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文庙建筑格局特色简说

 hyd129 2024-07-02

文庙是古代最重要的官方建筑之一,是古典中国儒家社会的标志物,也是“兴文教化”的核心载体。文庙之制当始于唐,宋庆历兴学初定其制(各州县立学),明代正式成型(其中以洪武、嘉靖二朝最为重要)。其制度沿革就不赘述了,本篇主要初略讲下文庙的建筑规制,即一个完整的文庙建筑群有哪些组成部分,各个单体建筑的作用和常见形制,最终目的是综合考虑拟定一个文庙留存的评分体系,并在后续重新整理完备笔者初步完成的“全国文庙留存状况统计”。

图片

文庙格局和一些特征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庙学合一”是文庙的核心属性,文庙绝绝不只是祭孔场所,或者说不是直接用“庙”就可定义的。体现在建筑上,“庙”的中心建筑是大成殿,“学”则是明伦堂,以这两座建筑的位置关系,文庙最常见的三大格局为左庙右学、左学右庙和前庙后学,还有极少见的前学后庙以及一些地方变通的中庙两学甚至中庙三学等。其中左庙右学和左学右庙均为庙学两路建筑,体现在建筑群里便是两路规制大致对应的建筑群,大成殿前面有戟门(大成门)、棂星门两道门,明伦堂前则为仪门、学门两道门,这是最常见的情况;前庙后学则是将庙学并为一路建筑群,但也多有在左或右另建一道学门以暗合庙学两路的情况。

除了更多强调官建祭孔属性的曲阜孔庙外,文庙的官方身份均实以官学出现,其和科举制联系又极深,考入不同级别官学的则为官学生(府学生和县学生即生员,太学生即监生),由此获得进一步参加科举的资格。故文庙的级别体系也为满足实用需求而和行政级别对应,可以大致分为太学(即国子监)、府学、县学三级,另外还有宋明清时不同行政情况产生的军学、州学、卫学、厅学,而未完全建立正式行政的蒙藏、土司地区等官学也就缺失,可以说历史上有多少府县城市,大致就有多少文庙,府城内的附郭县也均设有各自的县学(也有地方是府县或多个附郭县合用)。而一些村镇文庙案例均是民间私建,有的实为书院,有的则是单纯的祭孔庙宇,村镇内并无官学存在,故实际上没有村镇级文庙的概念。

地方官建是文庙的另一大重要属性,即各地官学由各地方官组织兴建,而非民间自建,故除了京师太学和极少数官式兴建介入地区,各地文庙呈现的均是各自地域建筑风格,又由于官方建设背景和不断提高的孔子祭祀规格,多数文庙建制均是当地较高甚至最高的规格,因此若从建筑入手,文庙是探究全国各地方风格高等级建筑的极佳范例。

另外,由于文庙多由各地自建,其占地规模和建筑规格均看各地自身状况,同一城内的府学和附郭县学规格差异或许较明显,但府学和异地下属县学则未必存在此差异,县学盖的比府学恢弘是存在且不需要诧异的现象,府学甚至县学大成殿采取重檐庑殿的最高等级也属于合理范畴,并无“越制”之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核心建筑

如前文所述,大成殿和明伦堂分别是“庙”和“学”的核心建筑,其分别承担祭祀和教学的两大核心功能,其建筑特征也由其功能决定。

大成殿,即祭祀孔子之殿堂,其名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也和孔子所得“大成至圣先师”封号相符,嘉靖时曾更名为先师庙(少数地方仍持续沿用)。其内部正中供奉孔子神龛,两侧立四配(曾子、颜子、子思、孟子),再外两侧各六神位奉十二哲(子骞、仲弓、子贡、子路、子夏、子若、伯牛、子我、子有、子游、子张、朱熹),共有十七个神位在殿内。大成殿通常情况为文庙内规格最高的建筑,多建于高台之上,以五间歇山殿最为常见,单檐重檐均可(总体来说,北方多为单檐,重檐多在南方);而由于孔子所享祭礼颇高,各地出现的七间、九间和庑殿顶均不越制,也有地方采用悬山、硬山的,但均不占多数(除京师外地方文庙规格最高的有重檐庑殿九间,最低的有硬山三间)。另外大成殿前必有月台(即殿前单独突出的台子),为祭孔时乐舞场所,月台前台阶中有丹陛龙雕石刻。

