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之生命启示录——《道德经》悟读【第五章·天地不仁】

 新用户97560OBk 2024-06-24 发布于江西

天地不仁任生息,

枯后还荣自萋萋。

鼓息有致学风箱,

万事多言祸自贻。

【原文】

天地不仁(偏私之心),以万物为刍狗(用草扎成的狗,用前重视,用后乱扔)﹔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oyue风箱)乎。虚而不屈(jue绝),动而愈出。

多言(过多的干涉)数(通速)穷,不如守中(极为平静的状态)。

【悟读】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无恨月常圆。

在老子之认知世界里,是宇宙之本源,天地是由道而生的,它们没有意志,没有好恶,也不是一种超自然的精神力量。

天地是仁爱的。天地蕴育万物,生生不息,为人类默默诉说生存法则;人是仁爱的。圣人法天地,任自然,给世人传递着人生的价值观念。天地和圣人,皆是大仁大爱。正如《阴府经》所言,“天之无恩,而大恩生”。

为什么说他们不仁呢?主要是说他们不偏私天地给人类指明方向,人类自行探索,不求回报;圣人给世人阐明了原则,如何为人,各得其妙。

“你的人生你作主”,每个人的人生属于自己,没有人可以替代。孩子之教育,也一定要强调孩子自主的力量。

真正修为得道化性之人,明白天地永恒法则,他们心思平和,总是面含慈光;他们跳出了人我是非之漩涡,剥离了世俗之虚妄,一花一木,总是含情。

本章说天地之间,仿若风箱。内虽虚无,能量无穷。虚无和实有是相反相成的,无中生有,有终归无为人也是这个道理,愈是高人,愈是低调谦和;愈是谦和,愈是为人尊重。

喜欢妄为,喜欢干预,结局往往“数穷”,不如守中即守住中和,恰到好处。

大跃进时代,全国一片沸腾。超英赶美,目标极大,热情极高,恨不能一天就跨入共产主义。然而规律就是规律,任何的极端热情,皆将败于永恒之规律。

在诸多的文人中,我独爱东坡,其诗其词其书其画,令人折服。然而,其最伟大的功业,是从来没有失去自己其最可贵之处,是在于他的真实仿佛一个未谋面的老朋友。

他早年习儒,热衷功名,也一举成名。官道不顺,他始终热情做人为官。困顿之际,他用佛道释放。其人是豁达的,他说,“上至皇帝,下至乞丐,他皆可为友”。在他眼中,没有敌人作为文人,其才华,举世无双;其情怀,令人景仰。一张琴,一壶酒,一支笔,一碗肉,云间写诗,田里踏歌,得自然宇宙之真趣。

“一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感谢文化有东坡。读其诗词,可以医心;品其人生,令人平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