽,它表示的是草木生长起始的根部。这部分是植物生命的重要支撑,负责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支持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因此,根在甲骨文中不仅指代草木的实际根部,还引申为事物的本源、根基或基础。

在中文中,根的这个意义被广泛运用,不仅用来描述植物的根部,还可以用来比喻事物的起源、来源或基础。

死者生之根,死亡生长,死是根。

生者死之根,生长死亡,生是根。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是说生、死是万物、人的根本,也就是说没有生就没有死,没有死就没有生,生、死互相为根本。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也是天道、天命。

 

在自然界中,生命的诞生和消亡是一个永恒的循环。生命的开始(生)为死亡(死)提供了基础,而生命的结束(死)又为新生命的诞生创造了条件。这种循环是宇宙间万物存在的基本方式,体现了生命和死亡的相互依存和互为根本。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生与死是宇宙间最基本的两种状态,它们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生命的存在是宇宙间最神奇的现象之一,它赋予了万物以活力和意义。而死亡则是生命不可避免的归宿,它标志着生命的结束,但同时也为新的生命提供了机会和可能。生与死之间的相互依存和互为根本的关系体现了宇宙间万物存在的连续性和永恒性。

将这种观念上升到“天道”或“天命”的高度,意味着生与死之间的循环是宇宙间最基本的法则之一,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共同规律。它告诉我们,生命的存在和消亡都是宇宙间不可避免的现象,我们应该尊重并接受这种规律,珍惜生命,感恩生活,同时也要为未来的生命留下空间和希望。

总之,“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是对生与死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和阐述,它强调了生与死之间的相互依存和互为根本的关系,并将这种关系上升到“天道”或“天命”的高度,体现了宇宙间万物存在的连续性和永恒性。同时,这种观念也告诉我们应该珍惜生命,尊重死亡。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它去创造、去体验、去成长。而死亡也是我们应该正视和接受的事实,它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感恩生活,同时也要为未来的生命留下空间和希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