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法倒影 穴情穴法简说 耕田的山里人 九升曰:何以立穴情部也,凡言穴者,必兼其主星之体以为言,如五星穴法,九星穴法是也。若穴情者,不问五九之星辰,但观生气发圳之为窟为突,以定葬口,乃穴法中精细之境也。盖有穴情,则五吉四凶俱可扦。无穴情,则空有好峦头无益。故穴情乃穴法枢纽,不得混入星辰穴法部者也,再从穴情之中,更求其葬口融结之微情,则为晕法矣。 穴情赋 原夫皇天开有极之交,而后土秘至珍之宝,不有指示,凭何取讨,是贵气也。 首辨虚实,切详重轻。真心伪气之各半,正落横纹之漏精。 鱼尾摆开,看后倚前亲之势。 虹腰双下,认横迁直就之情。 笔尖要动,浮挨活寄以防损。 壁炉可粘,倚定傍求而莫泄。 虚浮尤贵润泽,沉滞要寻刚烈。 是故莫道无头无面,横看其踪。 休言是木是金,动中取穴。 額门玉枕,至高之穴至贵。 合襟金坠,最下之穴最玄。 鱼脬横截,妙存金乳之动荡。 茅叶侧坠,活似水球之钩悬。 会窝打退盘盘弦,勒中取脆。 软腌下寻交骨起,柔里钻坚。 英灵聚会,纵横不离于正气。 血脉贯通,动静当观其大体。 顺受逆受,何拘定对于天心。 傍求正求,尤在消详于龙虎。 横担横落,无龙却葬有龙。 直下直扦,有气须安无气。 横山渍节处曰斗斧,直山扦柔处曰入檐。 硬不斗,软不饶,体玄微三窍之至妙。 阴宜減,阳宜撞,玩迎接五星之真要。 抛鞭须认节,避刺要离根。反手粘高骨,冲天打颤门。 侧裁如把伞,平视合提盆。摆出情难缓,横飞势合翻。 穴是神仙穴,龙分厚薄身。脉来分左右,势落定君臣。 匾大临弦出,雄簏带侧寻。打尖休动骨,点鼻莫伤唇。 急缓随形使,高低着意亲。五直宜横下,三停妙影寻。 腕篮迁鼠肉,侧耳听龙吟。牛鼻防牵水,鱼腮要合襟。 玄微天意惜,举世绝知音。 四大穴情 窝体 开口曰窝,平地高山皆有之,高山为多。有鸡窠、锅底、拿心、螺、金盆、荷叶等形,皆其益名。有四格:深浅阔狭是也。并以左右均匀为正,左右不同为变。四格有二体:左右交会谓之藏口窝;左右不交谓之张口窝。又有俛仰不同,身俯须窝中微有乳,而仰须窝中微有突。务要弦棱价俐,口中员净,窝内冲融。又有假窝虚窝,懒坦空亡,崩洪破陷,切宜详辨。 钳体 开脚曰钳,平地高山皆有之。凡钗钳虎口合谷仙宫,单提双臂,单股股脚等形,皆其益名。有八格,曲直长短双股者为正,边直边曲曰仙宫,边长边短曰单提,边单边双曰叠指,皆为变。八格有二体,钳中微有乳、乃乳之变。钳中微有窝,乃窝之变。又有俯仰不同,身俯须微乳,面仰要微窝。钳必藏聚,脚必逆水。股忌直长,又怕落槽贯顶,界水淋头。元辰倾泻,堂水卷帘,若桡棹之间,界水之中,枝叶之内,有直钳者谓之假钳虚钳,不可不审。 乳体 长者名乳,平地高山皆有之。凡鸡心鱼泡悬膽紫气等形,皆有益名。有六格:长短大小为正,双乳三乳为变。六格有二体:一则两臂弓抱纽会,一则左右不纽会。又有俯仰不同,身俯须脱煞就粘,面仰宜溱毯接脉,要圈中舒畅,乳上光员,最忌缺露凹折,故必有两臂区卫,方为正结。又有垂乳而斜曲者,为假乳。粗顽臃肿,峻急秽嶒,突露死硬者,为凶乳。须细消详。 突体 圆者为泡,平地高山皆有之,平地为多。凡鹅卵龙珠飘梅马迹等形,皆其益名。高山要左右环抱,两臂周遮。平地不怕风摇,惟要界水明白,来脉分晓。有四格:大小为正,双突三突为变。又有俯仰不同,身俯宜湊檐避毬,面仰宜湊毬避檐,务须形体穎益,突面光圆。又有行龙引脉,为水口罗星关峡。墩阜山脚,漏洛为龙神仓库印墩之类,皆有突象,谓之假突虚突,宜详审究。 已上穴体,乃正体之显而易见者。此外复有异形之隐而难见者,曰边窝并窝、分钳合钳、闪乳侧乳、鹘突并突、至于有窝钳而不葬窝钳,有乳突而不葬乳突,此等怪体,不可自任聪明。