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来自三年课程学员的习作。 编者注:我们都知道,炼金术、炼丹术与荣格心理学的原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古代炼金术士关于炼金术的研究,恰恰反映了他们在心理层面上对“道”,对自我的完整的渴求。从象征层面看待炼金术,正是活生生的一种无意识实现自性化的努力。在东方哲学中,荣格找到了他在西方文化中苦寻无果的自性化实践,《金花的秘密》正是荣格在这方面的笔记,也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1. 荣格与炼金术 西方的“炼金术”和东方的“炼丹术”一直以来离我很遥远,对于曾经标榜是纯粹唯物主义者的自己,内心深处甚至有些不屑。但是在深度学习并实践沙盘游戏,进入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宇宙之后,我对于用象征性的表达去理解别人和探索自己越来越有兴趣,也开始以象征的思维来理解这些现象。 申荷永老师在荣格所著《心理学和炼金术》中文版序言中说道: 炼金术不仅启发了荣格的思想,形成其分析心理学的方法论,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炼金术的意象和象征中,呈现并加强了荣格体系中'自性’的意义,以及实现自性的'自性化’过程。若是说荣格在其早期的无意识探索中发现了自性,如其历时十六年的私人日记《红书》中的记载那样,那么,由《金花的秘密》 所引发与开始的炼金术研究,则旨在寻找实现自性的方法和途径。 当下的我对于自性的认识,自性即内在的真我。如何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式浑然天成的真我,的确是一生的修行,也值得一生探索。就像荣格在《炼金术之梦》的扉页上引用维吉尔《埃涅阿斯纪》中的一段: ……为恶如山崩那样容易;黑漆漆的大门日夜开启着;但是要回想汝之脚步并且穿行到高空;这就是我们的任务,这就是付出的辛苦! 2. 炼金术与荣格的自性化原则 2.1 炼金术的步骤 荣格在《心理学和炼金术》 中描述过西方中世纪时期炼金术士们炼金过程的十二种程序(见下图) : ![]() 以“哲学树”的形式表现出的十二种炼金术程序 1)Calcinatio(焚烧) 2)Solutio(溶解) 3)Elementorum separatio(元素分离) 4)Coniunctio(化合/合体) 5)Putrefactio(腐烂) 6)Coagulatio(凝结) 7)Cibatio(供养) 8)Sublimatio(升华) 9)Fermentatio(发酵) 10)Exaltatio(升高) 11) Augmentatio(成长) 12)Proiectio(投射) 也有学者将炼金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黑土,白垩,赤成,黄金。 黑土 (黑化):是炼金术的词源,也是最初的状态。生活在世界中,人类必须寻找生命的意义。 白垩 (白化):即是变化的开始,抽离了杂质,准备好接受一切知识。 赤成 (红化):炼金术中的意思是情感的炼化。 黄金 (黄化):炼金术最后的阶段。之前所有无价值的事物终于找到了各自的意义,变化成了黄金,最恒定不变的金属特质。 我对于炼金术没有体验,但是可以联想到《西游记》中孙悟空被关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中,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练就火眼金睛。书中没有详述这 49 天中大圣倒底经历了什么样的磨练,但是最终练就的神功-火眼金睛和上面炼金术第十二步“Proiectio (投射)”好像有些相应。 2.2 荣格自性化的两种运动 荣格学派学者莫瑞·斯坦(Murray Stein)在其书《英雄之旅》中提到,荣格曾经提出过成人的自性化历程是以两个主要运动向前推动的,这两个运动也可以和炼金术相对应。 “第一个运动和透过分析而拆解无意识有关,炼金术士称之为分离(seperatio),也就是把混合的物质分开,这种透过分析的分离工作包括两部分,一是分解个人对心灵之外的现实角色或内容所仿制的认同(例如他人或客体);二是分解奠基于心灵本身最原初及最重要的人物与对其内涵的认同(也就是所谓的内在人物)。” 按照前文中炼金术12个步骤,分离(seperatio)是第三步, 在 Calcinatio(焚烧)和Solutio(溶解)之后,Coniunctio(化合/合体) 之前。分离运动是为了在混乱中创造出一面意识清明的镜子。 “第二种运动需要小心地,持续地注意来自集体无意识地原型意象,这些意象会出现在梦、积极想象和共时性事件中,而且几乎是同时发生的。这种运动意谓着把这些新题材带到意识功能以及每日生活的模式当中,这是一种合成的运动,在炼金术的用语中成为合体(coniunctio),可以说是仔细地关照无意识的精神,并且有意识地整合其内涵。” 按照前文中炼金术12步程序,合体(coniunctio)是第四步,在分离(seperatio)之后。 2.3 荣格自性化的四个主要阶段 荣格在其著作《自我与自性》中对于上述两种自性化依据的运动进行了更深入的阐述,我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将荣格关于个体自性化的历程划分为四个重要阶段。 