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云说:不要试图去教一头猪如何做人,猪累你更累。对牛弹琴,不是牛笨,而是人蠢。人畜有别,猪有猪的活法,人有人的使命。 人生三大蠢事:扶烂泥上墙;帮咸鱼翻身;雕朽木成材;成年人的世界,只筛选不教育;只选择不改变。 横财不富穷人命,妙药难医冤孽病,医逢信者方可救,道遇无明枉费心,甘露不润无根草,妙法只渡有缘人。 正如有句话所说:装睡的人,叫不醒的,只能痛醒。能征服一个人的,从来不是道理,而是实力;能点醒一个人的,从来不是教育,而是教训。 一个人的觉醒,一分靠千锤百炼,九分靠千刀万剐。讲一万遍道理,抵不过一次教训。与其白费口舌,不如三缄其口。 放下助人情节,尊重他人命运。适度助人是悲悯,过度同情是伤害。不强行干涉他人因果,就不会无辜背负他人厄运。 陈忠实说:人生许多道理,需亲身经历后才能醒悟,没有经历的事,别人再怎么说,总觉得蒙着一层纸。 改变别人是痛苦的,改变自己才是幸福的。福生于少事,祸起于多心。甘露不润无根草,妙法只渡有缘人。千金不传无义子,万财不度忘恩人。 猪的生活是混吃等死,吃饱就睡。让猪学做人,注定猪累,人也更累。鸡同鸭讲,语言不通,互相伤害。 作家廖一梅说:人始终没有摆脱动物的兽性,所以不能从快乐中学习,只能在痛苦中成长,痛苦越多,成长就越快,变得也越强大。 真正的善良,不是替天行道,也不是替人受过,而是专注自己,对自己狠到无情;对自己忍到无耻;对自己严到苛刻。 觉醒的人只有一个目的,不是度化别人,而是成为自己。找到自我,固守自我,做自己,没有标准,靠近灵魂就是唯一的标准。 《论语·公冶长第五篇》说:“圆木不稳,方木不滚。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世界上有三种人,是无法被改变的。第一种是心智上依赖他人的人。第二种是固执己见的人。第三种是贪婪无比的人。 认知不在一个高度上,没必要互相征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 陈丹青说:“我在很多时候都是无知的,所以我从来不敢随便指点别人。因为自感无知,所以懂得谦卑,改变他人是愚蠢,改变自己是神人。”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与人相处,少一些纠正,就会多一分尊重,好为人师是情商最低的行为。 好为人师,意在求荣,结果往往却是自取其辱。不是所有的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尊重比反驳重要,包容比改造重要。 台湾作家金惟纯说:“我为凡夫俗子,不敢奢求为人师表,只要戒掉好为人师,便已功德无量。” 孔夫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孟夫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满壶不响,半壶晃荡。礼仪不良有两种:一是忸怩羞怯;二是轻慢高傲。 立场不同,不必强求;位置各异,少言为贵。独处守住心,人多管住嘴。接纳他人,尊重差异。对外浅言,对内深求。 刘震云在《一句顶一万句》中说:傻瓜好为人师,智者甘为人梯。白鹭立雪,愚者看鹭,聪者看雪,智者见白。 生活是痛苦的,人生是充满烦恼的。知识可以传递,但智慧不能。只有找到了精神的信仰,才能回到灵魂的故乡。 所谓会做人,并不是能说会道,也不是广施恩惠。如果你不懂人性,做不好自己,处不好关系,推荐你读一读《一句顶一万句》这本书。 这本书对人性的揭露,可谓是一针见血,入木三分,书中每一句话都充满智慧,读完后,让你一语点醒梦中人的惊叹。 《一句顶一万句》这本书,其实是刘震云用30年思考的一个问题,曾经他朋友的老婆出轨,刘震云告诉朋友:“那个男的,一定说过一句话,让她动心了”, “那句话到底说了什么”,刘震云思考了30年,最终得出结论,世界上存在一句顶一万句的话,这句话会让任何一个人的人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正是因为这本书巨大的魔力,在2011年就荣获茅盾文学奖,之后被翻译成20多国语言,连续13年畅销世界各地。 在我国,看过这本书的人,已有10万多人,给出9.1的豆瓣评分,好的作品,不仅教人成长,还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不读,真的会抱憾终生。 #夺冠2024##微头条首发挑战赛##微头条激励计划# ![]() |
|
来自: 新用户38441994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