妄指平坡死坟为边并之窝,欹斜山脚,为闪侧之乳。界水洄精,为分合之钳、阔荡顽硬,为鹊井之突。 边窝体 边窝者,窝之弦棱,欠缺一边。盖星辰已止而面鳇圆露,不能融穴,却于其下吐出平坡。而龋毡形一边微起弦棱弯抱是也。宜浅平Ⅲ,藏聚有情,四方拱夹则美。切忌窝中大阔,口内坑陷,此格多在高山作伸高体,平地罕有。 并窝体 并窝者、一星有数窝也有两窝可两穴,有气窝有三穴。中穴力量差胜,要窝中圆静,弦棱明白,大小相等为佳。 分钳体 分钳体,即直钳之变格。乃星辰开口结穴,而两畔钳脚分开也。要钳中藏聚,弦棱明白。登穴不见左右分飞,下有裀褥,外有包裹方通。若无收拾,決不是真结。 合钳体 合钳体,气从两钳而合,乃龙脉已尽。钳中无乳,星下峻。气不内聚,磁在两钳 收处中间,合气成穴,微有突泡,如钳之钳物,借呼双筋夹馒头形是也 要值后圆整,嚯气证应,星辰仰面始可。忌槽中太深,口不收。 闪乳体 闪乳者,中出之乳粗硬斜曲,无穴可下。正气闪在一边。乃以中乳为龙虎之妙。龙从左来,闪乳在右。龙从右来,闪乳在左。若龙脉中起,两畔均匀,则两边皆可穴,宜乳头光彩,两掬有情,不粗不峻,方为合格。 侧乳格 侧乳者,乳从侧落,偏于一畔,边有边无不正之谓也,多作金钗蟠龙桂树蛇等形,要外山有凑补之稳。 鹊突体 鹘突者,模糊不明之谓。乃星辰阔大,众水微茫,粗看则无,细察则有.所谓太极晕,天轮影,最是为证。 并突格 并突者,两突相阔连起也。法当扦交变之间,盖以两突合气融聚在中,惟大龙气脉旺盛方有此,极为贵穴。 有窝不葬窝格 不窝不葬窝者,乃正面坦夷,似窝非窝,穴闪一边,落低坪,结成下聚者是耳。 有钳不葬钳格 有钳不葬钳者,乃钳中陡峻,不能融结。当就脉弃钳而点盖穴,亦缓来急受之意。 有乳不葬乳格 有乳不葬乳者,中乳直硬不受穴,挂角受气藏风,粘屏夹照,鬼乐明白;俗呼眠犬形,怀中气动穴也。 廖金精曰:圆浄山头,顶下生窝钳,是金星水穴,就窝钳中下之。若脉摆曲屈,亦是水穴,寻曲处下之。若顶下略断,再起一个圆金,是金生水,水生金,合于圆顶中,或角上打之,若金山头生木乳。则纯阳相克,不可下。须于圆顶下,直乳上,寻窝曲水穴下之乃金生水,水生木吉。然金上木下,若中无真穴,必于两傍上开挣起腕处下之,看悬乳要头小而平,看悬胆要头圆而肥,看没骨要左右俱转,看单提要直如缘物,看侧脑要后乐应穴,看平面要有弦,无弦穴不真。 窝不可葬心,突不可作顶。窝之心突之顶,止极而无生气也。盖窝心老阳之正,突顶老阴之止。葬心者犯湿,葬顶者犯燥。犯湿者主衰弱绝灭,窝葬其弦,弃水而从金也。突葬其褥,弃金而从水也。弦湾处处是金,裤转处是水。 阴窝起突,要金转水。阳突生窝,要水转金。阴突如覆盆不吉,阳窝如仰盆也凶。一金一水之相乘,犹一阴一阳之谓道也。 高山不可葬突,以显中之显,无包涵蕴籍之意。平地不可葬窝,以隐中之隐,无超常特立之意。 穴上之脉,宜微而不宜显,宜短而不宜长。显则生意已露而少含畜,长则生意不止而带暴气。 晕法 认太极 穴场既定,必须详审圆晕在隐微之间,是谓太极。晕上要水分,晕下要水合。(水乃是梢低处)水之合处,名小明堂,容人侧卧便可。穴必有圆晕,则生气内聚,故为真穴,无此则非。但居穴晕宜宽阔,舞穴晕宜紧狭。见晕分明,便于晕心倒杖。或坐正顶,或串来脉.(分落宜串来脉)或枕乐山。(坳脑双脑侧脑汲骨皆枕乐山)前要对案山,下要就明堂,左右要分龙虎十道,无偏方可。却于晕心立一标准,凡饶減进退,皆以此定。诀曰:隐隐微微,恍恍惚惚。粗看有形,细看无物。或谓之球檐合襟,罗文土宿。一点露光,仰覆梅花,皆益名耳。 分两仪 太极既定,便分阴阳。晕间肥起者为阳穴,瘦陷者为阴穴。是谓两仪。凡就龙身作穴者,乃为阴龙,宜阳穴。若再起星峰,为阳龙,宜阴穴,凡此则初扦必有咎。