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腊八节吃腊八粥,江南人们更讲究

 石岩里_牛歌 2024-07-16 发布于江苏

  (图片来自网络)


       在我国,用以纪年的历法主要有公历与农历两种。公历是1949年新中国人民政府成立后颁布正式使用的,农历则是我国汉族等多个民族千百年来传统使用的,很适合我国的农事安排。公历与农历,民间也常常俗称为阳历与阴历。阴历的十二月,是腊梅盛开时节,因之又称之为腊月。腊八,即阴历十二月初八。在这一天,我国南北方各地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在我国北方,有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或“老婆老婆你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的歌谣 ,意味着过腊八就拉开了过年的序幕。 

       有人说 ,吃腊八粥的习俗盛于北方,南方人不不甚讲究。其实不然,你听了我的介绍后,也许你会惊讶于南方人吃腊八粥竟如此隆重和讲究!

       旧时,南方人不论是乡村农民还是城镇工商户,吃腊八粥都很讲究的。在食材数量上,至少不下于八种,因此有人称自己吃的腊八粥是”八宝粥“。据传腊八这天喝腊八粥这一习俗的来历与佛陀成佛有关,因此旧时如常州天宁寺,镇江金山寺等大的寺庙,在腊八日煮大锅的腊八粥,首先要斋供菩萨,然后供寺内僧人餐用外,还免费赠供信徒和当地的穷人食用。因此,腊八这一天住宿在附近区域的大小乞丐,早上都会得到一大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施舍的。在乡村,许多有住庙僧人的小庙也往往在这天举行佛事活动,住庙僧人邀约信徒来庙里烧香、诵经念佛,共享庙里煮的腊八粥。各城镇居民、乡村农人家家户户,也都各自煮腊八粥。清代苏州文人李福诗云:“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由此可见江南人们旧时吃腊八粥盛况之一斑。

       熬煮腊八粥,因其食材基本是就地选择,南北方自然会略有差异,城乡也会略有差异,且因人们口味有别,各家各户做出的腊八粥也会各有特色。笔者年少时在农村居住,见村里多数人家在早上吃腊八粥,也有人家是中午吃腊八粥的。邻里之间也往往有互相赠送腊八粥的风气,家庭主妇煮好腊八粥后,一边招呼家庭人员食用,一边就先装了满满一大碗送到邻里家去了。这不仅是相互品尝了各家不同味道的腊八粥,且更加增进了邻里间的亲善感情。

        南方人因向来以大米为主食,熬煮腊八粥的食材,大米当然不会或缺,至于是用粳米,还是糯米,或是粳米糯米搭配,一般不刻意考虑。我小时候,我们这边的乡村还都是种的籼稻,煮粥一般也就是用籼米。其它食材,就我们苏南溧阳来说,大多是本地产的五谷果蔬及各种豆类,稍加选择就能凑上八九、十几种了。山区与圩区的差别,在于山区有的农家会有板栗、银杏、花生,圩区农家有的会有菱、藕、茨菇之类。有一种叫做芋头的食材,好像是大多数人家所钟情的,大概不只是因为它香糯好吃而受人青睐,更多是因为它寓意“富足有余”,图个好兆头吧。城镇居民选配腊八粥的食材更为方便自如自是不用多说了。

       腊八粥,源于佛教,本是素食。不知何年,也不知是谁,竟把这传统忘了,特别是现代的一些年轻人,只顾把腊八粥的味道做得鲜美好吃,竟吃起了荤的腊八粥。煮粥时会加入自家刚腌好晒干的腊肉片或香肠片,还有人家会买新鲜的肉骨头来熬粥。这用肉骨头为食材的做法,有的是先将肉骨基本煮好,直接把其它食材加入到肉骨汤里,再添加适量的水和盐,直至把粥熬好;也有的是把肉骨煮到肉与骨能分离的程度,把骨头上的肉刮下来,骨髓也取出来,弃其骨,存其肉、髓及汤,再把其他食材合在一起熬煮,想想看这样熬煮的腊八粥味儿能不鲜美吗?如今人们生活条件好了,特别是城里人,有的还买海鲜煮海鲜腊八粥呢,这就更馋人了!

       上文说的是大众喝的咸鲜味腊八粥。前面我说了,喝腊八粥,口味因人而异,也有人喜欢吃甜味腊八粥并且图个生活甜甜蜜蜜的寓意吧。溧阳人的甜腊八粥,食材一般取糯米,其它有红豆、红枣、蜜枣、莲子、百合、银耳、花生、莲藕、葡萄干之类,如今市场上水果品种甚多,因此也有把苹果等水果切成丁块作食材,再加适量的冰糖或白糖以增加甜味。——真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现在大家生活条件好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怎么吃就怎么吃。不过那些新吃法就不是吃的传统腊八粥了。

         时代在发展,人们的观念会改变,行事的方式、风格等都会变化,这是必然的事。而今,特别是城市里的年轻人,忙于事业,家里不做腊八粥的人家也的确不少。更何况城市餐饮业中有不少特色粥店,平时高兴就去吃上一碗,而不拘泥于腊八这天喝腊八粥。再加上有的餐饮服务业也会在这天推出提供腊八粥的服务,这就更方便了。在城市,那些有老人在家的居民,多数依然会在这天煮腊八粥以饷家人的,一些养老机构如养老院、老年公寓、长者食堂等一般也会在这天满足老人需求,让大家吃上腊八粥。溧阳有家叫做雨花斋免费素食互助餐厅的,今年推出盒装腊八粥深入社区,深入一些养老院等免费赠送到老人手中,深得各界好评。

                                                                 2025-01-25  改写完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