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浮云]1929年,刘珍年在击败张宗昌,枪杀老长官褚玉璞,割据胶

 渐华 2024-06-21 发布于山东
[浮云]1929年,刘珍年在击败张宗昌,枪杀老长官褚玉璞,割据胶东十几县后,他对部下夸耀说:“我有三万人马,足可以横行天下。”
 
 
1922年,刘珍年自军校毕业,适逢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校方顾此失利,将他们这些毛头小子暂时搁置。一场战役结束,刘珍年选择加入败退关内的奉军,被编入李景林师下。
 
 
奉军中科班出身者不多,刘珍年很快就因资历高而备受青睐,被派往东北讲武堂深造,主攻炮兵技术,毕业后就任李景林部的迫击炮连连长。
 
 
1924年9月,直奉战争第二次在平壤吞云吐雾。这位年轻的炮兵指挥官立下赫赫战功,大获李景林器重,被越级晋升为副团长,并亲自指挥一营人马。
 
 
可谓是平步青云,一飞冲天。
 
 
可好景不长,刘珍年好不容易奋斗有成,大将郭松龄率七万大军反奉,令奉军遭受重创。紧接着,冯玉祥国民军又压境而来,奉军败退天津。刘珍年在战争中负了重伤,在租界医院养伤长达五个月之久。
 
 
出院后,刘珍年本欲返回老部队,但李景林在天津遭遇大难,被张作霖逼宫下狱。眼看奉军日薄西山,刘珍年不得已另谋出路。
 
 
无奈之下,他只能先投奔张宗昌麾下,并获一个营长的空头军衔。军阀张宗昌在山东地盘根深蒂固,但其部队武装散漫,难免疲兵黩武。
 
 
为扭转这一被动局面,刘珍年严厉整饬,建立起一支'模范团',并在练兵备战中渐露锋芒。张宗昌视察部队时,不禁赞叹这位'铁血新人'的才能,遂拔擢他为团长,编入自己的主力军团。
 
 
眼看重振雄风的曙光已在眼前,谁知北伐战争陡然而至,张宗昌麾下上上下下,个个打得七荤八素,连连失利。面对如此窘境,刘珍年暗自咬牙,心中虽有万千不满,却也无可奈何。
 
 
1927年春,北伐军压境,张宗昌不得不调整编制,将骁勇善战的刘珍年调至胶东第四军,师职领军。
 
刘珍年深知机会来之不易,遂秉承李景林教诲,重新整顿部队,严守军纪。
 
 
凭着高超的指挥才能,刘珍年很快便号令有力,振奋了全军的士气,在他铁面无私的带领下,部队作战能力不断提高,屡建战功。
 
 
位高权重,使刘珍年自命不凡,渐有野心勃勃之态,他暗自打起了主意,开始利用手中权柄,不择手段吞并其他军阀余部,扩充自己的实力。
 
 
短短数月,他的部队就已膨胀至数万人之众,足可独当一面,时局风云变幻,刘珍年决心把准备已久的重拳猛地挥出......
 
 
1929年2月,张宗昌挟日本资助,携手亲信褚玉璞在龙口登陆,意图重掌胶东。为阻却这一阴谋,刘珍年亲率主力抵御。
 
 
双方在烟台、牟平一带激战连连,你来我往,难分伯仲。
 
 
就在双方僵持之际,刘珍年的一支秘密部队突然在张军后方伏击,如此凶猛一击,直接导致张张宗昌溃不成军,节节败退。
 
 
最终刘珍年大获全胜。战后,他兵临城下,逼迫投降的老长官褚玉璞被处以极刑。
 
 
这一决绝手腕,不仅彰显了刘珍年心狠手辣的一面,更预示着他即将登上胶东军阀之巅。
 
 
面对阵前耀武扬威的部下,这个自命不凡的年轻将领高谈阔论起来:'只要有三万精锐之师,我定可纵横天下,傲视华夷!'
 
 
当这句狂妄自大的言论传遍军中时,无数人都为之侧目。
 
 
为了进一步扩张版图,满足统一胶东的野心,刘珍年不得不动用更加残酷的手段,彻底肃清异己。
 
于是,一场新的内战在所难免,双方的屠杀和征讨在这片热土上上演。
 
 
刘珍年固然凭着狡黠多谋和果断无情,取得一城一地的暂时胜利,可他背后也积压了太多的仇怨和恩怨。
 
 
在这片被阴谋和野心遮蔽的战场上,任何一处细小的火星,都可能引发燎原的大火。
 
 
与此同时,远在东北腹地的日本人察觉到了机会的来临,他们在暗中支持各路军阀,扶助一方又倒戈相向,竭力破坏中国东北地区的统一。
 
 
一旦刘珍年掌控不住胶东的大局,日本人就会乘虚而入,对付这个新兴的狂妄军阀。
 
 
在这一过程中,更多无辜平民将遭殃池尸,沦为阶下囚。胶东半岛将再度沦为战火肆虐的重灾区,中华民族也将再度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一切都源于刘珍年那句轻率的狂言。这位成名已久的军阀,本该为一统中国东北而奋斗到底,可最终他却为私欲所蒙蔽,陷入疯狂的权力斗争泥潭,自己也难逃一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