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便捷快速、安全舒适,很多人选择乘坐飞机回家或外出游玩。然而,最近很多朋友都反映说自己在飞行途中会有耳闷、耳胀感甚至耳痛、轻微听力下降的症状。那么,如何从医学角度看待这个现象呢? 原因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 ![]() 一、生理性: 耳是我们人体听觉系统中的重要角色,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个部分。外耳又包括耳廓、外耳道,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乳突。其中,鼓膜是鼓室的外侧壁同时也是外耳和中耳的交界,咽鼓管是鼻咽部与鼓室相通的管道,作用是调节鼓室内的气压,维持鼓膜内外两侧气压的平衡有利于鼓膜的振动。我们今天要说的主角就是咽鼓管。 我们都知道海拔高的地方气压低,当飞机短时间内高度变化时,机舱内会产生明显的气压差,而我们相对密闭的中耳腔来不及调节气压使之与外界平衡,这就导致了鼓膜内外气压的不一致,鼓膜因此会向外膨出,进而影响听力,出现听力下降,耳闷胀感。 所以,敲重点!对于大多数咽鼓管正常的人来说,在飞行途中,耳部出现短暂的耳闷胀感甚或轻微的听力障碍是正常现象,我们的主角——咽鼓管能自行调节中耳内外压力平衡不会造成中耳损伤,不适感也会随之消失,所以大家不用担心自己的耳功能在坐了飞机后是不是坏掉了,不用因此感到焦虑。 二、病理性: 乘坐飞机时,中耳内外压如果长时间处于不平衡状态,咽鼓管通气功能较差,鼓膜及鼓室粘膜持续受到压力刺激往往就会发生充血、肿胀等炎性改变,出现明显的耳闷、耳痛、甚至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医学上称之为气压创伤性中耳炎即航空性中耳炎。多见于患有上呼吸道感染、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等易导致咽鼓管通气功能障碍疾病的人群。 如果有以上情况,也不要过于担心,只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乘机前适当使用一些减充血药物,改善咽鼓管通气功能,也可以乘机出行。 三、航空性中耳炎的治疗: 那么,我们该如何治疗航空性中耳炎呢? 航空性中耳炎的发生主要和气压损伤有关,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一般情况治疗效果理想。治疗包括: ① 促进咽鼓管开放:包括咀嚼、吞咽、打哈欠等自然通气动作或行咽鼓管吹张,使气流更易通过咽鼓管,恢复鼓室内外气压差,从而消除不适。 ② 药物治疗:可遵医嘱在鼻腔局部使用减充血药物、激素类药物的滴剂或喷剂,收缩粘膜,有利于恢复咽鼓管通气功能,改善症状。常用的药物有:呋麻滴鼻液、羟甲唑啉滴鼻液或鼻喷剂、布地奈德鼻喷剂、糠酸莫米松鼻喷剂等。 ③ 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可根据病情采取不同的有创治疗,如鼓膜穿刺、鼓膜切开或鼓膜置管等。 ③ 物理治疗:如果以上方法难以缓解,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超短波、红外线等物理方法来刺激咽鼓管,增强肌张力。 来源: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责任编辑丨马春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