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顾祝同带兵不禁嫖赌,战场指挥全靠发钞票,只下臭棋葬送老蒋家底

 兰州家长 2021-11-02

云中静月人物系列013

1949年1月25,国防部参谋总长顾祝同在老蒋的老家溪口参加了一个小型会议,这时候的老蒋虽然下野了,但是依然是尾大不掉,他还是说的算的。

按照老蒋的旨意,这个会议大体要求把长江防线化为两段,在江西湖口以西至湖北宜昌由白崇禧指挥40个师防御:湖口以东至上海由汤恩伯指挥75个师防守。

看着好像是番号挺多,其实都是空架子,借用某个著名军事段子来改编下,就是长江防线只是一个破房子,只要把门踢开,整个房子都会倒塌。

汤恩伯就是这个危房的主要一根承重墙。顾祝同以为自己很厉害,觉得自己也算是老资格,指挥这帮小字号是没有问题,但是他马上就在汤恩伯那里吃了一下瘪,这个瘪让他吃的简直是无话可说。

4月的时候李宗仁没有在和平条约上签字,随即表示要把主要兵力放在长江沿岸,作为参谋总长的顾祝同立即在南京召开军事会议,而且首先要判明解放军渡江的主攻方向。这时候其实已经到了无力回天的地步了,但是到底还得纸上谈兵一下。

大部分人主张应该防守南京至芜湖和南京至江阴之间,但是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却要把重点放在上海。

文章图片1

汤恩伯当然知道怎么打仗,但是在他的心目中老蒋的意思才是天大的意思,其他的都不重要。顾祝同说你还是要考虑这些意见的,行不行?

老汤当然没有给顾祝同面子,说守上海是总裁的意思,接着拿出老蒋的手令说,总长也要服从这个命令。

这一下直接把顾祝同搞得面红耳赤,要知道顾祝同的外号可是“顾百顺”,这个外号专为老蒋而生,要不然他也不能混到现在这个地位,汤司令这一招可谓是用魔法打败魔法。

既然是老蒋的意思,那就无条件执行,随后长江防线土崩瓦解。

这些兵力放在哪里自然也没有什么用,但是这个事从侧面上反映出来,蒋军这帮将领都是癞皮狗属性。

这里面要说顾祝同不能舔,连对手都不同意。

军纪败坏的肱骨大将

顾祝同的出身不用多说,自然是黄埔教官团出身,作为何应钦的哼哈二将,在黄埔中属于第三号人物,和刘峙一样,顾祝同的身价随着黄埔军的扩大水涨船高,教导团2团1营营长,2团团长,第3师参谋长,第一次北伐时,升任第9军军长,当时第9军这个番号有好几个,而顾祝同的第9军是从第1军分化而来,顾祝同手底下有个21师,这个师是补充师改的,代师长陈诚,大舔和小舔。

当时老蒋部队里最猛的两个人就是刘峙和顾祝同,不要笑,真的是他俩,别看他俩日后一个负责搞笑一个负责暴露蒋军下限,本来顾祝同看着精神立整一点,也比刘峙会来事,还挺能打,所以何应钦本来要重用顾祝同的。

文章图片2

当时第一次北伐已经临近尾声,时候刘峙第1军和顾祝同第9军顺着津浦路一路向北,当时因为挺近太快了,何应钦眼看情况混乱,就告诉顾祝同不要打了,赶紧回来。所以顾祝同就撤了,一时间部下都有点莫名其妙,怎么一路胜仗还撤了呢,陈诚都给他打电话问怎么回事。

这事就能看出来蒋军打仗是个什么样,要换成我军,早就漫山遍野地抓俘虏了,乱也有乱的打法。

顾祝同当时说的话就非常的顾百顺:我们遵照命令行事,恐怕南京发生什么变故也说不定。

有时候听话不一定是好事,因为刘峙这时候就不听话,因为他压根就没接到命令,在顾祝同撤退60公里的同时刘峙却往前推了20公里,这对刘峙来说简直就是“命运40里”,一仗打下来刘峙直接就爆红了,人送外号福将,顾祝同归刘峙节制,从此成为自何应钦以下第2号人物。

