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因为秦始皇一直不想死,也不相信自己会死,一直把梦想寄托在方士们身上,让他们为自己寻找长生不死的神药,所以,他一直没有设立储君,没有就自己的接班人做出任何计划或者做出任何表示,而且,很讨厌别人跟他提起自己的死亡,所以,即便病重了,也没有敢跟他提这事,直到他自己重要确定自己快要不行了,然后匆忙写遗照,但是,他在天高皇帝远的沙丘,扶苏远在漠北,他自己又行将就木,马上就要不行了,根本左右不了什么了,所以,他死后,大秦帝国的命运就掌握在了离他最近的赵高、胡亥和李斯身上。 有些事情,放在平时不好发现和观察,但是,当发生重大历史事件的时候,就会为我们提供一个难得的窗口,一窥其中的人和事,让我们得以一瞥那久远的历史幽深处,比如,此处秦始皇的驾崩。秦始皇在世的时候,通过《史记》中的这些记载,我们很难去观察和推测秦始皇和他身边的人,都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但是,在他驾崩之后,最接近他的那些人的反应,和采取的措施,就把他们的本性暴露无遗了。 不用仔细思考就会发现,这些人,人人皆为私。他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都是为自己的个人私利考虑,这是他们一切想法和行为的出发点,而且考虑的是非常短视的利益,毫无长远眼光。而这肯定也与秦始皇本人有关,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只能说秦始皇本人肯定就是这样一个人,从而影响带动了这样一批人,甚至可能是把身边的人培训成了这样的人。像秦始皇身边的这些人,绝对不可能从大秦的整体国家利益出发考虑问题,更绝对不可能从天下人的利益这种境界出发考虑问题。 至平原津而病。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在中车府令赵高行符玺事所,未授使者。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 1、至平原津而病。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 津:渡口,名词。 平原津:位于平原县城西南约三十华里处,是指古黄河上的重要渡口之一。公元前210年和公元前203年,这里发生了秦始皇东巡返程途中忽然病重和韩信作出突袭齐国的决定两件大事,司马迁在其巨著《史记》中有明确记载。 恶(wù):讨厌、憎恶,动词。 死事:死后的善后事宜。 译文:到达平原渡就病了,秦始皇讨厌说起死亡,群臣没有敢说他死后的善后事宜。 2、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 益:日益,副词。 甚:严重的,形容词。 为:写成,动词。 玺书:古代以泥封加玺印的文书。古代长途递送的文书易于破损,所以书于竹简木牍,两片合一,缚以绳,在绳结上用泥封固,钤以玺,故称玺书。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 与:参与、参加,动词。 丧:丧事、丧仪,名词。 会:会合,动词。 葬:下葬、埋葬,动词。 译文:秦始皇病情日益严重,于是写了玺书,赐给公子扶苏,说:参加丧事,会合于咸阳之后,给我下葬。 3、书已封,在中车府令赵高行符玺事所,未授使者。 封:封装,动词。 中车府令:指古代执掌乘舆之官。 行:做、实施,动词。 符:符信,名词。 玺:玉玺,名词。 事:事情,名词。 所:场所,名词。 行符玺事所:履行授予符信和加盖玺印这些事情的场所。 授:给予、交给,动词。 译文:玺书已经封装,在中车府令赵高进行授予符信和加盖玺印的地方,没有交给使者。 4、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 崩:驾崩,动词。 译文:七月丙寅,秦始皇驾崩于沙丘平台。 5、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祕之,不发丧。 为:认为,动词。 变:事变,名词。。 祕:通“秘”,隐瞒、保守秘密,动词。 