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8月18日,一场在长沙进行的审判,让一年前“教师用三角尺砸破9岁女童头颅”事件重回大众视线。 这一次的审理中,争议的焦点仍然是教师宋某是否故意实施伤害行为。关于这个焦点,宋某几次变更自己的口供,而且在庭审上再一次改供,说自己使用假动作不慎三角尺砸中孩子。 从此前报道来看。2023年9月6日16时,宋某来到教室,发生班上大部分学生都在吵闹,并且经过提醒无效。其中一个学生因玩娃娃玩具被宋某没收,这个学生央求宋某返还。宋某拿起教鞭让这个孩子回到座位,这个孩子继续和宋某理论,加上这个时候其他学生还在吵闹,宋某拿起教鞭在讲台上敲了几下,离开了教室。 等到宋某回到教室,火力继续升级,直接把讲台上的桌子掀翻,想用更大的阵仗压制学生。随后,宋某又拿起一块三角板,并把尺子折断,用力将其中半截砸向此前玩娃娃玩具学生方向,结果却砸中这位同学前排的刘某某额头,当场就血流不止。后因伤势严重,送至医院救治,经鉴定构成重伤二级。 我们从整件事情上可以看出,宋某企图用暴力手段压制住那些课堂吵闹的学生,但是方法的不得当,不仅给学生造成巨大伤害,而且自己的教师生涯也毁于一旦。 02 关于课堂纪律这件事情,真的非常值得我们不断去思考。 首先,尽可能不要让学生看到你的情绪。 这一点太重要了。我们会发现一位老师在发完脾气之后再管理课堂,一开始好像有效果,但是后来就会陷入恶性循环,最后学生只能看着你的脸色遵守课堂的纪律。 最关键的是,当你流露情绪,不断用各种非理性的方式进行管理的时候,在学生看来,他们会感觉他们获胜了,他们觉得吵闹或者其他违纪行为可以控制老师的情绪。不要觉得,当你发脾气的时候,学生安静看着你,好像是你控制了他们,结果恰好相反,是他们控制了你,因为他们成功用自己的行为引发了你的情绪。 所以课堂纪律的管理,从一开始,就应该把强度降下来。如果一开始就“打打杀杀”,学生产生免疫之后,后面根本没办法“好好说话”。 最好的方式,就是你把自己的情绪隐藏起来,让学生不知道你的语言与行为轨迹。能够沉默解决,坚决不说话。 其次,永远记住一节课的核心是保留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 不要把维持课堂纪律当做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一节课最重要的任务,是最大限度,把绝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教学内容上。如果一节课下来,大部分学生注意力在线,也基本上完成教学任务,中途小插曲可以完全忽略。 所以停下来讲纪律、整顿纪律,往往就把集体注意力给打散了。一些学生矛盾问题,不着急在课堂上解决,下课解决也不晚。 课堂教学要有好的效果,学生与老师在一节课的关系,更多的是像一列动车,没有到站之前,是不能停下来,虽然中间会有小插曲,但是列车始终向前, 这种始终向前的动力其实就是全体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像一辆随时可停的出租车,就麻烦了,学生注意力就支离破碎了。 最后,学会一些维持纪律的小技巧。 1、早一点到教室。一方面做做课前准备。另外可以提前与一些上课可能会吵闹的学生沟通。当然也可以把一些学生叫到身边,针对之前课堂、作业表现,表扬一番,肯定近期课堂表现。 2、对于一些提醒一下能够改正的学生,可以采取一些相对轻微的提醒方式: (1)眼神看着学生,让空气突然安静一下。 (2)做一个保持安静的手势。 (3)在学生边上走来走去。 (4)拍拍学生肩膀,矫正一下坐姿,但是不停止内容教学。 (5)让学生站起来回答一个问题。 (6)示意大家做一个统一动作,这个时候可以配合一些教学口号,比如:小眼睛看老师。 (7)表扬这名学生身边的同学。具体阐述行为。 (8)在变好之后,表扬一下,可以在作业环节走到学生身边表扬。 (9)在一些演示环节,邀请学生帮助老师。或者帮助老师分发学习资料。 3、但是可能有些班上总有一些课堂上动得很厉害的学生,他们可能是多动症。这里分为两种情况,第一,多动但是不影响其他人,就是自己摸来摸去,多动的孩子其实自己都无法控制,像这种情况,他不影响其他人,就不要过分语言提醒了,可以像上面讲的,走过这个孩子身边的时候,拍拍肩膀、矫正姿势、轻扣桌子。真的动得无法控制的,可以给孩子一个小物件,当自己无法控制的时候,可以拿着小物件缓解。另外一种情况就比较严重了,自己很多动还要影响身边同学,你的提醒可能更加无效,这个情况,最好跟家长沟通,安排单人单座。但是不要把单人单座定死,如果孩子表现有回升,那就正常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