就是这件事,让顾祝同成长进步稍微坎坷了一点,顾祝同听话,所以很大程度上做事没有原则,他作为老蒋黄埔建军的一个关键人物对老蒋的部队影响很大,这一点,他和陈诚差的可就不是40里了,是十万八千里,陈诚这人工作玩命,而且清廉,不玩贪污腐败,可是顾祝同就不同了,他的做法可谓是相当的哇塞。

顾祝同对于自己的部队纪律不怎么约束,只要一条,打仗勇敢,那么怎么样打仗勇敢,就是发钱,这种要求在某种程度上是助长了歪风邪气,毕竟没啥荣誉感了,部下都是发多少钱,干多少事。另外,部队不禁嫖赌,那么很显然战斗力就成了问题。

举个例子吧,顾祝同手底下的连长、黄埔四期生李志超晚上赌钱,两个排的士兵带着枪开小差,这种事放在哪支部队都是大事,顾祝同却不管,就因为李志超打仗还行,居然让他再领两个排的武器,自己把士兵补齐。

除了从小金库发津贴,还允许营长从军饷里透支一百块,连长则是可以从部队里吃空额,这个毛病在日后的蒋军里是越来越严重。这哪是部队,看着就是雇佣军。

这种风气的部队前期还是可以的,毕竟在军阀混战时期打的都是小怪,部队都是顺风仗,谁都愿意挣钱花,中原大战时候的西北军正相反,都穷得快当裤子了,老蒋一撒钱该反水的都反水,这个阶段蒋军基本上是无敌状态的,没办法,就是有钱有实力,其他军阀老蒋都是这么个心态:你能打,你严厉,可是你穷。

很多军阀就这么看老蒋不顺眼,因为他最大嘛,都联合起来想收拾他,我总结一点,就是:打倒一个旧老蒋,建立一个新军阀。

但是都相继失败了,1930年老蒋解决完老冯,至此在这个权力的游戏当中大获全胜,用的都是大棒和金钱手段,收买了大部分军阀的灵魂,碾碎了小部分军阀的肉体。

当时老蒋封少帅为北境守护,而继任洛阳行营主任的顾祝同算是接收了老冯的地盘,算是临时西境守护,当时他是第1军军长,第16路军总指挥。

随后不久顾祝同调任警卫军军长兼第1师师长,也就是后来的87师,这里有一点我做一点说明,当时警卫1师和警卫2师后来就是87和88师,师长王敬久和孙元良俩人后来的表现让人大跌眼镜,一个是他的铁杆小弟,一个是挂了科的天子门生,这俩人和顾祝同一样,打顺风仗是一个比一个勇猛,打逆风仗就比谁腿长。

老蒋的大迷弟,为爱豆而疯狂

对于来说,1931年也是他“统一”之年,只是后来事情太多了,他高兴不起来,但是对于手底下的将领们该安排还得安排,所以就让顾祝同当江苏省主席,顾祝同不是玩政治的料,手下也管不住,民政厅厅长背着他把民政厅开成了县长批发市场,第一他从来纵容手下,第二他就是缺少政治手腕,这种事爆出来也是大事,至少追究个领导责任吧,但是还是没事。

据路边社报导,顾祝同当这个省主席是因为履历上要好看一点,打造能文能武顾祝同,听起来就是个段子,1931年11月,顾祝同当选中央执行委员,啥事没有。

在他看来,老蒋就是他的一切,他的一切也来自于老蒋,包括老蒋对他无论是怎样侮辱他都毫无怨言,众所周知老蒋对于部队微操的水平是天下皆知的,而且水平还不怎样,老蒋喜欢越级瞎指挥,他只要一越级,部队肯定要出问题。

很多将领对老蒋微操这件事都是极其地反感,但是顾祝同肯定是不这样啦,不然不可能叫顾百顺的,而且是下属和老蒋相互越级,这种事真的很奇葩,从正常角度来看,根本不能理解。

1933年第五次“围剿”的时候,顾祝同任五省“剿匪军”北路军总司令,前敌总指挥是陈诚,陈诚直接有事请示老蒋,不把顾祝同放在眼里,而老蒋有事直接越过顾祝同指挥,一个原则:唯命是从。