图片

图片

明伦堂,即官学之讲堂,典出于《孟子》“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明洪武时定为官方名称,当也和朱熹曾亲题“明伦堂”有关。因其为实用建筑而非祭祀场所,规格通常远不如大成殿,多为硬山顶,悬山顶亦有,歇山顶极少,多为三间、五间,也有部分地方因强调庙学平等而使明伦堂面阔与大成殿近似,亦有建七间者。

图片

图片

特色建筑

为文庙定制或惯例建筑,并使其格局异于诸祠庙寺观和其他官方建筑者,最典型的便是棂星门、泮池、奎阁,均在前庭区域。

棂星门,即文庙或单指“庙”之大门,棂星即灵星,为天上之天田星,用于文庙乃是推崇孔子可比上天,又因灵星“主得士”而和官学功能相合。棂星门汉代已有,本为祭天之门,故明清时天坛、皇陵亦有棂星门,其至迟在宋代已有三座二柱冲天牌坊的固定形式(中坊高而两次坊低,棂星门之词亦可指此类建筑形式),也是各地文庙最常用的款式。但也有多处文庙用棂星门之名而变通形式的,有四柱冲天牌坊、四柱木檐牌楼等,亦有少数直接建一门屋的案例(其中有建门屋,又于顶伸出柱头以暗合棂星门之制的)。

图片

泮池,即文庙前庭一处人工水体,取自古礼“天子辟雍,诸侯泮宫。”(曲阜亦有古泮池)。因“诸侯泮宫”即“辟雍”四面环水取其半,多为一半圆形人工池,其上多跨桥(多为三座或两座,河道挖宽的泮池则于两侧各建桥以分界,也有不建桥的,和当地出不出状元无关),也有庙前河道挖宽或直接利用自然水体的,还有少数方形、圆形、不规则的案例。泮池多建于棂星门前或棂星门后,也有建于大成殿前的。因庙学合一之制,亦有泮池不在“庙”而在“学”前,两路各建泮池或造大泮池跨庙学两路的,前庙后学也有建前后两处泮池的,而从其本源来说,泮池对应的主要是“学”。

图片

奎阁,供奉魁星或文昌之所(也有两个都盖的),有魁星阁、奎星阁、奎星亭等称呼,即祈祷文运之祭祀建筑,因东南为巽位主文运且需立“巽峰”,多建于文庙东南角并采取攒尖顶,其下多有台,亦有立高台而设门洞供通行者。有部分靠近城墙的文庙建阁于城墙上(很多地方城池东南角建奎阁或文峰塔亦为“巽峰”之迷信,但未必和文庙有关)。还有少数地区会在遥对文庙东南处立文峰塔或奎阁,但因和文庙不处一建筑群,故不列入文庙遗存统计。

图片

格局建筑

即将“庙学”建筑完善为完整建筑群的各附属建筑,处于中轴或两翼。

万仞宫墙,即文庙最前之照壁,其功能就是照壁,但因处文庙,常取子贡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之语命名,有立“万仞宫墙”或“宫墙万仞”、“数仞宫墙”之字于其上的。通常建于棂星门对面,有跨路而立,亦有同立路北而将入口限为侧门者(文庙正门就是棂星门,宫墙开不开门和出不出状元无关)。另外直抵城墙的文庙亦可直以城墙为宫墙(这类有专在文庙前开城门的)。

图片

左右坊,多为连接宫墙与棂星门之间的东西对坊,若棂星门不靠路则为进庙入口,亦有庙学两路而建两对坊甚至三对的。其形制多为二柱牌坊,亦有四柱牌坊或小门形制,其名称均为对应形制,最常见的为“礼门”“义路”和“德配(侔)天地”“道冠古今”,还有“江汉秋阳”“金声玉振”等。亦有于棂星门或宫墙两端立小门命以“礼门”“义路”等左右坊之名的。