这四个阶段可以说是从荣格所谓的“中年危机”之后开始自性化探索的,中年之前的前半生主要任务:1)维持良好的人格面具, 2)适应社会,不在此赘述: 阶段一:整合阴影(需要打碎人格面具)—炼金术中黑化阶段 荣格写道: 阴影是一个挑战自我人格完整性的道德问题,因为没有人能够在不考虑道德后果的情况下使阴影意识化。意识到阴影就需要认识人格真实存在的阴暗面。这一举措对于自我认识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它也毫无疑问会遇到一定程度的阻抗。事实上,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自我认识通常需要许多辛苦工作,花费很长时间。 自性化进程为了找到真实的自我,如《金花的秘密》中的“元神”,真我被笼罩在自身的阴暗面中,个体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人格完整性中既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才能够有机会用意识之光“照亮”阴暗面,如吕祖一直明示“回光守中”。 ![]() 修行次第一:聚光/《金花的秘密》 阶段二:阿尼玛/阿尼姆斯的会合。—炼金术中白化阶段 对荣格来说,无论我们的意识态度是什么,无意识都潜藏着与其对立的观点。 如荣格发展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的概念,认为它们是我们的意识态度所对应的无意识方面;而且从自我意识的角度,如果意识人格认同其生理性别(除少数例外),那么无意识则携带了相反性别的“人格”部分。阿尼玛代表了一个男性内在的“女性”方面(阴性特征),而阿尼姆斯代表了一个女性内在的“男性”方面(阳性特征)。 ![]() 荣格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网络 卫礼贤在介绍《金花的秘密》的文章中,他也用阿尼玛和阿尼姆斯来象征“魂魄”,魂是阳性的,是阿尼姆斯,是向上的能量;魄是阴性的,是阿尼玛,是下沉的能量。他的表述和荣格虽有些区别,但相似处也是阴阳对立面的整合。 自我的内外、阴阳对立面的整合,让我想到“圣胎”的孕育新生,如《金花的秘密》中修行次第二“新生图”,如《慧命经》中“道胎”和“出胎”,又如自性化两种运动中的“合体”运动。 ![]() 修行次第二:新生/《金花的秘密》 阶段三: 遇见智慧老人 (升华, 灵启经验) —炼金术之红化阶段 荣格在其个人自性化探索的个人日记《红书》不止一次提到他遇见内在的智慧老人—先知以利亚—斐乐蒙。 ![]() 荣格的智慧老人斐乐蒙/《红书》 智慧老人原型是指每一个个体内在智慧充满神性的一面,让我联想到炼金术中的“哲 人石”(“点金石”),可以帮助个体连接内在真我“元神”的重要资源。 《金花的秘密》中, 吕祖借“修行次第三:神游”图来明示, 图中显示只要安心回光 验证, 就能连接神启。 ![]() 修行次第三:神游/《金花的秘密》 我几年前面临是否从职场退出之际曾经在梦中遇见一位慈祥老奶奶,酷似我去世多年的外婆,老人家指着三枚铜钱让我好好看看,醒来后我对于当时关于自己生活的价值和意义有了一些新的理解,对于当时两难的抉择有了很大的启发。我想,梦中的老奶奶应该也是我内在的智慧老人。 阶段四: 遇见自性,成为自己,并让自性流转—炼金术中黄化阶段 任何历程都会有一个终极目的地,自性化的历程也不例外,只是我很喜欢荣格关于自性化发展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历程,是自然流转的,也是生生不息的。 荣格在其著作《哲学树》扉页上引用了《浮士德》的片段:“尊贵的朋友,所有理论都是灰色的,生命的金树常青。”(《浮士德 第一部》)从互联网找到一幅图,和前面炼金术12步骤的那幅哲学树图相比,更呈现了生命本原的象征元素,更好地突显了大树树根部分丰富的结构,由上而下的伸展。 ![]() 哲学树/网络 《金花的秘密》 中第四幅图“修行次第四:化身”,此图已是在第八诀—逍遥诀后修行圆满之图。 ![]() 修行次第四:化身/《金花的秘密》 “玉清留下逍遥诀,四字凝神入炁穴。”四字乃“无为而为”,文中开篇律诗后写道:“大道之要,不外'无为而为’四字。惟无为,故不滞方所形象。惟无为而为,故不堕顽空死虚。” 能够做到“无为而为”是很难的,就像是自性化要像炼金术一样千回百转,循环往复的分离—合体,最后才可以炼出真金。如《慧命经》第八篇中所说:“不生不灭,无去无来。… …云散碧空山色净,慧归禅定月轮孤。”达到如此境界后,此消彼长,消息绵长不断,新的历程又会开启,生生不息。 【结语】 《金花的秘密》读后感只能这样粗浅地呈现,在落笔的同时不断发现还有很多值得深究研读的内容,对于很多理论的理解还是囫囵吞枣的。自己的自性化历程也才开始不久,还有很长的路要探索。 我非常认同荣格关于自性化的一些观点,他认为自性化是一种天生的力量,在成为一个人的过程中,想要创造特异性,寻求意识的扩展,这样的驱力深植在本性当中。 自性化是一种心灵的运动,只要活着,就可以继续成长,自性化创造所需的能量是人类意识中的天赐。期待着自己也能用自己天赐的能量去遇见真正的自己! 封面图|Pixabay 图片版权归版权人所有 |
|
来自: jackchina > 《修炼 功法 健身 运动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