本着这个原则顾祝同肯定是在“剿匪”上不遗余力的,在这件事上,他始终是和我党我军有着深重血债。

从1935年开始,顾祝同迎来他的人生高光,被授予二级陆军上将,四川、重庆行营主任,再次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第二年,调任贵州省主席,当时贵州刚刚被老蒋接下来,中央军进驻贵州,黔军接受中央改编。

文章图片3

顾祝同的官运很长久,当年和刘峙差了40里,但是这个距离在双12事变中就完全找回来了,当时这两位哼哈二将分别被何应钦任命为东西两路军的护法,刘峙肯定是一路派兵西进了,但是顾祝同就鸡贼的多,顾祝同当时就准备跟着宋家走。

空军是宋家把持,而黄埔这头顾祝同算大头,当时宋家把黄埔和空军军官召集起来(小贴士:黄埔老蒋,空军蒋宋,海军闽系把持),要求和平解决,百顺当然是追随蒋宋了,所以他找了个借口不到任,直接和宋美龄、宋子文联系和平解决问题。

而刘峙呢,正在率着部队行动迅速,这一次是顾祝同拉了刘峙五条街,也是刘峙的一次命运转折,当12月25日老蒋归来的时候,刘峙带着人在机场挥着小旗喊着标语:欢迎校长胜利归来!打倒张杨!

老蒋自然是知道刘峙的表现,而且少帅一会也到机场,刘峙这个画面就非常的搞笑,所以他对刘峙说:“马上把旗子放下,不准喊口号,汉卿马上就到。

顾祝同就不一样了,带着部队向华阴进军,准备开始对事变的报复,此时他的身份为讨逆军总司令,下面五个集团军,随后行政院通过“陕甘善后整理办法”,任西安行营主任,这个职务日后由蒋鼎文接任。

双12事变肢解兵谏派系

老蒋肯定是要报复张杨的,他那么一小心眼的人,那么顾祝同自然是不遗余力的执行,从顾祝同的军事生涯履历上来看,他的大部分时间其实都是在琢磨解决我军和政敌。

当时的情况是,顾祝同对西安三面完成了合围,面对这种情况,东北军、陕军以及红军三方商定,团结一致,做好准备,但要争取和平解决。随之而来的就是兵力部署,积极应对。

顾祝同这时候发现问题不简单,他向老蒋报告:如果强行解决,那么代价就会非常大。

老蒋自然是要掂量掂量了,他把少帅的亲笔信让人捎到西安,从政治和军事两个方面开始商谈。

对于当时两支地方派系军队的安置问题,顾祝同提出了如下议案:

(一)东北军的移防问题;(二)发欠薪与移防费问题;(三) 中央军的接防问题。并对调整部署提出两个方案。甲案:东北军移驻甘肃和陕西邠州以西的西兰路沿线;十七路军移驻渭河以北;红军仍回陕北;中央军进驻西安。乙案:东北军移驻安徽淮河流域;十七路军驻甘肃;红军回陕北;中央军进驻西安。

鉴于少帅已经去了南京,老蒋在1937年1月22日致电杨虎城,西安问题交给顾祝同全权解决。同时,顾祝同接到老蒋的具体指示,要求两军在1月28日前撤退,中央军进驻西安等地。

经过多轮谈判,顾祝同向老蒋报告批准,答应给各部拨出移防费用:东北军一百万元;十七路军二十至三十万元;其余部队五十万元;红军的番号不变,仍驻陕北,每月接济经费二十至三十万元,由杨虎城间接转交。

随后,顾祝同下令整编东北部队以及陕军,其中东北军25个师整编为4个军10个师,调往调往苏北、皖北、豫南,直接由军委会指挥,这一招堪称毒辣,使东北军彻底解体。

陕军也就是十七路军按照杨虎城的意见编为第38军下辖两个师。

另外就是针对红军,按照老蒋的意思,红军为两个师,人数15000人,并且从排长以上副职都由中央军派出,这个更是阴险,当然不能成功。

抗战庸碌,摩擦积极

而顾祝同在抗战期间的表现可以说毫无亮点,一个庸庸碌碌的上将,顾祝同长时间呆在第三战区,而且随时听候老蒋的微操。

淞沪会战是当时抗战高潮,从战士到长官全部都是拼死抵抗,但是在具体操作上还是有很多的不足,实际上第三战区都是老蒋在指挥,关于具体的作战命令老蒋都能指挥到一个团甚至一个营,不过说起来也没毛病,因为司令长官老冯辞去职务后,老蒋亲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不过具体事务由顾祝同负责,但是这个效果么,还是差强人意。

