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在皮、在肌、在血,在中焦,名医这些祛湿的方子要收好!在中医理论

 心灵之窗120 2024-07-23
湿在皮、在肌、在血,在中焦,名医这些祛湿的方子要收好!
在中医理论中,湿气是一种常见的致病因素,它可以侵袭人体的不同部位,引发各种不适症状。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湿气在皮、在肌、在血、在中焦等不同部位的表现以及名医们的祛湿妙方,大家可要收好啦!
一、湿在皮肤——麻黄加术汤
当湿气侵袭皮肤时,可能会出现皮炎、湿疹、痤疮、荨麻疹、瘙痒等症状。这时,麻黄加术汤就派上用场了。
麻黄加术汤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白术组成。
 
二、湿在肌肉——麻杏苡甘汤
如果湿气停留在肌肉,就会出现肌肉疼、酸、困、累、乏,关节疼痛肿胀,疲倦,困倦等症状。麻杏苡甘汤便是应对这种情况的良方。
麻杏苡甘汤由麻黄、杏仁、薏苡仁、甘草组成。

三、湿在血脉——防己黄芪汤
当湿邪侵入血脉,会导致血行不畅,出现胸闷头刺痛,肢体麻木,疲乏无力,关节以及手凉脚凉,面色发黑,口唇发紫等症状。防己黄芪汤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防己黄芪汤由防己、黄芪、白术、甘草组成。

四、湿在中焦——白术附子汤
湿在中焦时,会表现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纳呆、面色苍白、心慌心悸、水肿、头晕头痛,大便黏腻等。白术附子汤是治疗此症的佳选。
白术附子汤由白术、附子、生姜、大枣、甘草组成。

五、湿在表证——桂枝附子汤
湿在表证时,会有发热恶寒恶风,汗不得出,头晕脑胀,身痒,手脚发酸,口黏,胸膈胀痛,大便稀等表现。桂枝附子汤能够解表祛湿。
桂枝附子汤由桂枝、附子、生姜、大枣、甘草组成。

六、湿在关节——甘草附子汤
湿在关节时,会出现行动不利,关节发酸无力,屈伸不便,食欲不佳,心烦不安,关节不规律发热等症状。甘草附子汤能祛风除湿,温经散寒。
甘草附子汤由甘草、附子、白术、桂枝组成。

七、湿气在脾——白术茯苓厚朴汤
湿气在脾时,会有口黏口淡无味,容易犯恶心呕吐,稍微吃点腹胀,不消化。痰多乏力,便溏,苔厚腻等症状。白术茯苓厚朴汤可健脾祛湿,理气和中。
白术茯苓厚朴汤由白术、茯苓、厚朴、陈皮、半夏、甘草组成。

郑重声明:中医讲究一人一症一方,仅对部分病症有效,旨在交流学习中医文化,非专业者勿用。尊重意见差异,和平交流,感谢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