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治通鉴:周亚夫平七国之乱,战功赫赫,为何却难得善终?

 子霄读书 2024-08-04 发布于北京

《资治通鉴》中,有几段周亚夫的记录,虽然是周亚夫传记的摘选,但是,也为我们描绘出了周亚夫人生的大致轨迹,更是为我们点透了这个平乱大功臣、一代名将的必然结局。

短短几段记录,足以让我们对周亚夫的人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也可以看出司马光为《资治通鉴》选材的功底和用心。

公元前158年,冬季,匈奴3万骑兵入侵上郡,3万骑兵入侵云中郡,杀死及劫走大量的人口、财物,战火甚至一度蔓延到了甘泉、长安地带。

汉文帝任命中大夫令免为车骑将军,带领一支部队驻扎在飞狐;从前的楚国国相苏意为将军,带领一支部队驻扎在句注;将军张武率领一支部队驻扎在北地;河内太守周亚夫为将军,率军暂时驻扎在细柳;宗正刘礼为将军,率军驻扎在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率军暂时驻扎在棘门。以这个战略防线,来防备匈奴人打到长安。

我找到一张图,可以看一下,特地查了一下百度,相关资料如下。

飞狐:飞狐陉,也称飞狐口,位于今河北省涞源县北和蔚县之南。

句注:句注是现在的山西代县。句注塞,即山西代县雁门关,自春秋时即以句注塞而著名,此后一直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关塞。‌句注山也被称为雁门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

北地的位置很好找,靠近长安了;细柳、霸上、棘门,三个地方很好找,就在长安边上。

匈奴人有打到都城长安的可能,汉文帝这一番布置也是为了稳妥,万一真打到长安城下怎么办,不可不防,不得不防。

同时,为了体现自己的重视,汉文帝更是亲自下部队去慰问军队,视察部队,看一看军队的演习。

汉文帝到达霸上、棘门军营的时候,都是车驾直接进去,但是,到周亚夫的细柳营时,却被大门口的士兵拦在了外边,通报使者没法进去,只能干等着汉文帝来了,等汉文帝到了门口,自报家门,依然不能进,只能派出使者前去通知周亚夫。

经过周亚夫的允许之后,汉文帝这才算是进入细柳营。

但是,进了军营之后,汉文帝还被规矩给限制,不让驾车快跑,只能慢慢地行进。到达营房之后,周亚夫拿着武器拱手行礼说:“臣穿戴着盔甲,不方便行礼,只能给陛下行个军礼。”

汉文帝回礼,这才说明来意,慰问部队士兵,然后离去。

出了军营大门,旁边的大臣一个个惊恐不已,估计没少说周亚夫的坏话,肯定是说他不把皇帝放在眼里,不知道礼仪,没有出门迎接皇帝,蛮狠骄纵的武夫,还对皇帝设置一堆的规矩,肯定没好话!

但是,汉文帝却没有生气,而是长叹一声说道:“唉,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呀!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是儿戏,真要跟匈奴人对上,他们怕是很容易就被偷袭,成了人家的俘虏。再看看周亚夫,这才是真正的将军,治理军队就应该这样!”

过了一个多月,匈奴人退兵了。汉文帝就顺势把周亚夫提到了京城,任中尉。

这一时期,可以说,汉文帝对周亚夫还是比较欣赏的。甚至在临死前,把太子叫到跟前嘱咐,“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就是说,将来有人谋反,让周亚夫帮你搞定!

果然,等到汉景帝上位后,爆发了七国之乱,汉景帝把周亚夫从中尉提到太尉,统帅军队平定叛乱。

但是,周亚夫到了战场上,老毛病又犯了,梁王被围攻,多次派出使者,请求周亚夫支援,但是,周亚夫就是不去;梁王派人求到汉景帝这边,汉景帝也派人通知周亚夫,去救援梁王,但是,周亚夫坚决不动,就是坚守不出!

不听上边的指挥,把梁王顶在前面,让梁王替他吸引敌人的活力,让梁王拖住叛军,说得不客气点,他这是把梁王当作弃子、炮灰呀。

可以说,这一下子,既得罪了梁王,而且又给汉景帝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果然,公元前150年3月,周亚夫平定了七王之乱之后,升职为丞相,但是,同时,也罢免了他的太尉一职。

升官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好事吗?周勃、周亚夫可以说,一门两丞相,荣耀至极!但是,对周亚夫来说,却不见得是好事,尤其是后面涉及到复杂的人事关系。

公元前147年,汉景帝有心废掉戾太子,周亚夫坚决反对;梁孝王每次到朝中,总是会跟太后说周亚夫的坏话;汉景帝耐不住窦太后的催促以及王皇后的面子,想封王皇后的哥哥为侯,但是,遭到了周亚夫的坚决反对。

周亚夫拿出来以前刘邦的白马之盟说事,那是以前刘邦的训诫:“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

可以说,这又是一件得罪人的事。

这还不算完,还有一次,匈奴有几个小部落的首领投靠了汉朝,汉景帝想封他们为侯,但是又遭到了周亚夫的反对。

但是,这次周亚夫换了一个说法:“如果叛国的人都能封侯,那么,你如何来领导那些叛国的人?”

这让汉景帝很是愤怒,这不就是打领导的脸吗?

由此,周亚夫在汉景帝这里,其实已经混不下去了,这一年9月,周亚夫因病辞官,回家养老。

几年之后,公元前143年,有一次汉景帝在宫里设宴,请周亚夫吃饭,但是,只上了一道烤肉,又没有给他安排刀子或者把肉切碎放双筷子。

周亚夫就很愤怒了,就让这个侍者给他上一副筷子,他大概觉得:我怎么也是有功之臣,你怎么能这么对我呢?他却忘了人家刘家的传统就是过河拆桥、兔死狗烹。

但是,汉景帝可不像汉文帝那样性子软弱,他笑着问了周亚夫一句,“这些难道还不能满足你吗?”

周亚夫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赶紧认了个错,然后快步离开了。

汉景帝看着周亚夫离开的背影,说道:“这样强势的臣子,将来的幼主,怎么震慑得住呢?”

《资治通鉴》中,关于周亚夫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司马光没有记载后面周亚夫的结局,给汉景帝留下了这样一个印象,又怎么可能得以善终呢?

下一节,咱们聊一聊周亚夫的结局,以及他给我们带来启发,这里面有成功上位的经验,也有跟领导相处的教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