在淞沪会战及南京保卫战结束后,顾祝同便始终担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一职,同时任江苏省主席,战区司令长官部移至安徽屯溪,后又移至上饶,管辖江苏、浙江、福建、皖南等省区。

顾祝同前面说了,能搞关系,在他的手里其实都是比较垃圾的部队,中央军和杂牌军混合部队,即便是中央军,都是属于比较低端部队,因为第三战区不是主战场,正常中央军和杂牌军关系处的都不好,但是在顾祝同这里,这件事貌似不存在,其实就是一件事:顾祝同有钞能力,他统兵就一个招,而且特别好使,就是给发钱,吃空额,混呗,独混混不如众混混,没事干还交流一下心得。

第三战区的情况还是挺有意思的,就是牵制江南日军,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就是被日军三面包围了,双方密集对峙,一旦开打,就是混战,1939年的冬季攻势是当时中国军队唯一一次全面反击日军的攻势,结果第三战区表现最差。

第三战区的任务,是这样的:以主力约11个师,截断长江交通,分由湖口、马当、东流、大通、铜陵、荻港间,伺隙进攻,一举突进江岸,占领坚固阵地,并以轻重炮兵火力及敷设水雷,封锁长江。

其实这个任务能看出来,基本都是策应并且在长江做好阻击。

顾祝同把作战方案以敲定,日本人就发现对面集结不正常,准备先下手为强,但是顾祝同行动迅速,直接开打,当时这14个师对着100公里的宽大正面开始反击,看着颇为壮观,结果打到一半全线撤回,对于顾祝同来说,这场反攻就是意思意思,也没认真开打。

老蒋爱骂人,他骂顾祝同:“军誉扫地,廉耻安在”。

其实从老蒋的话中能够看出一些端倪:

该战区正式交战仅三昼夜即告停止,致其任务未成,上下官兵不知发奋补过,而且弛懈偷安视为平常。

未几,而萧山失陷,望风溃退,不问责任,不究罪恶,军情如此,能不忧愤?若长此因循,贻误党国,其何以堪?此第三战区之功过不能不彻底追究者也。

老蒋总结的挺准确的,顾祝同平时就是玩闹,军纪是相当的差,典型的大混子。

那么打日本是这样,对付我军那肯定是积极卖命,因为顾祝同知道老蒋最看重的是什么,所以皖南事变他是相当的卖力,而且还计划相当的周到。

文章图片4

对于包围新四军的计划,他认为执行这个计划要选调战斗力强的部队才管用。参谋处长岳星明请示增调川军第146师置南面防堵时,顾祝同说146师可以调去,但装备差,怕不顶用,不要放在第一线。 让他再研究一下,应再增调一个师前去为好。

岳星明说那把有山炮的第40师调过来吧,顾祝同完全表示同意并且一点没有异议,还把兵力增加一倍,他觉得手下的川军不可靠,把从南昌附近与日军作战的第32集团军总部调了过来,因为该集团军总司令是上官云相,由他指挥比较放心。

顾祝同的第三战区可以说就是整个抗战中后期蒋军的缩影,对日消极,反共是相当的积极。

对了,这里说一下,当时第三战区参谋长是邹文华,不是黄伯韬。

这是顾祝同在整个抗战期间干得最积极的一件事,包括1942年浙赣会战,这是22场会战中唯一一次以浙江为主战场的战役,他都是听了老蒋的微操一直在下臭棋,当时顾祝同对付日本人一点办法都没有,做的作战计划就是在抄作业,抄的谁的作业?

