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绍华 2024年6月24日 【旧文重发】的说明 今年是胡浚康(字可庄,观海卫胡氏18世,胡衡4世)诞辰150周年,重发2016年书写的《清末民初观海卫胡氏现代教育第一人胡浚康》同时陆续重发为书写此文所收集整理的相关资料,以表达家族后人对于为观海卫胡氏现代教育作出重要贡献的浚康公的敬意。作为退休的科技工作者,身无史学研究的基本功,且无查阅非公开史料的渠道,收集整理的资料难以达到预期的状态。交出我们自学历史的作业并附上所收集整理的可靠的史料依据,就如同当年书写自己的专业论文必须附上准确无误且可以重现的实验数据一样,希望能对于学术界研究清末民初的翻译史、教育史能有点参考作用。 胡浚康在北京大学任理预科讲师 胡绍庭 胡绍华 2019年1月4日 首发于 观海卫木兰 新浪博客 https://blog.sina.com.cn/u/3549739101 转发于 尚义堂耕读 新浪博客 https://blog.sina.com.cn/u/5749492450 家族内几乎没有留存关于先贤的文字资料,2015年为书写《现代教育家胡浚康》(刊于《慈溪史志》2016年第三期)收集整理资料时,只找到1917年北京大学的一些资料(参考资料 一)。于是,当时在该文中如实地写“在上海只找到了一些北京大学的资料,内有1917年胡浚康任教的记录。”(胡浚康的别名为胡可庄)。 最近,在1918年的《国立北京大学廿周年纪念册》和1948年的《国立北京大学历届校友录》里找到了胡浚康为“理预科讲师”的记录。(参考资料 二、三) 胡浚康当年在北京多个学校任教授,为何在北京大学只是讲师。查阅相关史料得知,那时只有在北大全职教书的“专任教员”,才可以聘为教授。 高平叔在《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时代》一文中,对于当时在北京的其他机关、学校任职而在北大兼课的本国讲师的鲁迅等70余人有详细的叙述,“当时北大规定,兼课者一律聘为讲师,不称教授。”(参考资料 四) 参考资料 一 《北京大学史料 第二卷》 第446页 ![]() 参考资料 二 《国立北京大学廿周年纪念册》 第321页 1918年出版 资料来源于2009年大象出版社出版的《民国史料丛刊》(全 1128册)的1062册《国立北京大学廿周年纪念册》。《民国史料丛刊》为影印民国版书籍类稀见基础史料的大型丛书,是被誉为“盛世工程图书长城”的国家出版基金大型出版项目。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史地、文教5类30目,收录民国纸质文本2194种,合编1127册,总量约合563500页,另备总目提要一册。 ![]() 参考资料 三 《国立北京大学历届校友录》五十周年筹备委员会编 民国三十七年十二月 国立北京大学出版部出版(共160页) 第56页。收藏于国家图书馆,在上海市图书馆近代文献阅览室的网络近代文献库可以查阅。
![]() 参考资料 四 高平叔《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时代》第47页 出自《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期 42-55 1998年。 高平叔,南开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著名的中国近代史学家、蔡元培研究专家。 相关文章 1、【旧文重发】《清末民初观海卫胡氏现代教育第一人胡浚康》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619/16/42161630_1126616774.shtml 2、【旧文重发】胡浚康在圣约翰大学的史料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619/22/42161630_1126644684.shtml 3、【旧文重发】胡浚康在南洋中学的史料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620/21/42161630_1126728245.shtml 4、【旧文重发】胡浚康从事翻译的史料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621/17/42161630_1126794610.shtml 5、【旧文重发】纠错!胡浚康不是东文学社的学生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622/22/42161630_1126893997.shtml 6、【旧文重发】胡浚康在求是书院的史料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623/22/42161630_1126968756.s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