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撮合康克清和朱德,康克清:我已经有了人,朱德:他是谁呀?江西人民英勇抗争的历史值得铭记,1929年春天的井冈山根据地,就发生了一段令人动容的故事。时任红四军军长的朱德,在一场激战中失去了挚爱的妻子伍若兰,伍若兰不屈就义,令朱德痛彻心扉。谁曾想,就在朱德痛失所爱之时,一位年轻貌美的女红军战士康克清出现在了他的视野中?红色夫人贺子珍和妇女组长曾志开始为朱德物色新的伴侣,难道他们看中了这位出身普通的女兵? ![]() 闷热的夏日午后,辛耕别墅里,毛泽东正在处理军务。一旁,贺子珍察觉到朱德军长身上笼罩着一层阴郁的气息,不禁问道:'朱军长最近是不是心情不太好啊?前阵子战斗太过艰苦?'毛泽东叹了口气:'自从伍若兰牺牲后,朱德的情绪就一直很低落。她英勇就义前曾被敌人拷打,但哪怕在那种惨无人道的酷刑下,她也没有泄露任何军事机密,最终英勇壮烈。朱德每每想到这里,内心就会泛起巨大的痛楚。' 贺子珍点点头,觉得很有道理。作为朱德的妻子,伍若兰死得太不值了。朱德此番失去挚爱,自然会无比悲痛。'这种痛苦我们无法完全体会,但组织上应该给予适当的关怀和安抚。'贺子珍见朱德如此耿耿于怀,也不免为他感到揪心,'要不然,我们给朱军长物色个新的伴侣?' ![]() 毛泽东想了想,觉得这主意很有道理。一个人生活久了,难免会孤独。有个知心人在身边,至少能从生活起居上照应朱德。于是他点头道:'你这个主意很好,不过需要斟酌一番。'过了两天,贺子珍找到了妇女组组长曾志,将此事禀报了一番。曾志立即表示赞同:'朱军长这把年纪了,确实需要个新伴侣相伴左右。我这就物色人选!' 很快,曾志就锁定了一名年轻貌美的女战士康克清。这个出身普通的女孩,前不久刚加入红军,但胆识过人,临阵无所畏惧。在一次战役中,朱德就注意到了这个漂亮姑娘的英勇表现。康克清的身世坎坷,她从小就是个望郎媳。然而她的养父母给予了她极好的教育,培养了她独立自强、大智勇敢的性格。在农民运动的浪潮中,康克清便加入了革命的洪流,一心想要以武装斗争的方式改变命运。 ![]() 如今她机缘巧合地加入了朱德麾下,曾志觉得,朱德和她很般配。于是她找到了康克清,旁敲侧击地打探起她的想法。'你觉得朱军长怎么样?'曾志装作不经意地问道。 康克清并未看出曾志的用意,坦率地说:'朱军长人很好,很亲和百姓,又是个杰出的军事家,我很钦佩他。'曾志听了很是欣喜,趁热打铁继续问道:'那如果...组织上安排你和朱军长结为连理,你可愿意?' ![]() 这番话犹如晴天霹雳,康克清愣住了。她怎么也没想到,竟然会被问及此事。朱德可是革命领袖,而自己只是一个普通女兵,两人怎能够突然结为夫妻?!面对康克清的错愕神情,曾志并未退缩,而是严肃地解释道:'朱德军长失去了妻子,内心极为痛苦。如果你和他结合,不仅能从生活上照拂他,同时也能给予他精神上的慰籍。你是个聪明贤惠的姑娘,朱德对你另眼相看,希望你能成为他的新娘。' ![]() 面对曾志如此直白的话语,康克清有些手足无措。她自知资历尚浅,与朱德之间还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但组织的决定就是命令,她也不好直接拒绝。犹豫了片刻,康克清轻声回答:'我...我需要再考虑一下。' 曾志见状也不再逼迫,点点头说:'好吧,你先好好考虑清楚。但朱德心里的创伤可不等人,希望你能尽快给出答复。' ![]() 几天后,曾志再次找上门来,康克清已有了决断。她咬咬牙,说出了那个令人心惊的答案:'我愿意嫁给朱德军长!'就这样,一切就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消息很快传遍整个根据地,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和争议。毕竟朱德可是当世无双的军事家,而康克清却只是一个小小的女兵,两人之间的差距那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但是贺子珍和曾志都认为,这门亲事虽然突兀,却大有益处。朱德曾经对伍若兰痴心一片,如今她英年离世,朱德必定会备受打击。若有一个能干贤惠的妻子在侧,定能治愈他的创伤。更何况,朱德年事已高,前途渺茫,需要一个体贴入微的妻子侍奉左右。而康克清正是这样的一个合格人选,她虽然年轻但已表现出过人的智慧和勇气,定能成为朱德的好帮手。 ![]() 于是在大家的建议和期盼下,这门让人啼笑皆非的婚事就这样定了下来。朱德作为革命领袖,自然也不便拂逆众人的意愿。而康克清亦出于对组织的忠诚,同意了这个有些荒唐的安排。就在这一年的初秋时节,朱德和康克清的婚礼在吉安革命根据地隆重举行。 虽然仪式很是简陋,但到场祝福的同志却不在少数。当新郎新娘在大家的欢呼声中亲吻时,现场一片祥和的气氛。婚后的生活似乎也渐入佳境。尽管康克清初时有些拘谨,但她很快就打开心扉,学会如何侍奉朱德的起居。她用自己的细腻和热情,渐渐温暖了朱德内心的创伤。 ![]() 而朱德这位魁梧威武的军长,也被这个年轻姑娘的纯真活力所折服。有了康克清在身边,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与宁静。他们俨然成为了革命洪流中的一股暖流,给大家带来阵阵欣慰。1933年,朱德和康克清诞下了一个儿子,小家庭可谓喜事临门。但就在次年,朱德奉命离开根据地,远赴苏区... ![]() 康克清与朱德走到一起的故事无疑曲折离奇,令人啼笑皆非。一开始她只是一介小小女兵,与领袖朱德之间的距离似乎遥不可及。但由于朱德痛失爱妻,而康克清又恰好长期照顾朱德的生活起居,最终两人走到了一起。这场婚姻固然有不少人为的安排,但最终收获了幸福美满。作为一支中流砥柱的革命力量,红四军高层自有其用心良苦,希望通过这门亲事让朱德重拾斗志。果不其然,在康克清的精心照料下,朱德渐渐走出了阴霾,重新振作起来。这对于中国革命的前景来说,简直是一剂及时的良药。#头条首发大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