薛岳的天炉战法,这时候黄伯韬已经过来当参谋长了,顾百顺和黄参谋长俩人拿着薛岳的棋谱研究了半天如何纸上谈兵,外加老蒋再次微操,所以日军除了没有达到消灭第三战区主力的目的之外,其他的目的全都实现了。并且,连司令长官部上饶都丢了。

所以还是说啊,高端战局,不行的立马现出原形,所以当时第九战区有薛岳,实在是太幸运了。

中原逐鹿,结果葬送全部主力

但是顾祝同的使命远远没有结束,在抗战胜利后作为陆军总司令的顾祝同谋划其全国的战局来,但是他打仗实在是太差了,1947年4月他在徐州的陆军总司令部徐州指挥所,因为对手是502嘛,自然就败得比较惨,这里面就成就了一场大战,还把这人送到了历史教科书上,这就是网络名将张灵甫和他的整编74师。

想想1927年,当顾祝同已经是军长了,那时候的502还是一个战士,可见,顾祝同的水平几乎就是在原地踏步了。

这件事真的可以用丢人来形容,为啥呢,这分明就是让502从百万军中取了上将首级,不知道当时顾祝同的心情如何。

但是老蒋的心情肯定是很崩溃的,要知道,老蒋历来是吐槽大师,笔者本人平时就爱吐槽,但是这方面绝对比不过校长,5月15日开始骂顾祝同:

文章图片5

觉得不过瘾,5月17日,他接着骂:

“……四、鲁中剿务,顾祝同无知妄为,所有重要决策无不错误,愚而自用又不肯请示,故余之意图与计划皆为其粉碎,演成杂乱无章之象,以致第七十四师被匪整个之消灭,痛无已,不知如何结果矣。”

这个吐槽其实也有很多意思,说顾祝同没请示,也就是说,顾祝同你听我话不就没这事了?

但是我真的想说一下,老蒋哪次微操成功了?

看看老蒋平时作为大佬都给人传播点什么段位的知识:

文章图片6

其实老蒋写的日记以及下达的手令挺有意思的,强烈安利一下,有空看看校长怎么吐槽,每天就这么孜孜不倦地打败仗,什么都管,我一个大写的服。尤其是他和史迪威在抗战时期斗法的时候,俩人写的日记真的针尖对麦芒,俩人的片汤话甩的都是宗师级别的。

当然了,顾祝同更多的表现就是在淮海战役中,作为参谋总长,顾祝同真的是太努力了,但是往往这种努力就是无用功,真的,努力在天赋面前真的是一无是处,单单就看北线的502一番娴熟操作,而顾祝同给我的感觉就是一边在翻说明书一边在打仗。

而且他的说明书还是巨谍郭汝瑰,这就很难受。每一次都被502预判了顾祝同的预判。

比如1948年11月4日,他在徐州“剿总”召开的作战会议上说,守江必守淮。要放弃次要城市,集中兵力守徐州。在徐州至蚌埠铁路两侧取攻势防御,以巩固长江而护卫京、沪。

因而,他决定调整沿铁路一线部署的态势:令黄伯韬的第七兵团及第一、第二绥靖区的部队撤至徐州以东、运河两岸;第二兵团位于河南永城、安徽砺山地区;以第十三兵团位泗县、灵壁;第十六兵团位蒙城;第四绥靖区刘汝明部位于临淮关附近,以便一处作战,各方支援。

文章图片7

但是呢,黄伯韬随即在11日就被包围在碾庄圩。

黄伯韬死后,他又命令各兵团三路并进打通津浦线,黄维兵团以及李延年、刘汝明三个兵团北进,结果我们都知道了,黄维因为他的兵团出名了。

杜聿明也被包围了,当杜聿明问他援兵在哪里时,顾祝同只能说:现在到处受到牵制,哪里也调不出兵力。

所以百顺在请示完老蒋之后,要求杜聿明开始突围,这个操作再次被502预判,不是预判逃跑,而预判了逃跑的路线,这时候的老蒋微操再次上线,老蒋告诉顾祝同,要求杜聿明与黄维会合,并且给杜聿明空投了亲笔信,直接被包围在陈官庄。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半年,他直接指挥的淮海战场,主力基本被消灭干净。在这里,我真想为杜长官说一句公道话,哈哈。

但是老蒋肯定是在骂杜聿明了,也很致命:

文章图片8

老蒋表示,你们都是我带过的最差的一届学生。

至此,老蒋的精锐在淮海全都送干净了,而长江防线也是一触即溃。

到台湾后,顾祝同以参谋总长身份兼代国防部长。1952年3月起,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充当何应钦的副手。1960年,又调任国防会议秘书长。1968年,再调战略顾问委员会副 主任。1972年,改任“总统府”一级上将战略顾问。1987年1月17 日,在台湾病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