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发布,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式拉开帷幕。预计2024年秋季学期,各年级将全面启用基于新标准编制的新教材。这一变化不仅体现在内容更新上,更涵盖了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的深刻变革。以下是对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新教材变化的解读及应对措施。 小学:语数一年级,英语三年级(三年级起点)全部使用新教材,其余年级常规修订。 ![]() 本轮教材换新,语文与数学、英语学科均经历了显著变革,其中语文课文经历了大幅增删与顺序调整,而数学与英语则几乎是全新面貌。这些变化可以精炼地概括为以下六个关键词: 一是幼小衔接 强化过渡。为更好地实现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语文一年级教材增加了拼音教学的篇幅,由原先的2个单元扩展至3个单元,以帮助学生更扎实地掌握拼音基础。数学教材开篇则巧妙设计了11页的数学游戏,旨在衔接孩子们学前阶段的数学认知经验,激发学习兴趣,使学习过程更加自然顺畅。 二是大单元整合 主题连贯。新教材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通过“大单元整合”的方式,使教学内容围绕某一核心主题或要素展开。例如,在语文一年级教材中,原第四单元因《小小的船》与季节主题不符而被替换为《雪地里的小画家》,讲述冬天的故事,从而确保整个单元的学习主题和要素高度一致,有助于学生形成更加清晰的知识框架。 ![]() ![]() 三是整本书阅读 语文新教材在阅读教学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将原先的“名著片段阅读”要求全面提升为“整本书阅读”。这一变革旨在培养学生的深度阅读习惯,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整体结构和思想内涵的理解能力。通过完整阅读一本书,学生不仅能够更全面地感受作者的情感与思想,还能在长期的阅读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阅读品味和批判性思维。 四是英语学科知识容量及要求提升 英语学科在新教材中迎来了显著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词汇量扩容。为了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语言学习需求,词汇量从原有的约1500词增加至约2000词。这一调整要求学生具备更丰富的词汇储备,以支持更复杂的语言表达和理解。 2.阅读语篇多样化。阅读材料不再局限于单一文体,而是增加了诗歌、故事、科普文等多种类型,旨在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其阅读兴趣和综合阅读能力。同时,课文长度和生词量的增加也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词汇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语法教学创新。新教材弱化了传统的单纯语法总结方式,转而强调学生在阅读语篇中感知和运用语法。作业和考试形式也随之改革,不再单独设置小题考察语法,而是将语法知识融入阅读、完型等语篇中,进行更加灵活和综合性的考查。 4.自然拼读法引入。对于26个英文字母的学习,新教材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其读写能力,还增加了对字母及字母组合在单词中发音规则的教学,即要求学生学会自然拼读。这一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快地掌握英语单词的发音规律,提高单词记忆效率和阅读速度。 ![]() 五是跨学科学习 在新课标下,各学科之间的界限变得更加模糊,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融合态势。这一理念强调,在知识学习和作业考试中,不同学科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应相互渗透、相互支持。因此,新教材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需要在本学科教学的基础上,积极进行跨学科拓展,将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思维方法融入教学中;而学生则需要培养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跨学科的综合素养。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六是引导式教学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也迎来了深刻的变革。传统的“灌输模式”——老师讲、学生听,已逐渐被更为先进和有效的“启发模式”所取代。在这一模式下,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负责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而学生则成为学习的主体,需要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主动思考、质疑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的变革,不仅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具备深厚的专业素养、灵活的教学方法和良好的组织能力;同时也对学生的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他们不断提升自我,实现全面发展。 ![]() 2.编排体系的优化与综合实践的强化 新教材在单元编排上进行了优化,特别在每个单元末增加了【阅读综合实践】板块,旨在通过整合实践学习活动,使单元结构更加清晰合理,学习过程更具逻辑性和整体性。这一改变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并能在实践中深化理解,提升综合应用能力。 3.学习重点的明确与读写能力的并重 新教材进一步突出了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成为教学核心。在阅读方面,课后习题设计更加注重读写结合,通过多样化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阅读成果,同时融入阅读指导和方法的讲解,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全面提升阅读素养。在习作方面,调整后的习作内容更加注重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基础写作训练逐步过渡到更具挑战性和深度的主题写作,有效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稳步提升。 ![]() ![]() ![]() 三、英语 1.词汇驱动,深化阅读要求 学生需熟练掌握1600-2100个核心词汇,并累积完成至少15万词的课外阅读任务。新教材在扩充词汇量与阅读广度的同时,精心设计了阅读后的思维拓展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逻辑推理及信息整合能力。 2.强化听说,促进语言实践 新版教材高度重视听说技能的培养,通过系统化的“听力理解训练、语音发音规则讲解及口语表达练习”三大板块,引导学生在贴近生活的真实语境中自然、得体地运用语言,从而有效提升语言交际能力。 3.语篇为核心,读写融合并进 新教材紧密联结阅读与写作两大板块,通过深度剖析各类语篇,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策略、构建语言框架。学生在研读过程中积累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素材,随即被应用于写作实践中,形成读写相长的良性循环。 4.文化浸润,彰显中国元素 作为语言的深层根基,文化在新教材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教材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如主题单元、文化注释、实践活动等,巧妙地渗透并展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与跨文化交流能力。 |
|
来自: leeechen64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