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脾胃论---“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治“虚火”常用方经验分享) 夫饮食入胃,阳气上行,津液与气,入于心,贯于肺,充实皮毛,散于百脉.脾禀气于胃,而灌溉四旁,营养气血者也。今饮食损胃,劳倦伤脾,脾胃虚则火邪乘之,而生大热,当先于心分补脾之源,盖土生于火,兼于脾胃中泻火之亢甚,主生化之源;足阳明为十二经之海,主经营之气,诸经皆禀之。言阳明,厥阴与何经相并而为病,酌中以用药,如权之在衡,在两则有在两之中,在斤则有在斤之中也。所以言此者,发明脾胃之病,不可一例而推之,不可一途而取之,欲人知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毫厘之失,则灾害立生。假如时在长夏,于长夏之令中立方,谓正当主气衰而客气旺之时也,后之处方者,当从此法加时令药,名曰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陆按:人体火分实火与虚火,临床疾病虚火多见,但是临床上虚火夹杂实火更为常见,此方为中气亏虚,阳气不升,上焦心火亢盛,治疗之法当升阳与清心胃之浮游之火。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柴胡(一两五钱) 甘草(炙) 黄 (臣) 苍术(泔浸,去黑皮,切作片子,日曝干,锉碎炒) 羌活(以上各一两) 升麻(八钱) 人参(臣) 黄芩(以上各七钱) 黄连(去须,酒制,五钱炒,为臣为佐) 石膏(少许,长夏微用,过时去之,从权) 上件 咀,每且三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大温服,早饭后、午饭前,间日服.服药之时,宜减食,宜美食.服药讫,忌语话一二时辰许,及酒、湿面、大料物之类,恐大湿热之物,复助火邪而愈损元气也.亦忌冷水及寒凉淡渗之物及诸果,恐阳气不能生旺也。宜温食及薄滋味,以助阳气。大抵此法此药,欲令阳气升浮耳,若渗泄淡味,皆为滋阴之味,为大禁也。虽然,亦有从权而用之者。如见肾火旺及督、任、冲三脉盛,则用黄柏、知母,酒洗讫,火炒制加之,若分两则临病斟酌,不可久服,恐助阴气而为害也。小便亦或涩,当利之,大便涩,当行之,此亦从权也,得利,则勿再服。此虽立食禁法,若可食之物,一切禁之,则胃气失所养也,亦当从权而食之,以滋胃也。 陆按:《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言: “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内外伤辨惑论·辨劳役受病表虚不作表实治之》云“或劳役动作,肾间阴火沸腾”,因此阴火在脏腑来源上,可以明确定位在心和肾。也有医家说阴火是太阴脾,心火和少阴相火积在中焦,太阴伏火上炎产生等等症状。其实不论怎么解释,我认为都没有突破圆运动里面的理论范畴,中焦升降失常,上下隔绝,上面的心火降不下来,停在中上,下面的相火升不上去故停在中下,此种火早期最伤津液,所以表现为阴虚的症状。但此种阴虚百分之八九十的人看不到本质,拼命的滋阴,导致郁火越来越重,其实说白了就是上下不接,所以你可以引火归元、你可以采用李东垣的升左边脾阳,你可以采用调理气机,可以疏肝利胆调气血,可以采用麻瑞亭的思路降右边胆火,此方就是升左路而清右路心肺胃之实火,故黄芪、升麻、羌活等升左边,黄芩黄连石膏清右路,临床此方和补中益气汤、益气聪明汤相结合来看,就是虚火与实火以及实火强与弱的区别呢。 医案分享 女,37岁 一诊:患者疲倦乏力,心烦气燥,痤疮,口腔溃疡,鼻血,口干无口苦,二便调,鼻塞流涕,偶全身酸痛胀,正常出汗,月经量少,失眠,舌暗苔薄,脉细滑无力。 诊断:气虚阴火上炎证 处方:补脾泻火升阳汤加减 羌活8 防风8 黄芪30 党参15 白术15 炙甘草6 升麻6 柴胡6 当归10 陈皮10 黄柏10 黄芩10 石膏15 砂仁10(后下) 煅牡蛎20 7剂 按:患者证见疲倦乏力,舌暗苔薄,脉细滑无力,考虑患者为脾胃气虚。脾胃气虚,清阳不升,浊气下流于肾,阴火上乘土位,脾失建运,生化不及,谷气有亏,湿浊内停,故疲倦乏力;阴火上扰,郁于上焦,故心烦气燥,失眠,痤疮,口腔溃疡,鼻血。方中黄芪益气,人参、白术、甘草健脾补中,配陈皮理气,当归和血,升麻、柴胡升举清阳;患者痤疮,口腔溃疡,鼻血,加用封髓丹益肾水,降心火,黄芩清热止血,石膏清阳明郁热。患者鼻塞流涕,偶全身酸痛胀,为感受风寒之邪,风湿相搏,加予羌活、防风祛风胜湿;煅牡蛎镇静安神。 二诊:服上方后症状稍好转,大便秘结,口腔溃疡,周边红,中间黄,舌暗苔薄,脉沉细无力。 诊断:中气亏虚 处方: 黄芪30 党参15 白术30 炙甘草6 升麻6 柴胡6 当归10 陈皮6 熟地30 黄柏15 砂仁6 女贞子15 旱莲草15 酸枣仁10 知母10 煅牡蛎20 7剂 按:患者症状缓解,去羌活、防风。仍有口腔溃疡,口腔溃疡,周边红,中间黄,大便干结,肝肾阴虚,虚火上炎灼伤阴液,取三才封髓丹之意滋阴降火,熟地黄滋阴通便;二至丸补益肝肾,滋阴养血。酸枣仁养血补肝,宁心安神;知母清热安神除烦。 三诊:精神好转,大便好转,腹胀缓解,仍口腔溃疡,舌暗苔薄,脉沉细无力。 黄芪30 人参15 白术20 炙甘草10 升麻6 柴胡6 当归10 陈皮10 黄柏15 砂仁6 女贞子15 旱莲草15 龟板10 制附子5 黄连9 7剂 按:患者症状缓解,仍有口腔溃疡,再续上方,患者大便好转,去大黄,患者脉沉细无力,考虑患者肾阳不足,阳气外越,虚火上冲,予改加潜阳封髓丹温肾潜阳,引火归元,加少量黄连泻心火。 四诊:口腔溃疡未再发,大便稍干结,偶鼻炎,腹胀好转,舌暗苔薄,脉沉细无力。 羌活10 黄芪30 人参15 白术20 炙甘草10 升麻6 柴胡10 当归10 陈皮10 黄柏10 砂仁6 熟地30 麦冬15 五味子6 肉桂4 7剂 五诊:停药后溃疡未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