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不同,效果不同 在《活得松弛才能提高拍打效果》中,安水如提到说,能让一个人松弛下来的方法是有很多的,且是因人而异的。 那拍打从业人员要如何来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松弛方法,而不至于是人云亦云,盲目跟风呢。 对此,安水如觉得,在挑选适合自己的松弛方法之前,拍打从业人员是需要先去了解自己,如认真了解自己的思想层级等的。 其次便是,拍打从业人员需要好好地去观察自己在做什么时比较有天赋,或比较得心应手,并勇敢地去尝试。 不管是静观,还是内观,或静坐,站桩,唯有是在亲自尝试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是否适合于此的。 而在尝试之后,或是坚持一段时间之后,自己仍觉是不入门,或是有着太多的阻力,并因此产生了太多的副作用,拍打从业人员就要暂停练习。 接着,拍打从业人员就要好好地去思考自己会是在哪些地方做错了,并经由阅读、问人等方式来去找到其中的问题。 在找到其中的问题之后,拍打从业人员就要学着去调校自己,纠正习练过程中的某些错误之处,副作用才会渐渐远去的。 必要时候,拍打从业人员就要勇敢地舍弃原有的方法,转而学习别的其他更为适合自己的方法,而不是执拗地坚持原有的练习。 在一开始的时候,安水如就是在练习静坐,但却出现了诸多副作用,故而在后来的日子里头,安水如就不再坚持练习静坐了。 接着,安水如就转向梦境的研究,认真钻研静观,用心琢磨如何在活动中静观,即将静观融入到生活、学习、运动等中去。 再后来,安水如就学着在拍打中静观,而不是在拍打时就只是在那拍打,静观时就额外腾出时间来去静观。 这是因为,安水如发现自己很喜欢睡觉,而一旦是减少睡眠时间地静坐了,白天的自己就会没精打采,脾气变差的。 与此同时,作为一个忙碌的现代人,安水如在平日里头就需要做很多的事儿,而难以抽出大量的时间来去专门静观。 更为重要的是,不同于传统意义的静坐,静观是既可以在活动中静观,又可以在安安静静地坐着时静观的。 而今,经由多年的探索和学习,安水如就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松弛方法的经验汇聚成了一个系列的静观入门课,名为《妈妈内求,可学静观》。 在这个系列的文章里头,安水如提到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是需要去了解自己,并根据自己的当前喜好、生活工作、个人禀赋等来去做选择的。 以安水如对人的了解来看,不同的生命个体往往会是有着不同的喜好、思想层级、先天禀赋、作息时间、精力等的,故而适合不同的方法。 如悟性低的人若是直接去习练需要较高悟性的某个松弛方法,那往往会是很难入门,或是纵有入门,走歧路,出问题等只怕会是成为可能的。 为此,安水如觉得,在对自己不够了解之前,拍打从业人员不要轻易去尝试某种松弛方法,不要听闻哪个人在练习,且是起到了大作用,自己就去盲目习练。 而一旦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拍打从业人员就要认真地去做习练。方法再适合,那也是唯有习练才能产生应有的作用的。 如果拍打从业人员并不懂得根据自己的喜好等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去放松心身,而盲目跟风地习练某种方法,人是难松弛的。 而拍打从业人员的心身一旦是难松弛了,那拍打的效果是会打些折扣,乃至于不尽如人意的。拍打是心与心的映照,场与场的互染。 此外便是,拍打从业人员不要轻易地把自己正在习练的某种松弛技巧教给其他人。拍打从业人员未必知道对方是否适合自己受益的那种松弛技巧。 而轻易将自己受益的某种松弛技巧教授给人,稍不留神就会带给他人伤害,并进而影响到自己的。 不管是静坐,还是站桩,或别的其他松弛方法,如内观、正念,对一个人是很有帮助的,对于别的其他人都极有可能会是产生副作用的。 实际上,一些人纵使是不学静坐、站桩,或诸如内观、正念等松弛方法,他们在日常生活的某些寻常活动中都是可以获得心身松弛的。 而一旦是学起静坐、站桩、观念头等来了,他们反而就变得是紧张不安,焦虑万分了。有人就说自己玩拼图是放松的,观念头是紧张的。 不仅如此,有一个人还听闻内观很好,就专门去上了十日内观课,但却发现自己反而是变得更加痛苦,更难轻松,更难自在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