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据说这个简单的动作,就能测未来死亡风险!我没练过也能站几分钟

 飞行的书卷v3pd 2024-08-14 发布于云南

编辑整理:飞行的书卷

参考资料:科普中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艾灸等

在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发布的《国民体质测定标准(2023 年修订)》里,有一项测试是: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闭眼单脚站立,针对 20~79 岁的成年人。测试时需闭上双眼,并任意抬起一只脚,另一只踩在坚硬平整的地面上,然后开始计时,看看你能坚持多少秒。”

这不就是说的金鸡独立吗?

相信很多人都对“金鸡独立”不陌生,

“金鸡独立”属于单脚站立的一种。

单脚站作为一项反重力的肌肉锻炼运动,

能直接反应了你的平衡能力。

往往平衡感好的人,

身体健康,还有助于长寿。
标准动作:双手打开,保持平衡,单脚站立于平地上,另一只脚微微抬起,当往后抬起的腿与地面平行时开始计时。一共测试两次,取最好成绩。

这个办法是日本京都府立大学山田教授根据30多年对人体生理功能的研究,总结出闭眼单脚站立试验,科学有效

男性标准时间

30-39岁标准时间:9秒
40-49岁标准时间:8秒
50-59岁标准时间:7秒
60-69岁标准时间:5秒
女性标准时间
女性较男性推迟10年计算:
40-49岁标准时间:9秒
50-59岁标准时间:8秒
60-69岁标准时间:7秒
70-79岁标准时间:5秒
闭眼单脚站立是通过测量人体在没有任何可视参照物的情况下,仅依靠大脑前庭器官的平衡感受器和全身肌肉的协调运动,以反映平衡能力的强弱

注:看到这个方法后,我决定试试。我以前从来没练过这个动作,试了一下,发现随便也能站几分钟,也许十多分钟也没问题。因为闭眼时,我觉得四周透明,和我睁眼时差不多!为何我闭眼和睁眼没啥区别呢?大概是我修持六甲秘祝时经常存想,我写过几篇关于六甲秘祝文章——诸如《六甲秘祝:自力型救济咒语,如何修持才能自动击杀阴邪?》《独自入山,六甲秘祝要修持到何种境界才有效?
根据这个研究报告:对于 50 岁以上的中老年来说,如果闭眼单脚站立没办法坚持 10 秒,未来4~9 年的死亡风险明显提高,比能单脚闭眼稳定坚持 10 秒的高出 84%。如果你不到 50 岁,还坚持不到 10 秒,那么你可能真的要重视这个问题了!

为什么平衡能力差的人,死亡风险就会高呢?
平衡能力是身体对来自前庭器官、肌肉、肌腱、关节内的感受器以及视觉等各方面刺激的协调能力,是身体保持稳定的一种能力,它对于身体的身体协调性和反应能力等功能非常重要。身体之所以可以完成站立、行走、跑步、蹲下、坐下、躺下、起来这些动作,都需要平衡能力的支持。
决定身体平衡能力的关键器官是内耳中的前庭器官,大脑神经中枢正是从前庭器官中获取身体在运动中的各种信息,每当身体做出一个动作打破平衡时,神经中枢就会对这个刺激进行评估,并指挥骨骼、关节、肌肉等及时作出反应,纠正可能破坏身体平衡的动作,从而维持身体的平衡状态。
因此,平衡能力反映了身体各种感觉器官的功能及灵敏程度、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处理信息的速度及准确性、身体的肌肉力量及协调能力,它是一个人身体综合素质的体现
平衡能力下降后,意味着身体各个部位的协调能力下降了,所以身体对外界的刺激的反应速度也下降了,难以做出及时、迅速的反应,这样也增加了身体发生各种意外的风险。
身体的平衡能力一旦下降,身体难以维持平衡,跌倒的风险自然就增高了,身体就更有可能发生各种意外。跌倒是我国 65 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这是因为老年人的骨密度低、肌肉力量减弱,跌倒后,更容易发生创伤性骨折和脑损伤,老年人一旦发生骨折,容易导致原有的内科系统疾病加重,以及引发泌尿系统感染、褥疮、肺炎等并发症,失能和死亡的风险升高。

具体的,大家可以对照《国民体质测定标准(2023 年修订)》里的数据看一看。

数据来源:《国民体质测定标准(2023 年修订)》

平衡能力越差

未来死亡风险越高


2022 年 9 月一项发表在知名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子刊上的研究:单脚站立稳定 10 秒的表现预测了中老年人的生存能力,证实了平衡能力与死亡风险之间存在相关性。平衡力差的人,死亡风险可能会更高。

单脚站立稳定 10 秒的表现预测了中老年人的生存能力,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该研究团队先是组织了 1702 名年龄在 51~75 岁的中老年人被试参加单脚站立测试,研究人员发现,未通过测试的被试的死亡率比通过测试的被试的死亡率高了  84% 。

而2021年3月,一项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的研究:美国成年人平衡能力与全因及特定原因死亡率的关系,也发现平衡能力较差的人,全因死亡风险及罹患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的远期死亡风险都将增加。

美国成年人平衡能力与全因及特定原因死亡率的关系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2

该研究要求被试站立在地面上,双脚并拢站直,闭上双眼,维持 30 秒钟。

单腿站立的方法是非常简单的,在家里或室外平地上均可进行,只需将两眼微闭,两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任意抬起一只脚,试试用另一只脚站立。

