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汗出偏沮证治

 厚朴康德 2024-08-12 发布于山东

《素问·生气通天论》:“汗出偏沮,使人偏枯。”马莳注:“或左或右,一偏阻塞而无汗,则无汗之半体,他日必有偏枯之患。”张志聪注:“沮,湿也。”“汗出而止半身沮湿者,是阳气虚而不能充身遍泽,必有偏枯之患矣。”姚止庵注:“……阳虚则气不周流,而汗出一偏,气阻一边,故云偏沮。”

阳维伤,则调卫;阴维伤,则养荣。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为气血之别使,不拘一经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营卫阴阳于周身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汗出偏沮,乃营卫不和,阴阳失调之例证。如不及时治疗则营卫相悖,阴阳不维,就可能导致半身不遂之”偏枯证“。

此类患者往往由于外感风邪,营卫气血有所偏伤,阴阳失于调和所致,表现出半身浸润汗出,界限分明,有的患者就诊时主诉除汗出偏沮外,还伴有心烦,口苦,头晕,目眩,一侧肢体麻木或心悸,失眠及情绪易激动等症状。

单纯偏沮而全身症状不明显,脉缓略浮,舌苔薄白者,可用桂枝汤调和营卫,使其相将而不相离则愈,可酌加龙骨、牡蛎以敛阴止汗。若伴有肝气郁结症状者,可用柴胡桂枝汤加减治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