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辛弃疾一首优美的抒情诗,看看豪放诗人如何描写婉约的!

 建老真人图书馆 2024-06-17 发布于山东

大家好。今天分享的是南宋被誉为“词中之龙”的辛弃疾一首非常优美的佳作,看看豪放派诗人如何写抒情诗的,介绍背后故事,请继续观看。

南宋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官员和将领,也是大文学家,豪放派词人,被称为“词中之龙”,与苏轼、李清照齐名,他曾创立了“飞虎军”,担任军中将领和封疆大吏,屡建战功。但是由于他“恢复中原”的政见与主和派分歧较大,数次被贬,大起大落,最终壮志未酬,隐退铅山瓢泉,含恨而死。这首诗是辛弃疾41岁在任江西安抚使时,夜间途径上饶黄沙岭时所作。诗中说:挂在树梢上的月亮,惊扰了栖息树上的喜鹊,清风伴着蝉鸣,稻花的香味和一片青蛙叫声仿佛都在说丰收年。云在漂、星在闪,细雨绵绵,以前这里树林旁的茅屋哪里去了?转过弯的溪水桥边忽然看见了茅屋。诗中看似描写的是日常生活场景,实则暗含诗人欣赏自然、厌倦官场、向往悠闲恬静田园生活的深意。情文并茂、精美传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