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解体是20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它标志着冷战的结束和美国在世界上的霸权地位的确立。苏联的崩溃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民族等方面,但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美国对苏联发动的金融战争。 金融战争是指利用金融手段和市场力量来达到政治、军事或其他目的的一种战略行为。美国对苏联的金融战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苏联解体 一、利用美元霸权打压苏联经济 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和结算货币,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制裁能力。美国通过控制美元供应量、调整利率、操纵汇率等手段,对苏联及其盟友进行经济制裁和压力。 例如,在1979年,美国为了遏制通货膨胀和提振信心,实施了紧缩货币政策,导致美元升值和利率上升。这对于苏联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为苏联经济高度依赖于石油出口,而石油价格是以美元计价的。美元升值意味着石油收入减少,而利率上升意味着债务成本增加。同时,美国还通过出口管制和技术封锁,限制了苏联获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渠道。 美元升值打击苏联能源收入 二、利用黄金市场削弱苏联外汇储备 黄金是一种重要的国际储备资产,也是苏联除了石油之外的主要外汇来源。美国通过操纵黄金市场,使黄金价格大幅波动,给苏联造成巨大损失。 例如,在1980年代初期,美国通过大量抛售黄金和散布谣言,使黄金价格从1980年1月份的850美元/盎司暴跌到1982年6月份的298美元/盎司。这对于苏联来说是一个致命打击,因为它失去了大量的外汇收入和储备。据估计,苏联在这场黄金市场战争中损失了约200亿美元。 美元霸权 三、利用私有化改革洗劫苏联财富 私有化改革是指将国有企业转变为私营企业或股份制企业的过程。在1980年代后期,受到西方模式的影响和内部改革派的推动,苏联开始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私有化改革。然而,这场改革却被一些外国银行家和内部腐败分子利用,导致了国家财富被掠夺和分赃。 例如,在1990年至1991年间,苏联实施了一项名为“五百天计划”的私有化方案,将国有企业的股份以债券的形式分发给全民。每个苏联公民大约分到了10万到15万卢布的债券,相当于3万到4万美元。然而,这些债券很快就被一些外国银行家和内部同伙以低廉的价格收购。这些银行家通过高利贷、灰色交易、媒体宣传等手段,吸引了苏联人民和企业的存款和贷款,然后用这些卢布去购买债券。当时,卢布的汇率是1卢布兑换2.8美元,而债券的市场价格是1卢布兑换0.2美元。这意味着,这些银行家用1美元就可以买到14美元的债券,而这些债券代表了苏联最有价值的国有企业和资源的所有权。
四、利用汇率市场引发苏联货币崩溃 汇率市场是指不同国家货币之间进行兑换的市场。在1991年至1992年间,苏联在西方专家的建议下,放开了卢布和美元的自由兑换,取消了政府对汇率的干预和控制。然而,这却给了一些外国投机者和内部炒家可乘之机,导致了卢布的大幅贬值和崩溃。 例如,在1991年12月25日,苏联正式解体后,卢布的汇率是1卢布兑换0.6美元。然而,在1992年1月份,一些外国投机者和内部炒家开始大量抛售卢布,购买美元和其他硬通货。他们利用媒体、黑市、假消息等手段,制造了一种卢布即将垮台的恐慌氛围。这使得苏联人民也纷纷抛弃卢布,争相兑换美元。结果,在1992年7月份,卢布的汇率暴跌到100卢布兑换1美元。这使得苏联人民的积蓄、工资、福利等全部贬值280倍,造成了社会的混乱和不满。
五、利用货币改革彻底摧毁苏联经济 货币改革是指对货币进行重新定价、更换或回收等措施。在1992年7月至8月间,俄罗斯政府在西方专家的建议下,实施了一项货币改革方案,目的是为了稳定汇率和抑制通货膨胀。然而,这项改革却被一些外国银行家和内部腐败分子利用,导致了经济的彻底垮台。 例如,在1992年7月24日,俄罗斯政府宣布用1000个旧卢布兑换1个新卢布,并将新卢布与美元挂钩,汇率定为5个新卢布兑换1个美元。然而,在这之前,一些外国银行家和内部腐败分子已经提前得到了消息,并且通过各种渠道将手中的旧卢布全部兑换成美元或其他硬通货。当货币改革实施后,他们又用这些硬通货回购新卢布,并用这些新卢布大量收购俄罗斯的国有企业和资源。这样,他们就以极低的成本,获得了俄罗斯最宝贵的财富。据估计,这场货币改革使俄罗斯损失了约5000亿美元。 美元又进入了加息周期 综上所述,美国通过利用美元霸权、黄金市场、私有化改革、汇率市场和货币改革等金融手段,对苏联进行了一场持续的、破坏性的和致命的金融战争。这场金融战争削弱了苏联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加剧了苏联的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和垮台。 而历史似乎在不断的重复。时间进入到2023年以后,美联储为抑制高通胀,预计将进行8次加息。这一动作,导致美元纷纷回流,全世界又被美国薅了羊毛。在这一加息动作之下,我国房地产行业遭受了巨大打击。头部房企借来的美元外债,在今年兑付的话,成本将大大增加,导致房企还债更加困难,预计众多房企美元债务问题将纷纷引爆。如何应对美国挑起的“金融战”,高层想必已为此做好了万全准备。 |
|
来自: 心容乾坤 > 《财经,股票,理财,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