单脚站的关键是不能将眼睛睁开,因为这样你调节自己的平衡就不是靠双眼和参照物之间的协调,而是通过调动大脑神经来对身体各个器官的平衡进行调节。闭眼做单脚站立,为了支撑身体不倒,人的注意力就得集中到脚部,将人体的气血引向足底,人的脚上有6条重要的经络通过,通过脚的调节,虚弱的经络就会感到酸痛,同时得到锻炼,这些经络对应的脏腑和它循行的部位也就相应得到了调节。(貌似我做单脚站立时,不用集中注意力到胸部哦,因为四周一片光明

有一位网友的实例:单脚站,站好了我身体的多种毛病
我以前就患有高血压、腰椎痛、失眠症等毛病,退休后由于缺少锻炼,以前的毛病不但不见好转,反而又增加了便秘新症,心情很是烦恼。
一天,以前单位的同事老胡来访,听他说三四里远的路是跑来的,再看他满面红光、精神抖擞的样子,不禁羡慕他有副好身板,毕竟八旬的老人了。谈话中,当老胡听我说多年为疾病所困时,立刻介绍我一种既简单又适用的健身方法,这就是单脚站立。老胡说,单脚站立对诸多疑难病都有较好的疗效,有益于身体健康。
我半信半疑,趁去医院量血压时,顺便讨教了一位老中医,老中医说,身体患病主要是阴阳失调、阴虚阳亢,导致五脏六腑之间相互失调引起的。而单腿站立则可以很好地引血下行、引气归元,将气血收于肝经的太冲穴、肾经的涌泉穴和脾经的太白穴,从而能有效地调节身体的平衡,进而使肝、脾、肾等脏器功能都得到快速的增强,这一说,增强了我练单脚立的信心。
为了更好地锻炼单脚站立,我早晚刷牙的时候,也单脚站立,以便更好地锻炼保持身体稳定的中心肌肉,保护缺乏锻炼的背部。
经过几年来持之以恒的单脚站立,我头重脚轻高血压的症状有所缓解,腰椎痛没有复发过,睡眠和便秘状况有了很大改善,记忆力有了增强,人也觉得充满了活力。练单脚站真是站出了健康。
老年人初期单腿站,先扶着椅子做,安全第一。

进行平衡能力训练的方法和原则:

在练习的过程中:
做得好代表身体的各个系统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神经灵敏、经络通畅;
如果做得不好,就表示平衡感退化,身体在面对一些重大疾病时,会表现得比较脆弱,需要多练习帮助恢复。

进行平衡能力训练时,一定要保证自身的安全,一定要避免跌倒。如果你的平衡能力确实不太行,需要有人在旁边随着准备着搀扶你。

1

动作 1: 单腿站立


双脚打开,站立在坚硬、平整的地面上,双臂自然向两侧平展,前期可以不闭眼,后期慢慢改为不闭眼,将一只脚抬起,轻轻踩在另一只脚上,或轻轻搭在另一条腿的小腿肚上,坚持 10 秒—30 秒后,换另一只脚。如果难以保持平衡,也可以手扶墙壁或椅子。每天练习 2—3 组。

2

动作 2: 单腿站立进阶动作


在动作 1 的基础上,将非站立的另一条腿改为做屈曲、伸展、后外展、向内收等动作,前期可以将速度和幅度控制得小一些,后期可以加大速度和幅度,目的是增加身体的晃动,在运动中进一步锻炼身体的平衡能力。每天练习 2—3 组。

3

动作 3: 转圈


可以原地转个圈,然后停下来,静止站立半分钟,再反向转圈。转圈的速度可以从慢到快,圈数可以从1圈开始逐渐增加,眼睛也可以从睁开到闭上,逐渐增加难度。

如何增强平衡力?
01
闭眼单脚站立

坚持不到5秒:

逐步训练许多人起初5秒都做不了,但后来可以站上2分钟以上。

如果测试时达不到标准时间也不用着急,可以通过循序渐进、逐步训练的方法来提高。

通过不断提升腿部高度、加入闭眼、双手打开等动作来逐步训练,从而自己的平衡能力,促进小脑活动。

稳定站立后,可加入手部的动作。


02
抗阻运动

良好的肌肉量以及肌肉质量对于维持平衡力作用非常大,因此在日常的锻炼中,可以增加一些抗阻运动。

四川省人民医院创伤代谢组多学科实验室副主任江华教授建议,为了增肌及保证肌肉质量,在日常运动的同时,需要适当增加一些增加肌肉重量的力量训练(也称抗阻运动,如使用杠铃、哑铃等器械针对胸、肩、背、腿等大肌肉群的各种训练),同时还应包括用来改善肌肉质量、提高柔韧性和平衡性的各种训练(如各种垫上运动),还有可以提高体能、改善心肺功能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


03
传统运动
《全民健身指南》指出,太极拳(剑)、木兰拳(剑)、武术套路、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六字诀等中国传统运动,尤其对于年龄大的人更为合适,不仅可以提高平衡能力,还有助于增强免疫机能、提高呼吸功能,并提高柔韧性

04
球类运动
《全民健身指南》还指出,各年龄段的人都可以选择各种球类运动,其不仅可以提高肌肉力量,还可以提高反应能力,如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对于年龄大的人来说,则可以选择柔力球等不激烈的球类运动,可以增强平衡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