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我是李克建中医师。 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加上不规律的作息和饮食习惯,如频繁熬夜、高糖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都容易导致脾胃功能受损,进而影响水液代谢,造成湿气内生。 在中医理论中,舌象是诊断体内状况的重要依据之一,而舌体胖大、边缘有齿痕常被认为是体内湿气重的表现。 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提到的名方【苓桂术甘汤】,主要用于治疗水湿内停所导致的各种病症。 此方的组方简洁而精妙: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 各药协同作用,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智慧。 苓桂术甘汤通过这四味药物的配伍,达到了温阳化气、健脾利湿、调和中焦的功效,是治疗脾胃虚弱、水湿内停所致的诸多病症,如头晕、心悸、胸闷、肢体重着、小便不利等的常用方剂。 ![]() ![]() 苓桂术甘汤方解 ![]() 茯苓: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在苓桂术甘汤中,茯苓作为主药,能直接作用于水湿停留之处,促进水湿排出,同时健脾以助运化,防止湿气再生。 桂枝:桂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经散寒、助阳化气的作用。在方中,桂枝不仅能够温阳化气,助茯苓利水,还能温通心阳,改善因湿邪困阻而导致的心阳不振,缓解胸闷、心悸等症状。 白术:白术味甘、苦,性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之功。在本方中,白术与茯苓相配,加强健脾利湿之力,从根本上解决水湿生成的根源,同时通过补益脾气,提升脾的运化功能,防止湿邪再次聚集。 炙甘草:炙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和中、调和诸药的功效。在苓桂术甘汤中,炙甘草不仅能够调和桂枝与白术的药性,使其温而不燥、补而不滞,还能加强整个方剂的补中益气作用,帮助恢复脾胃功能,促进水湿运化。 人划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