发:宣布、公布,动词。 译文:丞相李斯认为始皇死在外地,担心诸位公子以及天下人会图谋事变,于是隐瞒了这件事,不对外宣布死讯。 6、棺载辒凉车中,故幸宦者参乘,所至上食。 棺:棺材,装殓尸体的器具,名词。 载:装载、承载,动词。 辒(wēn):卧车,古代的一种可以卧息的车,名词。 辒凉车:古代一种可以卧息、四面有帷帐的车辆。 故:以前、从前,副词。 幸:宠幸的,形容词。 参:进见、拜见,动词。 乘:驾车、御马,动词。 所至:到达的地方。 上:进献、献上,动词。 食:食物,名词。 译文:装殓秦始皇尸体的器具装载在辒凉车中,之前他宠幸的宦官才能进见和驾车,在到达的地方,进献食物。 7、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辄从辒凉车中可其奏事。 奏:奏请、上奏,动词。 事:事情、政务,名词。 如:如同,动词。 故:以前、从前,副词。 辄(zhé):则、就,副词。 可:许可、同意、准许,动词。 译文:百官上奏政务如同从前一样,宦官就从辒凉车中准许他们所奏请的事情。 8、独子胡亥、赵高及所幸宦者五六人知上死。 独:只、仅,副词。 译文:只有他儿子胡亥、赵高和他所宠幸的宦官五六个人知道始皇已经死了。 9、赵高故尝教胡亥书及狱律令法事,胡亥私幸之。 故:之前、从前,副词。 尝:曾经,副词。 教:教授,动词。 书:文字、书写,名词。 狱:刑狱,名词。 律:法律,名词。 令:法令,名词。 法:刑法,名词。 私:私下、偷偷地,副词。 译文:赵高以前曾经教授胡亥写字、刑狱、法律、法令、刑法等事情,胡亥私下宠幸他。 10、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诈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诏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 阴:暗中、暗地里,副词。 谋:谋划、商议,动词。 破:违背、废弃,动词。 去:除去、去掉,动词。 更:更改、更替,动词。 诈:假装、冒充,动词。 为:是,系动词。 受:接受、承受,动词。 译文:赵高于是和公子胡亥,丞相李斯暗中商议,违背和除掉秦始皇所封装起来、赐给公子扶苏的玺书,而是更改诈称是丞相李斯在沙丘接受了李斯的遗诏,册封胡亥为太子。 11、更为书赐公子扶苏、蒙恬,数以罪,赐死。语具在李斯传中。 为:制造、制作,动词。 数:数落、责备,动词。 罪:过失、罪过,名词。 译文:更改重写一份玺书赐给公子扶苏和蒙恬,以各种罪过责备他们,赐给他们死罪。话语都在《李斯传》中。 12、行,遂从井陉抵九原。会暑,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 会:正赶上、碰上,动词。 暑:夏天,名词。 译文:出发,于是从井陉抵达九原。正赶上夏天,始皇的辒车发出臭味,于是命令跟从的官员,让车上装载上一石鲍鱼,以此来扰乱始皇尸体的臭味。
行从直道至咸阳,发丧。太子胡亥袭位,为二世皇帝。九月,葬始皇郦山。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二世曰:“先帝後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树草木以象山。 1、行从直道至咸阳,发丧。太子胡亥袭位,为二世皇帝。 袭:继承、承袭,动词。 为:成为、是,系动词。 译文:从直道行进至咸阳,发布丧讯。太子胡亥承袭皇位,是二世皇帝。 2、九月,葬始皇郦山。 译文:九月,把始皇埋葬在郦山。 3、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 穿:挖掘、开凿,动词。 治:整治、修治,动词。 送:遣送,动词。 诣:前往、前去,动词。 送诣:动词近义词连用。 穿:穿透、穿破,动词。 下:用、使用,动词。 致:放置,动词。 椁:棺椁,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名词。 宫:宫室、宫殿,名词。 观:楼台,名词。 珍:珠玉等宝物,名词。 怪:稀有之物。 徙:迁移、迁徙,动词。 