图片

戟门,棂星门后大成殿前的第二道门,以古制列戟得名,多以大成殿命名为大成门(嘉靖时曾改名先师门),形制多为三间或五间门屋,左右常有耳房、角门等(耳房常兼为名宦祠乡贤祠或)

图片

两庑,大成殿与戟门之间的两侧廊屋,有建为长廊与殿门相连,亦有单独建两小殿的,其内祀各代钦定从祀文庙诸贤,名单为全国统一,至民国最终名单为156人。有少数两庑延伸至大成殿后与其后建筑相连。

图片

图片

儒学门仪门斋舍。即“学”所在之大门、二门和两庑。

图片

崇圣祠尊经阁敬一亭。崇圣祠,即祀孔子父祖之殿,为“庙”之第二祭祀建筑,又名启圣祠、五王庙,规格通常仅次大成殿,歇山顶亦多见。尊经阁,即“学”内藏书之阁,通常为二层楼阁建筑,亦有三层或单层的,还有少数案例与明伦堂或其他建筑合体。崇圣祠常建于大成殿后,尊经阁常建于明伦堂后,故亦列入格局建筑。敬一亭为嘉靖时下令官学所建以奉《御制敬一箴》,多建于尊经阁后,绝大多数在清代便已废弃。

图片

图片

其他建筑

名宦祠乡贤祠。地方特色的旌表官祠,名宦祠祀各代有功本地之地方官,乡贤祠祀本地所出名臣、名贤,各代累加。通常为三间小屋,多建于戟门两翼或戟门前侧庑,也有单独建于侧路甚至有独立院落的。

图片

忠义孝悌祠节孝祠 ,亦为地方旌表官祠,祀本地之忠义孝悌、妇女守节之人,常附于文庙建于两路,亦为地方亦有不附于文庙而单独建于城内的。

图片

教谕署训导署教授署。即地方上之学官衙署,府学为教授、训导,县学为教谕、训导,教谕或教授即负责管本地学业和教授生员,训导为其副官。其建筑多立侧路,常为两三进小院。

附属诸祠,即文庙内其他单独祠宇,祀主视地方情况而定,可立多祠而祀多人,多为突出之乡贤或名宦,常和儒家有关,还有极少数的亚圣(孟子)祠。有少数地方将一祠独占一路与“庙学”同列以显祀主崇高,如赣州府学之王阳明祠和常熟县学之言子祠。

图片

各色杂房,有祭器库、礼器库、宰牲所、更衣亭、厨房等,均为实用小型建筑,亦有不单独建的。射圃多无建筑实体,暂也属此类。

其他。如泮宫坊文明坊,通常亦建于庙之中轴(云南与文明坊代棂星门者除外,此类同棂星门),其案例不少但非通行,类似非通行的常见建筑有钟鼓乐亭碑亭杏坛青云路附属书院其他牌坊园林建筑

图片

图片

附:文庙各留存建筑分值。

大成殿4(仅存台基为2,仅存柱、丹陛为1,明伦堂同比例取分)

明伦堂3

特色建筑存其二 3(仅存泮池或棂星门为2,仅存奎阁为1。泮池若曾有桥而毁或其是重新挖出为1,六柱棂星门存3-4柱为1,1-2柱为0.5

格局建筑存其三3(仅存戟门和两庑、存戟门(或两庑)与崇圣祠(或尊经阁)这五种情况为2,其他情况为1,两庑及斋舍视为一座)

其他建筑存两座 2(存一座建筑为1,如言子祠之规格颇高且格局完整,可增为3分)

以上分数相加为该文庙遗存分,最高10分(即五星)。另该建筑若移建、违背原貌改建、修后基本为重建均减一分,建筑本体完整度不够亦减一分。存重要碑刻者可得1分。

 关于我们 

星阑文旅是由一群有相似爱好的伙伴共同打造的主题游品牌。以文化为载体,以主题游学为呈现方式。

通过在教授、学者、专家、资深达人与大众之间架起桥梁,通过不同人、不同学科、不同角度的解读,构架起更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拓展我们认知世界的维度。

每一条线路都经过精心踩线,每一位老师都经过反复筛选。每一次出行营造平等融洽的社群氛围,实现共学与共同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