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调查发现,约有3.3亿人患有高血压,每年新发生高血压1000万人。高血压是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70%的脑卒中和50%的心肌梗死的发病与高血压相关;研究显示,亚洲人群收缩压每升高10mmHg,发生脑卒中和心肌梗死事件的风险分别增加53%和31%。 ![]() △韩学杰老师所著心病书籍 关注高血压,及时干预高血压,已然成为国民身体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 这不,曹先生查出高血压3月有余,因身体症状强烈不适,速往中医处就诊。 01 肝阳上亢, 痰热内蕴 ![]() 怒则伤肝,肝阳偏亢,肝火上炎,则头晕头胀; 痰浊壅塞,阻滞脉络,故见后背疼痛; 痰郁化热,内扰心神,故见心烦多梦; 舌尖红,苔黄腻,脉弦细,为痰热内蕴之象。 综上所述,其患2级高血压,病位在肝、脾,证属“肝阳上亢,痰热内蕴”。沈氏女科以“平肝潜阳,祛痰清热”为思路,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温胆汤合沈氏降压四味汤化裁。 02 沈氏自拟降压四味汤 临床处方 温胆汤合沈氏降压四味汤加减 钩藤15g(后下) 泽泻10g 川芎10g 莱菔子10g 海藻15g 竹茹10g 枳壳10g 茯苓10g 陈皮10g 天麻10g 葛根10g 夏枯草15g 珍珠母30g 白菊花10g 生栀子10g 高血压病属中医“眩晕”范畴,《丹溪心法·头眩》“无痰不作眩”。本案即是肝风挟痰证,治则为平肝潜阳,清热化痰,故以降压四物汤平肝潜阳,又可降压;以温胆汤祛实邪为主,杜绝生痰之源。 ![]() △图为沈氏温胆汤组成 天麻、川芎行血中之气,上升行头目,白菊花平肝潜阳,葛根升举清阳,引众药上行,遵循用药升降出入法之“升”; 莱菔子引气下行,车前草降浊阴,珍珠母重镇安神,引众药下行,遵循用药升降出入法之“降”; 如此升降之药相配,调畅气机,气机畅达则痰浊易祛。 ![]() △图为海藻 生栀子泄热除烦,清肝火同时不碍祛痰; 现代药理研究海藻有很好的降舒张压的作用,故痰浊壅盛时加海藻祛痰。 众药配合,共达平肝潜阳,祛痰清热之效。 03 方证相宜,行之有效 第一阶段:上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服用7剂,患者前来二诊,诉头晕心烦减轻,睡眠转安,颈部发紧,咽部痰多,血压降至130/90mmHg。 患者此时舌红,苔根腻,乃痰浊难化所致,故上方去珍珠母、生栀子,加生牡蛎、生龙骨,增强祛痰之力,兼可重镇潜阳;加葶苈子清肺祛痰,车前草清热利尿。再配合脑立清胶囊,2次/日,3粒/次。 ![]() 第二阶段:上方续服14剂后,三诊,此时患者偶有轻微头晕及口干,血压进一步下降至120/80mmHg;舌质淡红,苔根薄腻。此痰浊大去,不宜重伐,故上方去生龙骨、生牡蛎、海藻、葶苈子。 第三阶段:上方继服7剂后,四诊,患者无明显不适,血压稳定在120/80mmHg,舌红苔薄,故停汤剂,嘱继服脑立清胶囊,3次/日,3粒/次,未再复诊。 高血压岁号称为国民健康的“隐形杀手”,大家常说“必须”终生服药,但经过医生的专业评估和治疗后,并非没有停药的可能,中医更是在其治疗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 通过综合治疗和自我管理,可以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生活质量;轻症患者可争取停药的可能! |
|
来自: 群先 > 《高血压、血脂、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