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听说过,血糖高了,身体会有各种不适,但往往这些症状并不明显。幸运的是,我们的身体其实有着自己的“血糖仪”——那就是我们的腿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通过观察腿脚的变化,来预防和控制血糖,保持健康。 为什么腿脚是“血糖仪”? 当血糖超标时,血管往往是最先受损的,特别是小血管。 在持续高血糖的环境中,血管内层会受到破坏,糖蛋白沉积,使得血管壁增厚,影响血液流动。 由于腿脚离心脏较远,血液循环相对较差,当血管管腔变小时,缺血症状就会更加明显,从而释放出一系列预警信号。 警惕!5个腿脚变化提示血糖失控 控糖不仅要「降」,更要「稳」 控制血糖不仅要降低血糖水平,还要注意保持血糖的稳定。血糖不是越低越好,过大的波动会导致并发症加速出现,如心梗、脑梗等大血管病变,以及眼底出血、肾功能损害等小血管病变。 实用控糖方法↓ 1.主食增加粗粮:将部分精制米面替换为粗粮,如薯类、玉米、山药、糙米等,有助于延缓餐后血糖上升。 2.选择“硬”食物:选择那些不够软烂、需要细细咀嚼的食物,这有利于稳定血糖。 3.细嚼慢咽:一顿饭吃30分钟以上,有助于增加饱腹感,防止餐后血糖大幅波动。 4.调整吃饭顺序:先吃菜和肉,快吃完一半时再吃主食,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 5.健康吃水果:关注水果的血糖生成指数(GI)和血糖负荷(GL),选择升糖慢的水果,如苹果、梨、桃等。 6.简化烹饪方式:避免过度加工食物,例如土豆泥的升糖指数就比煮土豆高。 7.早饭、晚饭早点吃:早饭尽量在8点之前,预防低血糖;晚饭尽量在晚上7点前,有助于减少胰岛素抵抗。 8.运动成习惯:定期运动,如有氧和抗阻运动,有助于降血糖,提高胰岛素敏感度。 总之,腿脚的变化是身体向我们发出的重要信号,尤其是对于血糖管理而言。通过细心观察和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改变,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以上就是泽桥医生健康头条内容,我们明天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