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的一些研究证明,清热解毒药虽然真正具有抗病原体活性的作用者不多,但它们的作用是广泛的,例如有增强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作用,能提高细胞免疫能力,或抑制体液免疫功能,或能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等。至于攻下方药,也具有消炎、排毒、改善局部血循环等作用。所以今天为大家带来张之文老先生治疗温病的三个常用药对,对于临床温病治疗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青皮、陈皮二味均为苦辛温之品。对于青皮,《古今医案按·卷五》罗谦甫云:“青皮苦辛平,散肺中滞气。”张老认可罗谦甫的观点,认为青皮有良好的开泄肺气作用。青皮与陈皮的配伍,可追溯到《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所载白术散(白术、山药、桔梗、茯苓、甘草、白芷、陈皮、青皮、香附、炮姜),《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所载来复丹(硝石、太阴玄精石、舶上硫黄、五灵脂、青皮、陈皮)。另外,尚有诸多医家对此进行记载,如元代曹世荣《活幼心书·散剂》南星腹皮散,元代李东垣《医学发明·卷四》加减泻白散等。经张老临床实践证明青皮确有宣通肺气的作用,常将其与陈皮同用而取效。用于肝阳素旺、肺气闭郁证,见痰阻肺气、胸闷喘急,不宜用麻黄开泄者,则代之以积壳、枳实、青皮。陈皮既可醒脾开胃,又能开泄肺气。张老常将青皮与陈皮合用,以达开肺气、疏肝滞、运脾气的作用。
张老曾统计53种古医籍中的116首安神方剂,其中用酸枣仁者43首(37%),用远志者34首(29%),远志与石菖蒲同用者28首(24%),而仅用石菖蒲者7首(6%)。王学权在《重庆堂随笔·卷下》中生动描述了石菖蒲的解郁作用,称其“舒心气,畅心神,怡心情,益心志,妙药也”。张老临床上体会到酸枣仁、远志、石菖蒲同用,安神效果较好。 僵蚕咸辛、乌梅酸温,为辛酸之法,此二味即济生乌梅丸。张老临床用此配伍时选用乌梅煅炭,内服或外敷,治疗肝风夹痰所形成的痰核、胬肉,如声带息肉、体表肿块等,取得良好疗效。清代陈修园称此方为济生乌梅丸,并记载于《时方歌括》中:“治大便下血如神。下血淋漓治颇难,济生遗下乌梅丸,僵蚕炒研乌梅捣,醋下几回病即安。(僵蚕一两炒,乌梅肉一两半,共为末,醋糊丸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空心醋汤下)”而《重订严氏济生方·血病门》原书记载:“治大便下血不止。乌梅(三两,烧存性用),上为细末,好醋打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食前,用米饮送下。”严用和用以治疗肠风、便血,原书中乌梅丸仅含乌梅一味药。僵蚕是何人所加,尚有待考证。《神农本草经》载此二味有消斑、去胬肉等功效,指出乌梅治疗“死肌,去青黑痣”,白僵蚕能“去三虫,灭黑默,令人面色好”。张老指出,此方药简而配伍精当,值得进一步研究并加以推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