龙穴歌云:阳龙切莫下阳穴,路死生离别。若扦阴穴正相当,子息做官郎。阴龙若是下阴穴,女人公事发。若扦阳穴定为官,富贵足田园。若上截肥起,下截瘦陷,或下截肥起,上截瘦陷,或左边肥起,右边瘦陷。或右边肥起,左边瘦陷,皆为二气交感,不问阴阳皆可用。凡阴阳穴,皆当饶減。若右山逆水转,则从晕心标起。挨右边二分,如坐子则挨壬二分。若不饶減,则气直来,正穴必偏枯。左逆转则气止左,右逆转则气止右,法葬其止也。惟二气交感,则取阴阳之中。乃升降聚会之所,不用饶滅。 一论阳仪 太极动而生阳,故圆晕肥起者为阳,是谓动中之静。居地则凿平,葬穴则取实。昔人谓之覆梅花,必须饶滅。左山逆转则挨左,右山逆转则挨右。居葬之日主天晴,开茔宜浅,深则泄散生气。用土封培成塚阳龙忌用。 一论阴仪 太阴静而生阴,故圆晕瘦陷者为阴,是谓静中之动。居地则培平,葬穴则拥起。昔人谓之仰梅花,必须饶減。左山逆转则挨左,右山逆转则挨右。居葬之日多主天阴。开茔宜深,则抽动生气。用土封培成译,阴龙忌用。 求四象 两仪既定,义分动静。实有脉息窟臭为动,无则为静。等集为两仪,动则为四象。脉是晕间微有凹,乃太极之少阴。息是晕佣微有看,乃太极之少阳。窟是晕回租有窝,乃太极之老阴。突是晕问相有袍,乃免阴志老阳。阳龙忌下息臭穴,阴龙忌下脉爽穴。四象作阳基有四法:陈火当取中定基;息穴当展开定基;舆穴当凿平定基;窟穴当增而定基。作葬火有十六法。脉之脉缓著,宜用盖法,揭高放棺;脉之脉急者,宜用粘法,当放低放棺;脉之脉直者,用倚法,当挨偏放棺;脉之脉横者,用种法,当取直边棺;息之形短息,用斩法,当头放棺;息之脉长者,用截法,平腰放棺;息之形高者,用吊法,当落头放棺;息之形低者,用坠法,当取脚放棺、窟之深者,用架法,当抽气放棺;席之浅者,用析法,当量脉放棺;突之单者,用核法,当尊实放棺;臭之正者,用斜法,当闪仄放棺;突之偏者,用插法,当拨正放棺。此心传秘旨,最为精蜜,乱用则伤龙。书云;穴古葬凶,与弃尸同。 【白话释意】 所谓"认太极”,就是指立穴位放棺材的办法,说来说去也就是葬法。这一段讲怎样认太极,如果围绕穴场的水流中隐隐约约有圆晕,那就是太极。圆晕表示生气聚集,是真穴,根据它就可定位。圆晕顶上还有一二轮半晕的叫天轮影,是好地,有三轮半晕的则是大富大贵地。 所谓“分两仪”,简单说就是:圆晕之间凹进去的是阴穴,凸起来的是阳穴,这就是两仪。阴气脉应取阳穴,阳气脉应取阴穴。凸和凹的地方要用人工加以补救,凹凸相兼的则不需要增减,取正位置就行。 四象是指脉、息、窟、突 都是根据圆晕来的。晕中间微很有脊足脉,虽很有形是息,微撮有窝是窟。微摄有非是突。脉穴在当中定位,息穴要刮开定位,肩穴应加高案位,突穴要凿平定位。 这一段介绍了脉、息、窟、突四种穴不同情况下的十六种葬法。 脉缓的穴用盖法,就是抬高放棺; 脉急的用粘法,即往低处人棺; 脉直的用倚法,即放棺柱一边偏; 脉不急不缓的用撞法,即摆直放棺。 这四种方法适宜高山阳气脉采用。 息缓而短的穴用斩法,即靠近顶端放馆; 息不缓不急而长的用截法,即对正腰中间放棺; 息低的用坠法,即直放到脚底。 这四种方法追宜高山阴气脉采用。(原史只有三法,根据后文,应当还有一种不法) 窟穴狭窄的用正法,即在中心放棺; 宽阔的用求法,即迎气放棺; 深的用架法,即在棺木四角用石头架起; 浅的用折法,即折中放棺。 这四种方法透宜平地阳气脉采用。 突穴单的用挨法,即靠紧一边放棺; 双的用并法,即取短的气脉放棺; 正的用斜法,侧起放棺; 偏得用插法,即拨正放棺。 这四种方法适宜平地明气脉采用。 |
|
来自: 耕田的山里人 > 《天星等风水原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