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180字的金刚经,精髓在这3句话,读懂当下开悟

 抑郁那些事 2024-08-17 发布于重庆

一,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庄子·内篇·应帝王》篇有言: 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万物而不伤。

修为高的人,他们的心就如同镜子一样,不期待,不追悔,不执着,不留恋,不扭曲,不隐藏。事情来了完全反映,事情过了恢复成空,无论照见多少事物,它都是原来的样子,无论照见多少次,都是人生之初见。

所以他们能驾驭万事万物,而不被万事万物所控制。

但在短暂而漫长一生中,我们总是活不出自由的状态,我们不是在恐惧,就是在悔恨,于是我们不断被欲望绑架,被情绪障碍,被思维控制,活在头脑的限制性信念中,一生所做的事情就是维护小我的存在,维护头脑的正确。

所以我们极度在乎别人看法,在乎别人的感受,我们总是希望活成别人眼中的自己,于是我们活在了是非对错的低维度陷阱,我们看待问题的方式就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非对即错。

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们不断在内在塑造很多冲突,外在塑造很多障碍,所以总是想去改造别人,总是试图去证明自己的正确。在这样的世界全是打击、抱怨、嫉妒、怨恨、狭隘和情绪化。

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色、声、香、味、触、法,这是六尘,只要执着其中一种,便是尘心,正好与清净心相反。这六尘代表了世间一切境界相,一切境界相,都不应该执着。不但境界相不能执着,就连六根、六识都不能执着,因为表面上看是执着六尘,其实连着的是我们的六根、六识。

所以当你执着于人相,那么你一定会把众生分为三六九等,那么你就会违心去讨好富贵者,鄙视低贱者,内心就会被障碍,此时你内心就不会清净。

当你执着于我相,那么就会不断向外确证,取悦自己的头脑,不断为求而不得而痛苦,为爱而不得而苦恼,为放而不下而悔恨。

当你执着于寿者相,那么你就会不断放大对生的贪念,对死的恐惧。不是在悔恨昨天,就是在焦虑未来。让你的心神得不到半点安宁。

二,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一切有为法是指一切精神和物质的现象,所以一切有形的物质,无形的的精神都是缘起缘灭,所以有和无之间就是缘起。

上的一切现象都是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的,缘聚则生,缘散则灭。正因为事物是由条件构成的,所以一旦事物存在的条件消失了,事物也就消失了。世间万物就像梦幻泡影,露珠闪电,是暂时的,变幻无常的,虚幻的,我们应该这样看待世界。

世界是梦幻泡影,是因为世界是唯心所造,也就是有怎样的心识,就有怎样的外境。所谓客观物质也一样,没有一个观念可以完全把一个客观物体确认下来,因为所有一切都是因缘聚合,不断变化。如果你抱住观念不放,坚定认为那就是恒定的,最后必然是像从梦境里醒来一样,什么也没有。

我们之所以痛苦,是我们一直以来都在无常的因缘里追求永恒,在无我的世界里执着有我,在虚幻的轮回里寻求解脱。

我们总是试图追求永升不降的官职,永涨不跌的收入,而物极必反,乐极生悲才是相反相成的事物永恒的规律。

三,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

世界是什么,世其实就是时间,界就是空间。世界就是一个四维的时空整体。

低维度所呈现的形象,仅仅是高维度的一个投影而已。一维是二维的投影,二维是三维的投影。

在蚂蚁的维度里,一个影子对它们来说是真实的。同理,这个四维的世界,也仅仅是第五维的一个投影而已,我们怎么能够执幻为实?

禅诗有言:野鹤闲云,何非法相。清风明月,亦是色尘。

野鹤在蓝天虚空自由飞翔,云朵自由自在飘荡,它们看似超凡脱俗,然而又何尝不是一种法相的显现呢?

清风拂面而来,明月皎洁明亮,这般人间美好的景色,然而何尝不是一种色尘。

法相者,直指事物的本质与运行规律,它超越了表面的现象,是天地运行之道。

色尘者,是我们能够感知的有形的物质世界,它璀璨夺目,却终归是空性与无常。

世间的一切生灭现象,无论是自由翱翔的野鹤、自由自在的云朵,还是微风拂面的清风、明朗高悬的明月,它们都既是色尘,亦是法相。

世间万物,终究不过是在无尽时空中的短暂显现,如同梦境般虚幻不实。唯有真如本性如如不动,不生也不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