臧:通“藏”,储积、收藏,动词。 满:充满、填满,动词。 之:代词,指的是秦始皇的棺椁。 译文:始皇刚即位的时候,就开凿和修治郦山,等到吞并天下,天下各郡县遣送和送达了七十余万刑徒,穿透三层地下水,使用铜片镶嵌四周,然后放置棺椁,宫室和楼台,文武百官,奇异的器物,珠宝和稀有之物,搬运并储积起来,填满棺椁。 4、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 令:命令,动词。 作:制作、制造,动词。 机:机巧的、灵巧的,形容词。这里的“机”是形容词,而不是名词“机关”的意思,如果是名词“机关”的意思,那么,应该是说“弩矢机”,而不是“机弩矢”,“机”位于“弩矢”的前面,说明这是一个形容词。 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名词。 矢:箭,名词。 穿:挖掘、开凿,动词。 近:靠近、接近,动词。 辄:立即、马上,副词。 译文:命令工匠制作机巧的弓弩和箭矢,有掘墓和靠近棺椁的人,马上就会射杀他。 5、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以:使用,动词。 为:作为,动词。 机:机械、器械,名词,此处用作动词,使用机械、使用器械。 相:相互,副词。 灌:浇灌、流注,动词。 输:灌注,动词。 灌输:动词近义词连用。 具:具有、具备,动词。 译文:使用水银作为各个河流、长江、黄河和大海,使用机械相互灌注和流注,墓顶上有日月星辰的天象,墓底有山川地理。 6、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以:使用,动词。 人鱼:指的应该是儒艮,这是一种哺乳动物,哺乳时用前肢拥抱幼仔,头部和胸部露出水面,宛如人在水中游泳,故称人鱼。 膏:脂肪、油脂,名词。 为:作为,动词。 烛:火炬,名词。 度(duó):揣度、估计、猜测,动词。 不灭者:不灭的时间,也就是燃烧的时间。 久:长久的、很长时间的,形容词。 之:句末语气词。 译文:使用人鱼的油脂作为火炬,估计能够燃烧很长时间。 7、二世曰:“先帝後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 出:离开,动词。 焉:此、这里,代词。 宜:合适的、适宜的,形容词。 从死:陪葬。 译文:二世说:先帝后宫没有子女的后妃,离开后宫不合适。全部命令她们陪葬,死去的人非常多。 8、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 葬:葬礼、葬仪,名词。 既、已:既然、已经,助动词,表示完成。 下:完成、结束,动词。 或:有人,第三人称代词。 为:制作、制造,动词。 机:机械、器械,此处指机关,名词。 臧(zāng):男奴隶、奴仆,名词。 重(chóng):多的、很多的,形容词。 即:则、就,副词。 泄:泄漏、泄露,动词。 译文:葬礼已经完成之后,有人说,工匠制作了机关,奴隶们都知道这些机关,奴隶又众多,肯定会(把机关)泄露出去。 9、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 大事:重大的事情,指的就是葬礼。 毕:结束、完毕,动词。 已:已经,助动词表示完成。 臧:通“藏”,储存、收藏,动词。 闭:闭合、合拢,动词。 中羡:中间的墓道。 下:放下、降下,动词。 外羡门:外面墓道的大门。 尽:全、都,副词。 闭:闭锁、关锁,动词。 工匠臧者:工匠和奴隶们。 复:再、又,副词。 复出者:再出来的人。 译文:葬礼大事完毕,已经把随葬品存放完毕,堵塞中间墓道,放下了外面墓道的大门,全部关锁住了工匠和奴隶们,没有再出来的人。 10、树草木以象山。 树:种植、培育,动词。 以:助动词,表示目的。 象:模拟、象征,动词。 译文:种植了花草和树木来象征大山。 司马迁对于秦始皇陵的记载其实非常简略,当然,这本来也没有太多值得去探究的,他可能也只是把自己掌握的信息记载下来而已,至于秦始皇陵周围都埋葬了些什么,根本不重要。 |
|
来自: 昵称503199 > 《微信:wenmo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