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就是说......谁没有过博士退学的念头?

 若歌sweet 2024-08-15 发布于山东
昨天有个本科学妹问我,有没有想过退学?
我说,有的。
她继续感叹道,那你好坚强。
我说,可能大多数博士都有退学的念头吧。
在公众号的后台私信里,我也常常看到有些人想退学,感觉熬不过去了。
在我公众号里手退学,也好多退学的词条。害,总是会在很有挫败感的时候,写下很多特别沮丧的话。
或者,也会想想,是不是当时不读博士直接工作,会有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其实,大多数人,在感受到挫败的时候,都会有放弃的念头。无论是读博,还是做别的事情,这是生活的常态。
只是我们在痛苦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放大我们对痛苦的感受。
然后,可能就会希望通过退学来重启自己的人生和生活。
那,怎么办呢?
客观冷静地看看当下的生活,痛苦的感受是来源于哪里?
并不是粗暴地展示着自己的那种痛苦感受,而是去分析什么造成的痛苦。
这些原因,是否有补救的空间?
比如,很多人都觉得博导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幸福指数。如果困扰于师生关系,也许可以去看一些沟通类的书籍,看看还没有可以沟通和协商的空间。
或者,如果是论文本身的痛苦,那就多去请教过来人或者多看一些方法类的书籍,多和同行的小伙伴交流。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在痛苦的时候,容易放大那些痛苦的经历和感受,也很容易陷入「习得性无助」的状态。通常我们会觉得,这个事情是永远不可能改变的。这种果断的下定义,其实也规定了我们的痛苦的生活。
而如果换个心态,换个角度,换个方法,也有可能改变当下的困境。
弟弟前几天想辞职,我跟我妈讨论这个事情,妈妈说,那辞吧,这份工作不适合他,他干得也挺痛苦的。我觉得我妈妈看待事情,她对任何人任何事,她都从很积极的角度去想,所以她对于生活、对于苦难、对于痛苦,就往往更豁达,也比我们容易内耗的人,多一份坚定。
而对于改变不了的,她也不会太纠结,不会过度纠结社会结构和社会位置的问题。她觉得很多事情都是命运导致,如果不能改变,那就接受命运。
虽然在家我时常反驳母亲的言论,但是这种生活态度,却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对于生活的常态,用积极的眼光去看;对于不能改变的苦难,坦然接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