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troduction 诺卡菌病是一种由诺卡菌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多为亚急性或慢性化脓性,可侵袭皮肤和内脏,以肺部和中枢神经系统较常见。病原学检查是诺卡菌病的诊断金标准,而影像检查则有助于发现感染后的局部病变。 本期将分享一则播散性诺卡菌病例,希望能为医生同道的诊断提供参考。 病例背景 ❖ 男,51岁 ❖主诉:发热3个月,双下肢不能行走10余天 ❖ 病史: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度,咳嗽、咳黄痰,无畏寒、寒战,外院胸部CT检查示右肺下叶团块灶,结核PPD检查阴性,考虑炎性病变,应用头孢他定、莫西沙星治疗,效果差,患者仍有发热,体温最高40度。外院住院彩超引导下右肺占位穿刺并外送DNA检测,检测到皮疽诺卡菌(序列数319014);头颅MRI增强示颅内多发病灶,行腰穿脑脊液二代测序为皮疽诺卡菌(2293)。 影像学检查及诊断 ❖ 检查名称:胸部CT平扫+头颅MRI增强 ❖ DICOM图像: CT MRI ❖ 影像所见:双肺散在斑片状模糊影。双侧脑组织弥漫多发小结节,周边环绕水肿,DWI呈高信号,增强后环形强化,软脑膜线样强化。 ❖ 影像诊断:肺内多发病灶,颅内多发病灶,符合播散性诺卡菌病。 临床诊断 ❖ 诊断结果:播散性诺卡菌病(肺、脑)。 ![]() 背景知识 诺卡菌病 诺卡菌是一种革兰阳性需氧分枝丝状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腐烂的植被、淡水和咸水中,目前已发现超过90个菌种,至少有33个菌种可致人类感染与发病。 诺卡菌不是人体正常寄生菌群,但有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结构性肺病时,诺卡菌可定植于呼吸系统。播散性诺卡菌(Disseminated Nocardiosis,DN)属于少见或罕见但严重的感染性疾病,最常累及肺、皮肤与软组织、脑。若有肺炎、脑脓肿或软组织感染,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无效时,不管免疫状态如何,均应考虑到ND的可能性(图1)。 ![]() 图1. 男,37岁,播散性诺卡菌病。图示右侧颈部肿块、左肺下叶结节、肝脏脓肿(箭)。颈部包块组织学见弱抗酸染色阳性的丝状细菌,菌株鉴定为豚鼠耳炎诺卡菌。 影像表现 肺诺卡菌病 (pulmonary nocardiosis,PN)属少见但严重、预后不良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可呈急性、亚急性尤其多为慢性病程,目前没有明确人传染人的证据。各种原因所致结构性肺病、免疫功能低下是罹患PN的主要风险因素。结构性肺病使呼吸系统免疫功能障碍,易发下呼吸道感染或病菌气道定植,细菌定植使支气管纤毛运动障碍和支气管上皮受损,故易感染诺卡菌。 PN的临床症状与实验室检查、病理表现无特异性。PN的影像基本征象包括实变、结节、肿块、空洞、磨玻璃密度影、支气管扩张、树芽征、小叶间隔增厚、胸腔积液、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等,各种征象可单独出现或共存。以肺实变、结节或肿块为最常见表现,无明确分布优势区域。总之,PN的影像表现呈多样性、复杂性,缺乏特异性征象(图2-4)。 ![]() 图2. 女,28岁,因肾功能衰竭行肾移植术后,发热、畏寒3天。PN表现为实变、结节、肿块伴坏死,胸腔积液。 ![]() 图3. 男,70岁。咳嗽、咳痰、喘憋10年,加重1周。PN表现为实变、结节、肿块与磨玻璃密度影。 ![]() 图4. 女,67岁,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行长期激素治疗。PN表现为实变、结节、肿块、空洞、支气管壁增厚和淋巴结肿大。 诺卡菌对磺胺普遍敏感,对利奈唑胺、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敏感,联合治疗效果更好,治疗时间应足够长,国内指南推荐疗程3~4月。PN死亡率为18%~30%,播散性感染死亡率更高,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者死亡率高达50%,故PN患者均应仔细评估是否存在播散,需完善颅脑影像学检查等以评估中枢受累情况(图5-6)。 ![]() 图5. 男,45岁,无基础疾病,脑诺卡菌。MRI增强扫描示双侧脑内多发环状强化灶[A&B]。 ![]() 图6. 女,64岁,无明确基础疾病,脑诺卡菌。FLAIR示中脑及右侧小脑半球不均质高信号[A],T2WI示病灶内高信号囊变区,伴周边低信号[B],增强扫描见环状与斑片状强化区[C]。 鉴别诊断 PN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等均缺乏特异性。病理上主要表现为化脓性及肉芽肿性炎。需与其他细菌、结核、真菌等感染性疾病鉴别,还需与非感染性炎症甚至良、恶性肿瘤鉴别。病原学检测是确诊依据,须与放线菌、丝状真菌等鉴别。 划重点 ✏️ PN是少见但严重的肺部感染,各种原因所致结构性肺病、免疫功能低下是罹患PN的主要风险因素; ✏️ 影像表现呈多样性、复杂性,缺乏特异性征象; ✏️ 当出现播散性病灶(肺、脑、皮肤等)时,需高度警惕诺卡菌感染; ✏️ 病原学检查是诊断金标准。 ![]() |
|
来自: 昵称42433507 > 《心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