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最反人性的一种行为——明明自己过得一般,却坚持“利他主义”

 谢耳朵馆长 2024-08-12 发布于四川

利他主义是对他人的无私关心——做事只是出于个人想帮助的愿望,而不是因为你觉得出于责任、忠诚或宗教原因而有义务这样做。

它涉及到出于对他人福祉的关心而采取行动。

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利他主义行为会导致人们为了帮助他人而危及自己。

这种行为往往是无私的,没有索取任何回报的想法。

而采取行动帮助他人,并期望他们会提供帮助作为回报的被称为互惠利他主义。

他主义的例子

日常生活中,其实充满了利他主义的行为,从为陌生人开门到给有需要的人钱。从跳入冰冷的河流中营救溺水的陌生人,到当地慈善机构捐赠了数百万元。

利他主义的一些例子包括:

  • 做一些事情来帮助另一个人,而不期望得到回报

  • 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填补他人的成本。

  • 不顾个人成本或风险帮助他人

  • 即使在自己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也能共享资源

  • 关心他人的福祉

他主义的类型

心理学家已经确定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利他行为。这些包括:

  • 遗传利他主义:顾名思义,这种利他主义涉及从事有益于亲密家庭成员的利他行为。

    例如,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经常为了满足家庭成员的需要而做出牺牲行为。

  • 互惠利他主义:这种利他主义是基于相互给予和接受的关系。

    它涉及现在帮助另一个人,因为他们可能有一天能够回报这个人

  • 群体选择的利他主义:这涉及根据人们的群体隶属关系为人们从事利他行为。

    人们可能会将精力集中在帮助属于其社会群体的人或支持使特定群体受益的社会公益事业上。

  • 纯粹的利他主义:也称为道德利他主义,这种形式的帮助是不顾风险并且不求回报的

    它的动机是内在的价值观和道德。

什么导致了利他主义?

社会心理学家对于人为什么会出现利他主义行为非常感兴趣。

什么激发了这些善举?是什么促使人们冒着生命危险去拯救一个完全陌生的人?

利他主义是所谓的亲社会行为的一个方面。

亲社会行为是指任何使他人受益的行为,无论动机是什么,也不管给予者能不能从该行为中受益。

虽然所有的利他行为都是亲社会的,但并非所有的利他行为都是完全利他主义的。

我们可能会出于各种原因帮助他人,例如内疚、义务、责任,甚至为了奖励。

我们不确定利他主义为什么存在,但心理学家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解释。

心理学家长期以来一直在争论有些人是否天生就具有帮助他人的自然倾向,

这一理论表明,利他主义可能受到遗传学的影响。

亲属选择是一种进化理论,它提出人们更有可能帮助那些有血缘关系的人,

因为它会增加基因传递给后代的几率,从而确保共享基因的延续。个人之间的关系越密切,人们就越有可能提供帮助。

利他主义、合作和同理心等亲社会行为也可能具有遗传基础。

此外,利他主义还激活了大脑中的奖励中心。

神经生物学家发现,当一个人表现得利他时,他们大脑的快乐中心会变得更加活跃。

参与富有同情心的行动可以激活与奖励系统相关的大脑区域。

富有同情心的行为所产生的积极情绪会强化利他行为。

与他人的互动和关系对利他行为有重大影响,而社会化可能对幼儿的利他行为产生重大影响。

在一项研究中,观察到简单的利他主义互惠行为的儿童更有可能表现出利他行为。

塑造利他行为可能是培养儿童亲社会和富有同情心的行为的重要方式。

观察亲社会行为似乎也会影响成年人的帮助行为(但是这种情况发生的程度因性别、文化和个人背景等因素而异)。

社会的规则、规范和期望也会影响人们是否从事利他行为。

例如,互惠规范是一种社会期望,在这种期望中,如果别人已经为我们做了一些事情,我们会感到有压力去帮助别人。

例如,如果你的朋友几周前借给你吃午饭的钱,当他们问你是否可以借100元时,你可能会觉得有必要回报一下。

他们为你做了一些事情,现在你觉得有义务做点什么作为回报。

虽然利他主义的定义涉及为他人做没有回报的事情,但可能仍然存在不明显的认知激励。

例如,我们可能会帮助他人来减轻自己的痛苦,或者因为善待他人维护了我们对自己作为好人的看法。

其他认知解释:

  • 同理心:当人们对处于困境中的人产生同情时,他们更有可能从事利他行为,这一建议被称为同理心-利他主义假说

    随着同理心的发展,孩子们也往往会变得更加利他主义。

  • 帮助缓解负面情绪:利他行为可能有助于缓解与看到他人陷入困境相关的负面情绪,这种想法被称为消极状态缓解模型。

    从本质上讲,看到另一个人陷入困境会让我们感到沮丧、痛苦或不舒服,但帮助他们可以减少这些负面情绪。

他主义好吗?

虽然利他主义在走向极端时可能会有一些缺点,但它是一种积极的力量,可以使你和他人都受益。

利他主义有很多好处,例如:

  • 更好的健康:无私的行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改善身体健康。

    做志愿者的人整体健康状况更好,经常参与帮助行为与降低死亡率有关。

  • 更好的心理健康为他人做好事可以让你对自己和世界感觉良好。

    研究表明,在为他人做好事后,人们的幸福感会增加。

  • 更好的恋爱关系:善良和富有同情心也可以导致与伴侣建立更好的关系,

    因为善良是所有文化背景的人们在寻找恋爱伴侣中的最重要的品质之一

除了这些好处之外,参与利他主义还可以帮助改善社会联系和关系,这最终可以在改善健康和保健方面发挥作用。

何培养利他主义

有些人天生就具有利他主义倾向,但你可以做一些事情来帮助培养自己对他人的有益行为。这些包括:

  • 寻找灵感:寻找那些从事利他行为的鼓舞人心的人。

    看到其他人努力积极改善个人和社区的生活,可以激励你在自己的生活中采取利他行动。

  • 练习同理心:与其让自己与他人保持距离,不如表现出自己的人性化来练习同理心。

    想想你在那种情况下会有什么感受,想想你可以做些什么来帮助做出改变。

  • 设定一个目标:找到可以定期为他人随机做出善举的方法。

    在你周围寻找可能需要帮助的人,或者寻找你可以在社区做志愿者的方法。

    为有需要的人做一顿饭,帮助朋友做家务,在献血活动中献血,或者花一些时间为当地组织做志愿者。

  • 养成习惯:试着把善良放在你思想的最前沿。

    例如,想想你所做的利他行为,它们如何帮助某人,以及你如何在未来重复它们。

    或者,考虑每天至少做一次善举,并花一些时间去回想它。

他主义的潜在风险

利他主义可能存在一些可能的缺点和困难,例如:

  • 它有时会带来风险。人们可能会从事利他行为,使他们处于危险之中。

  • 它有时可能导致人们忽视自己的健康、社会或财务需求,以照顾他人。

  • 虽然利他主义的行为可能是出于善意,但它们并不总是带来积极的结果。

  • 它可能导致人们精力不集中,忽视自己生活中的事。

从事过志愿者的人可能会发现自己因关心和帮助他人而表现得在情绪上不知所措。

在一个更严重的例子中,一个无私地收养动物的人可能会转囤积动物达到他们无法再安置或照顾他们收养的动物的地步。

尽管存在这些潜在的问题,但利他主义通常是世界上的一股积极力量,这是一项值得培养的技能。

The End -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本文关键词:利他主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