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习作:漫画的启示

 跟着名著写作文 2024-06-13 发布于河南

第八单元的习作不走寻常路,编者选择了漫画大家华君武先生的两幅漫画,要求学生根据漫画内容发表观点。

看一下漫画:

看图写话这一技能从低年级就开始训练,因此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讲,画中的意思并不难理解:

第一幅画借助文字提示很容易看出左边的人懒惰,只想坐享其成。右边的人勤劳。(这里有个容易犯错的地方:根据漫画的文字很容易联想到“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但是这句话是形容先祖荫泽的,跟图片中两人关系并不一致。

而第二幅图更明显,就是提倡爱护环境,保护树木的主题。

同时,习作的提示已经给出了写作思路,即

1.描述漫画内容;

2.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启发。

好了,本篇到此结束,大家可以开始写了。

开个玩笑。

如果一板一眼按照先讲漫画内容,再讲启示的格式,很容易因雷同导致抓不住读者的眼球。

因此我是这样处理的。

这篇习作的重点是写出学生从漫画中得到的启示,或者换个词,叫做启发。

也就是说,这是一篇表现作者观点的文章

日本作者山口拓朗曾经总结了观点文的套路:开头亮明观点+事例佐证+总结(再次证明)

如果用第一幅漫画作为写作素材,那么这篇作文的关键就是事例佐证,也就是生活中拥有漫画人物特点的人。

第一幅图中,如果用一个特点来形容那个戴眼镜的男人,你会想到哪个?

李老师想到的是“妄想不劳而获”“试图坐享其成”。

那么生活中有没有这种特点的人呢?

我相信有的,毕竟人们身边总是有那么一些懒惰,喜欢占别人便宜的人。

然后按照公式写就好了。

李老师写了一篇例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题目:我不要做“眼镜”

好个不要脸的“眼镜”!

看完华君武先生的漫画,这个念头突然在我脑中显现。漫画的中央,是一棵细弱的树苗,仅在顶端三个枝丫处长着可怜巴巴的几片树芽。一个戴着一副黑框眼镜中年男子蹲坐在树根处,双手抱膝,后背使劲向后贴着小树,把树干都顶弯了。画面右侧是一个瘦高个,手里拎着一个水壶,看样子正准备给小树苗浇水。漫画的左下角有两人的对白。

(瘦高个):“你干什么?”

(“眼镜”):“等着乘凉。

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别人辛辛苦苦地给树浇水施肥,期盼小树能快快长大。这个“眼镜”倒好,自己什么也不做,就等着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

我们组以前就有这样一个“眼镜”男。小组值日的时候,要么逃跑,要么拿着劳动工具磨洋工。等别人把劳动任务都完成了,被老师夸奖教室打扫得干净,他居然能脸不红气不喘地欣然接受,似乎一切都是应该的。看到这,我们都恨得牙痒痒。

想象一下,如果世界上都是“眼镜”那样的人,时间久了,爱劳动的瘦高个自然也就失去积极性了。谁不知道歇着舒服呀?可这样下去,世界就会变成一团糟。就拿班里那个“眼镜”男来说,后来重新分组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愿意跟他一组,把他臊得脸通红。

哎呀,好像有时候我自己也是个“眼镜”。在家里坐等着吃饭,坐等着妈妈催我写作业,坐等着穿妈妈给我准备的衣服……这可不是好现象。

我在心中默默提醒:我才不要做“眼镜”呢!

用类似的方法,试着写写第二幅画吧!


我是李老师,关注我,帮孩子写出更棒的作文。

作文到底有没有技巧?

李老师一直相信有。

只不过很多孩子没有接受到较为系统的作文训练。如果让孩子较为全面了解常见的作文套路,他们或许就能发现:作文,原来挺简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