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骨之王——透过国博藏殷墟甲骨看卜辞体例

 睫毛上的风尘 2024-08-11 发布于北京

      PS:甲骨文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成体系文字,是后续文字发展的基础,今天就让我们透过国家博物馆藏的这片甲骨之王走进甲骨文,走进那些让人熟悉又陌生的商人祖先……

      今天介绍的一件文物是现藏于国家博物馆的一片甲骨——罗振玉旧藏的“甲骨之王”,其正反刻有180余字,体例完整清晰,是商代方国入侵的重要见证,是当之无愧的甲骨之王……

国家博物馆藏“甲骨之王”

图片

      此片甲骨材质为牛肩胛骨,骨长22.5cm,宽19cm,据传出自于安阳小屯村,正反皆刻有卜辞,共有5条,限于篇幅原因,本篇只介绍其正面的两条。

      甲骨卜辞是商人占卜的辞例,一般可分为前辞、命辞、占辞、验辞四个部分,我们就按照这四部分逐字解析。

      首先看第一条卜辞,这一条卜辞位于甲骨正面左侧,基本不残缺,体例完整,右起。

①癸子(巳)卜,㱿鼎(貞),旬亡(無)𡆥(祸)?王占曰:“又(有)求(咎)

②其又(有)來㛸(艱)。”气(讫)至五日丁酉,允又(有)來㛸(艱)

③自西,沚【?】告曰:“土方正(征)于我东啚(鄙)

④𢦏(翦)二邑,邛方亦侵我啚(鄙)田……”

甲骨之王卜辞一

图片

      下面我们来逐字逐句看看:

      前辞:“癸子(巳)卜,㱿鼎(貞)”这句是占卜的时间与貞人,在商代甲骨和商末周初金文地支中,多以“子”“巳”,从从天津博物馆藏的干支甲骨可证;“㱿”是贞人,这句意思是:“癸巳这天,贞人㱿贞问。”

天津博物馆藏干支甲骨

“辛巳”“辛子”

图片

      命辞:“旬亡(無)𡆥(祸)”这句是贞问的内容。“旬”指的是接下来的十天,“亡”“芒”的初文,指事刀刃,通“無”;这句意思是:“接下来的十天内有没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占辞:“王占曰:“又(有)求(咎)其又(有)來㛸(艱)。”“王”象钺之形,是君权象征;“其”“箕”的初文,象簸箕之形;“來”“麥”的初文,象麦子之形;“艱”“女”“壴”,会意女子分娩之艰难;这句意思是:“商王占卜后说,有灾祸,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验辞:“气(讫)至五日丁酉,允又(有)來㛸(艱)自西,沚【?】告曰:“土方正(征)于我东啚(鄙),𢦏(翦)二邑,邛方亦侵我西啚(鄙)田……”这句是占卜后的验证结果。“至”从“矢”,象箭“矢”中靶;“丁”“钉”子的初文,象钉子的俯视图;“酉”象小口尖底瓶,原本是盛“酒”的容器;“自”象鼻子,是“鼻”的初文;“西”是个假借字,象鸟巢之形,是“巢”的本字;“土”象平地上摆放的土块;“正”“征”的初文,象“止”(脚趾)前往城“邑”“我”是个假借字,原指一种兵器;“鄙”“口”“㐭”,象城邑周边的粮仓,偏僻之意;“侵”“帚”“牛”,象以扫帚之类驱赶牛;“土方”“邛方”均为商代方国;这句意思是:“五日后的丁酉这一天,果然有不好的事发生,沚【?】报告说,土方征伐我东部边境,翦伐两座城邑,邛方也侵犯我西部边境的田……”

国家博物馆藏小口尖底瓶

图片

平顶山叶县县衙博物馆藏青铜我

图片

      下面,我们再看看第二条卜辞,这条卜辞的前辞和命辞有残缺。

①x月。王占曰:“又(有)求(咎),其又(有)來㛸(艱)。”气(讫)至七日己

②子(巳),允又(有)來㛸(艱)自西,【長止】友角

③告曰:“邛方出侵我示【矢矢來】田七十人五……”

国家博物馆藏甲骨之王卜辞二

图片
      前辞、命辞:“……五月”

    占辞:“王占曰:“又(有)求(咎),其又(有)來㛸(艱)。”这句意思是:“商王占卜说,有灾祸,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验辞:“气(讫)至七日己子(巳),允又(有)來㛸(艱)自西,【長止】友角告曰:“邛方出侵我示【矢矢來】田七十人五……”“【長止】友角”是人名;“出”“止”(脚趾)从门里出来;“七十”是合文,甲骨文中“七”字像现在的“十”字,由相等的横竖交叉,“七十”“七”“十”字的合文,竖笔要远长于横笔;“七十人五”“七十五人”;这句话意思是:“七日后的己巳这天,【長止】友角报告说,邛方出来,入侵我【矢矢來】田的七十五人。”

      本期内容结束,谢谢各位师友的阅看,如有舛讹,欢迎斧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