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焦不通,病就越多!这样调理可以轻轻松松打通三焦!

 响亮2013 2024-08-28 发布于河南

咱们人体内有三焦,分别是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肾、膀胱、大小肠。这三焦啊,各自承担着重要职责,对咱们的身体都极其重要。

先来讲讲上热下寒都有啥症状。

这上热,不管是实热还是虚热,在部位上主要体现在头面部,像头面部长痘生疮、口腔溃疡、面红目赤等。因为上焦是心肺,所以上热还会表现为肺热咳嗽、心火旺失眠。热是主动的,心神过于活跃就烦,所以还会有脾气烦躁、多梦的情况。

而下寒呢,部位在肚脐以下,包括腰、下肢等。会出现下肢腰怕冷、尿多,因为寒主静和收敛,气血不容易流畅,关节也容易冷痛。阳气代表功能,阴气代表物质,寒就是阳气不足,表现为功能不足,像阳痿、早泄、精神差等症状就来了。

为啥现代人上热下寒的情况这么多?这是因为气随思转,你的注意力在哪儿,气就走到哪儿。

这在几十年前,大多数人都是体力劳动者,挑担时脚得稳,注意力在脚下;抡锄种地时,注意力在躯干和四肢,阳气自然分布在这些地方。

脾主四肢,四肢动脾胃就动。所以劳动人民大口吃肉也不容易积食,脾胃活动多,生成的气血、阳气就多,思虑少消耗也少,剩余的就存到肾里。就算风吹雨打,有点小毛病,但肾里存得多,有急事能应急,不会有大病。

但现代人呢,常常坐着不动,想得多欲望多,注意力集中在头脑,阳气就一直往上浮,上面多了下面自然少。

中医讲肾阳是命门之火,把脾胃当锅,肾阳就是锅底的火。现在火浮在上面,下面没火,气血生产就少,思虑又伤血,生产少消耗多,没剩余还吃老本,结果身体就垮了,大病就来了。

火上去就上热,火不在下面就下寒。而且久坐不动,脾主四肢,四肢不动脾也不动,就容易积食生郁火,气机也不通畅。

脾胃属于中焦,中焦处于枢纽位置,所以才有中焦不通,百病丛生的说法。

中焦重要就在于它是身体上行下达、连贯左右的枢纽,既是运化的枢纽,又是气机运转的枢纽。

咱们吃进去的食物得先经脾胃加工运化,变成有用的营养气血才能输布全身。要是脾胃不通,没法转化气血和营养,人就会食欲不振、消化差、腹胀、腹泻、腹痛、营养不良。

中焦还是气机运转的枢纽,通过肝调节全身气机,肝气疏泄异常就会导致全身气机异常,出现心情烦躁、头晕目眩、失眠多梦、胁肋胀痛、胸闷腹胀等。气不顺病就来,所以中焦要通,肝也要通。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脾主升,胃主降。一旦中焦阻断,脾升胃降失常,上下气机不通,心火不能下行温煦肾水,肾水不能上达滋养心火,寒热对流阻断,阴盛于下,阳浮于上,上热下寒就来了。

这种人常见的表现就是经常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心烦失眠,同时又腰腿发凉、尿频尿急、大便不成形。

民以食为天,吃是大事,能吃先得有好脾胃。很多人知道脾胃重要,可现代人脾胃十有九虚还调不好,一个原因是把健脾和补脾弄混了。

我们知道,脾属土,这健脾呢,就相当于给土地松土,除草,改善的是脾土的工作环境:而这补脾呢,就相当于给土地施肥施药,用以保证脾胃有充足的活力和能量。 

什么时候需要健脾,什么时候需要补脾,这就要根据脾胃的表现来看。

比如脾胃运化能力差,能量不足,这是虚的表现,虚则补之,就要去补脾。中药之中,山药属土,最擅长补脾虚,像形体羸弱,瘦小、体力差等这类脾虚患者就比较适合用它补脾。

中医讲虚人健其中,所以小建中汤就很适合脾精不足,有形能力不足的脾虚患者,属于治本。如果是脾气虚,相当于土地下陷,属无形能量不足,表现为全身乏力,少语懒言,胃下垂等,调理上就要把中气提起来,参考补中益气汤加减。

比如脾胃有积滞、瘀堵,气机不畅等,就要去改善脾胃的工作环境,这种就要去健脾。

这中焦淤堵呢,多因寒、因湿、因气滞而引起。脾胃虚寒,温中散寒,参考理中汤;脾胃有湿健脾祛湿,可参考参苓白术散;脾虚气滞,多受肝郁所致,疏肝健脾,可参考逍遥散。

要解决中焦不通,简单说分两步。

第一步就是去疏通道路,因为脾主上升、胃主下降,可以先去建立恢复脾胃的升降功能,让脾胃能正常运化起来,可以参考小柴胡汤加减,打通郁堵的气机,恢复升降功能。

第二步等气机能够正常运转后,还需要对中焦脾胃进行帮扶,把虚弱的地方给补一补。毕竟疏通气机是会耗损脾胃正气的,脾胃起来以后,才能化生更多的气血,气血足郁堵也就会变少,像小建中汤、理中汤、补中益气汤等,可以根据各人具体情况辨证加减。

那上热下寒咋办?上热是浮阳,本质是下寒阳虚。浮阳像浮出水面的瓜,下面空,要是以为有热一味清热,阳气就没了。

一味补阳,上面更易上火。得温下清上兼引火归元,气机不畅再畅通中焦。

像熬夜、吃辣、动脑多上火,懂得是气上冲、浮阳所致,把阳气向下引就行,比如金鸡独立、灸涌泉、少思不熬夜。

久坐气机不畅就散散步、跳跳广场舞。情况不严重身体能自我调理就不上火了。劳逸结合、动静搭配是根本,不是一味清热,也就明白为啥喝凉茶痘痘不消尿更多。

再说个改善上热下寒的简单办法,就是穿袜子睡觉,这就像“无形的肉桂”能引火归元。

这是因为,我们的双脚是众多穴位的聚集地,特别是脚底板中央的涌泉穴,是肾经的首穴,可以封藏住肾中精气。

但是现在夏天天热,很多人晚上睡觉的时候总是把空调温度开的很低,脚露在被子外面,这时候寒气就容易从脚底穴位侵入体内。

时间一长就会损伤肾中阳气,内生寒邪,阴盛格阳,寒邪逼着阳气往上跑,也就出现了我们常见的上热下寒。

晚上穿上袜子,护好我们的脚底穴位,防止寒邪入侵,能够守住涌泉的热量,作用就像肉桂一样,把上面的热往下引,化火气为元气。

如果晚上再泡泡脚,给身体补充点阳气,穿上袜子入睡,就会感觉心神安定很多,睡眠质量也提高不少。

但体内有热的人穿袜子可能燥热难眠,得结合自身情况判断。

最后提醒大家,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文章里的方子要根据自身情况辨证加减,最好找专业中医指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